“臣赵龙领旨谢恩!”

对于自己能够享受诸葛亮一般的殊荣被封为国公,赵龙显得有些受宠若惊。

“第一军团军团长赵云,为我大魏开疆扩土,特封勇国公!”

秦天开口第三个封赏的是赵云!

“臣替臣的弟弟谢过陛下厚恩!”

原本刚刚退了回去的赵龙,这下子又重新站了出来,为自己这二弟领旨谢恩。

倒不是赵云不愿意亲自来接受这个封赏,而是眼下颍川郡的战局正在激烈的时刻。

总不可能将人就这么给调回来吧!

一个忠国公!

一个勇国公!

赵龙、赵云两兄弟,毫无疑问成为了这一次封爵之中的最大赢家。

“第二军团军团长杨坚,封为吴国公!”

“第三军团军团长独孤信,封为卫国公!”

“户部尚书冯道封为长乐侯!”

……

齐国公!

忠国公!

勇国公!

吴国公!

卫国公!

秦天这一次一共就封了这么五位国公,剩下最高的也就如同冯道那般被封为侯爵了!

再往下,就是下面人负责念了。

吸取了上一次封爵的教训,他不再大包大揽每一个爵位非得自己念出来。

魏国这五大国公,毫无疑问都是立下了足够功劳的。

秦天心目中的第六位国公人选,毫无疑问就是韩信了。

其实以他的战绩,就算现在就封国公也说的过去。

只是秦天还是决定再缓一缓!

等他这位韩元帅军队训练完成,宝剑出鞘之时,再封国公也不迟。

(历史上韩信是齐国人,齐国公已经有人了——诸葛亮。

干翻楚军被封楚王,楚侯已经有人了——项极。

项极距离楚国公,只是一场大胜罢了。

所以,韩信什么国公比较好?)

……

“除了这些臣子的封赏以外,今日朕还要为我大魏立下太子。

他便是我大魏的太子、大魏的储君!”

随着秦天的开口,秦政民从大殿后面走了出来。

年纪尚且年幼,看见了这么多的人却也是没有怯场。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紧接着,便是齐呼万岁与千岁的声音。

“……”

猛一听到这声音,秦政民只感觉身形有些不稳。

缓过神来以后,却是忍不住有种奇异的感觉。

自己以后也能够像父亲那般接受百官朝拜吗?

这种感觉似乎挺美妙的!

如此想着,秦政民不自觉的看向了殿内群臣。

他在看着其他人的时候,也有人在偷偷看他。

这些人多数都是各国使者!

见到了大魏太子,第一想法都是要怎么弄死。

如果不是还有理智存在的话,恐怕都想要行刺了。

今天的一切,最终随着一声退朝便结束了。

各国使者皆是回到了专门招待使者的客栈中去了。

今天的一切,足够让人消化很久了!

尤其是刘秀投魏一事,郦食其以最快速度派人将消息传给了汉王。

至于李元吉,则是结束完了之后,便是准备出城了。

这座帝城,他是一秒钟都不想待了。

每当有人看向自己,他总感觉是在嘲讽自己。

……

“他们为何都要跪拜父亲?”

秦政民随着秦天一块朝着后面走去,忍不住开口问道。

“因为他们是为父的臣子,为父能够给他们权力与地位,也可以将之收回去。

至于那些各国使者之所以要跪,那则是因为我大魏足够强大。

如果大魏太过于弱小,那则不会有人将之当做一回事。

民儿!

你要记住,想要让人臣服,武力是必不可少的。”

秦天回答完了自家儿子的问题,又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我记住了!”

尽管对于话语的意思还不太明白,秦政民却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陛下!这太子殿下还小,您说这些他怕也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上官婉儿跟了上来,笑着开口说道。

今日的封赏并没有她的份,可她依旧是为皇后娘娘高兴、也为太子殿下感到高兴。

“等他长大了,自然也就会明白了!”

秦天说着一把将自己儿子抱起,朝着自己的宫殿走去。

太极宫!

这是秦天最终为这座宫殿取的名字!

大魏宫显得有些太敷衍了,直接以国号为宫殿的名字。

人皇二字又太过于厚重,秦天感觉自己眼下还配不上人皇二字。

至少也得等到神州一统去了!

这一年,对于大魏而言是大统元年的第一天。

秦天用教导儿子为借口,总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至于群臣,在经历了短暂的开心之后,则是进入来更为忙碌的工作当中。

尤其是诸葛亮,脸上看不出丝毫的笑容来。

让不了解他的人看到了,恐怕还要以为他对于齐国公这个爵位感到不满呢!

事实上并非如此,只是他每做一件事都是专心致志罢了!

不论是武侯还是齐国公,对于诸葛亮并无太大的差别。

至于礼部尚书赵龙,则是如同一个该溜子一般到处串门。

对于他而言,礼部的事情有两个副手负责就已经够了。

他若是去了,反倒是外行指示内行了。

打了这么多年仗,他也该享受享受了!

……

太极宫中

“启禀陛下!唐皇与秦国联盟,并与我大魏宣战了。

眼下,齐王李元吉已经是出了内城,已经到达了外城,需不需要将之拦截下来?”

杨剑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向秦天汇报说道。

今日的封爵,也有他的一份!

影侯——杨剑!

“齐王李元吉?没必要阻拦,放他出城吧!

今天大喜的日子,没必要闹得这么不愉快。”

秦天抬起头看了看杨剑,又快收回了视线。

一个齐王李元吉罢了!

不足以让他太过于关心!

“遵命!”

尽管有些疑惑,杨剑却还是忠实的执行着命令。

“恐怕这不是陛下心中真正的想法吧?”

看着离去的杨剑,一旁的上官婉儿忍不住问道。

“齐王李元吉志大才疏,既无他那两位兄长的本事,又无元霸那武力。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将他放回陇西,或许将会成为唐皇最大的漏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