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将目光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语气显得颇为客气的说道。

“学习谈不上,都是为了大魏罢了。

司马大人以前能够在大秦为相,相信也是有着一些本事的。”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诸葛亮语气温和的回应道。

“秦国不过区区两郡之地,太师却是治理着大魏十数郡。

我还有很多需要向太师学习的地方呢!”

司马懿摇了摇头,继续捧着诸葛亮。

尽管只来了帝城一天,可对于大魏已经是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了。

诸葛亮这位大魏太师在大魏绝对属于是一人之下的位置!

地位仅在秦天之下!

身份与在秦国时候的自己差不多!

(诸葛亮:你骂人真脏……)

“这些不只是我一人的功劳,而是大魏一众臣子共同的功劳。”

诸葛亮摇了摇头,他可并没有将治理十数郡功劳都算在自己头上的想法。

司马懿听了还想要说些什么,可大殿内禁卫的声音却是响了起来。

“陛下到!”

随着这么一声高昂的声音,大殿内瞬间是安静了下来。

秦天与武则天手牵手一块踏入了大殿之中。

秦天毫无疑问的坐在了皇位上,武则天则是在旁边的位置坐下了。

原先,本来是没有座位的。

可既然秦天开口了,那自然是没有也得有!

其实皇位够大,就算两人一块坐下去也是够的。

只是秦天并没有选择如此!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着两人的出场,文武百官齐呼万岁与千岁。

“免礼!起身吧!”

秦天摆了摆手,这种凌驾于无数人之所以的感觉,还真是不错。

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若是天天如此,秦天很快也就会腻了。

倒是武则天一副颇为享受的模样!

“谢陛下!”

文武百官一个个重新起身,看向秦天的目光都多多少少带着敬意,甚至是畏惧。

这些日子虽然秦天不在帝城,可却是处处流传着秦天的传说。

有罗网首领又按照陛下的命令,抓了多少人的。

一个存在数百年的大家族,就直接灭了。

这对于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而言,无疑是触动最大的。

真是令惹阎王,不惹罗网啊!

这是文官关注的重点!

武官关注的重点则是这些日子的平叛!

从秦良玉将军平叛,到之后的几次平叛。

简直就像是给他们送爵位一般。

只是这等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大部分武将都属于是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朕不在的这些日子诸位辛苦了!尤其是太师,听说每日都是很晚才回家。

若是每天都这样,弟妹该怪朕了。”

秦天扫视了在场一圈,随即便是看向了诸葛亮打趣说道。

“这些都是为人臣子的本分,相信月英是能够理解的。”

诸葛亮摇了摇头,十分认真的说道。

“好了!朕今日准备封太师为我大魏丞相,诸位觉得如何?”

见诸葛亮这副一脸认真的模样,秦天也是认真了起来说道。

“太师成为丞相,我老赵第一个同意。”

礼部尚书赵龙第一个站了出来凑热闹。

如今他可谓是清闲的很!

随着他的开口,其他大臣也是纷纷表示同意。

诸葛亮距离丞相的位置,其实也不过是差了一个名分罢了。

如今将这个名分补上,在大臣们眼中一切并不会有区别。

“若是诸葛亮成为了丞相,那吏部尚书有没有可能落到我的手里?

我这正好是正三品散官,任职吏部尚书一职也算合适。”

听着一众大臣支持诸葛亮当这个丞相,司马懿忍不住幻想了起来。

然而,这份幻想并没有持续多久,他本人便是将这一想法抛出脑海了。

如果是工部尚书,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可能。

吏部尚书可是天官!

掌握官员的升降大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给自己这么一个降将的。

别说是吏部尚书了,就算是户部尚书也不可能啊!

“既然诸位都同意,那太师从即日起,便是我大魏丞相了。

至于吏部尚书一职,继续由太师兼任,一切就辛苦太师了。”

秦天接着说道。

“臣必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诸葛亮听着这一切,倒也是没有推辞。

毕竟,他干的就是丞相的活。

有些时候,他自己都感觉有些越阶了。

不过群臣都将他当成了丞相,很自然的把他带入到了丞相的位置上。

如今能够坐实这个丞相之位,真要是推辞反而是显得矫情。

“陛下圣明!”

听见吏部尚书依旧是由诸葛亮担任,群臣大多数都是很满意的。

诸葛亮对于官员的升迁或者下降,都是有着自己一套准则的。

若是你觉得不公平,他可以将你说的哑口无言。

在大魏,诸葛亮算的上是公正的代名词。

反观秦天,比较喜欢随着自己心意来。

对于看着顺眼的历史名将或者名臣什么的,天然就会有着加成。

秦天这样的好处是少走弯路,选拔出合适的臣子来。

坏处则是对于臣子而言并不公平。

像是原住民武将与文臣,就只能是自认倒霉了。

那少数对于诸葛亮继续担任吏部尚书一职不满意的,大部分都是想要走后门升迁的。

“另外,这段时间负责巴蜀后勤的官员皆奖励其多领一个月的俸禄。

还有参与平叛的,也按照这个标准来。”

秦天接着说道。

朝会都已经参加了,总不可能就只给诸葛亮封为丞相,其他人啥好处都没有。

“陛下!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在后方负责运输粮草的士卒们可是一点也不比这些官员轻松。”

赵龙开口说道。

“……看来赵尚书还是更习惯兵部的氛围啊!”

秦天忍不住打趣说道。

“陛下!我这就是……”

赵龙有些紧张,他那刚刚也是忍不住脱口而出了。

说出以后,他其实也是有些后悔了。

负责巴蜀后勤的官员才多少,与运输粮草的士卒显然比不了。

这么一搞,又将是一大趣÷阁的支出。

户部尚书冯道看向赵龙的目光已经是开始变得有些幽怨了起来。

(汉朝有云台二十八将,唐朝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大魏整个什么?群英殿还是别的什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