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当时的洛宁不在乎,回过神来时洛远已经是她哥哥了。对于哥哥这个生物,她没太多感受,就那么自然而然的接受了,然后不疏远也不亲近,保持一种刚刚好的距离。

她和一家人都是这样的距离。说不上不在乎,总之也不是太在乎就对了。这一点,洛远和她的做法出奇的相似。

在大家都以为会一直那么风平浪静的时侯,洛宁她爸林建成死了,骑车摔死的。和他一起摔死的还有个女人,一个杨家村的寡妇。

那年头摩托车是稀罕物,有一辆摩托车都能拿鼻孔出气了。洛宁她爸花了家里大半的积蓄买了一辆,说是工作方便。二老自然不会对他们儿子的决定指手画脚,洛宁她妈阻止了,换来了一顿毒骂。

后来,他们家也就成了有摩托车的人家了,这似乎是挺自豪的一件事儿。至少,林建成和林家二老是挺自豪的。和人说话都有底气了不少。

林建成起初不会骑,后来他自己捣鼓捣鼓也就会了。虽然期初腿摔得一瘸一拐那是常事。只是,去镇上赶集什么的,他从来不会载洛宁她妈,他说她蠢,载着她可能会翻车,会摔死。

后来真的翻车了,也真的摔死了,只是后面载着的不是洛宁她妈,而是一个寡妇……

村里人来报丧的时候,四五岁的洛宁就那么懵懵懂懂的听着,她唯一知道的是她爸林建今后不会再出现了。刚上小学一年级洛远也就那么听着,没太多情绪,在洛宁看来是这样。

洛宁她奶奶听到消息大哭一声,然后两眼翻白,晕了,他爷爷也浑身颤抖的瘫在他的椅子上。

林建成是林家二老的心肝宝贝儿,家里也就他这么一根独苗苗了。林建成有一个姐姐,嫁人了,后来难产死了。底下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但都夭折了。

洛远跑去照看奶奶了。

老太太起初对洛远还算不错,总之比对洛宁要好一些。在她眼里亲孙女再好可能也不如不亲的孙子来得好吧。

过了两三个月之后就没一开始那么待见洛远了,就连小洛宁都感觉到了,洛远不可能感觉不到。不过,天知道这是为什么。

洛远去老太婆房里忙着照顾病人,至于洛宁,她就这么呆呆站在门口,看着村里人来来往往,最后看到了浑身是泥土和血的林建成被乡亲们抬回来,一群人把他收拾干净,给他穿上他最喜欢,据说是很贵,他只有走亲访友才舍得穿的那套衣服,然后放进棺材里……

棺材是洛宁他爷爷给自己准备的,没想到却被洛宁她爸给用了。

洛宁以前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给活人准备棺材,去问她爷爷,她爷爷忙着抽旱烟,没搭理她,问她妈,李秀珍也没搭理她,后来她也就不问了……

不过后来她还是知道了,原来大家都觉得早早的准备好棺木能够延年益寿。这是从哪里得知的她也不记得了,总之就是这么个道理。当然,她一直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不过,在她们那儿,做棺材可是一件大事。

附近十里八乡只有两个专门给人做棺材的木匠,当然,除了做棺材,他们也做其他的营生,打几把桌子椅子什么的也不在话下。

俩木匠一个姓陈,好像叫陈大勇,另一个姓徐,洛宁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大家都叫他老徐。

绝大部分的人年轻时就攒着棺材本,到了六十几,觉得该做棺材了,就自己去买大板,也就是专门用来做棺材的木料,然后找木匠师傅来给自己打造一副棺材。还有些更早的,四五十岁就做好了自己的棺材……

做棺材这事儿很讲究。去请师傅来之前得先看好良辰吉日,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然后才可以动工。

洛宁听老人们说,这东西日子选好了,做得妥妥当当的,那就非常好,要是日子没选好,可能会遭灾。

这就导致后来她们家霉运接二连三发生的时候,她都怀疑是不是他爷爷奶奶做棺材没挑对日子,或者说直接挑了大忌的日子开工……

做一副棺材不便宜,大板费,油漆费,请木匠的费用等算下来对于洛宁家这样的“小康”家庭来说,也是挺大一笔钱。

二老的棺材做好了有些年头了,一直放在阁楼上,两幅棺材都用大红布盖着,防尘。洛宁敢保证,自家楼上有那么两幅棺材还是有那么一点恐怖,特别是在晚上。

要是不知道情况的人猛地看见那两副棺材,说不定能吓个半死。

像洛宁这样的,明明知道里面什么都没有,也还是总会产生那么一丝凉意……

李秀珍在得知林建成死讯的时候先是嚎啕大哭,然后就红肿着双眼忙碌起来。似乎在那些天,她想做的也必须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把丧事办好,把那副摆在正堂里装了林建成的棺材抬出去埋了……

从办丧事那天开始,到彻底办完,这个过程中李秀珍越来越冷静,或者应该说,越来越冷漠。

去洛宁家吊唁的人都会或真或假安慰她那么几句,她也很礼貌的回话。

人死了就真的可以那么快在别人心里消失么?或许真的可以。小小的洛宁看到了李秀珍那恐怖的漠然。

有一天晚上,洛宁迷迷糊糊间听见李秀珍说:“林建成,你们就带着你们的短命鬼儿子去做鬼夫妻吧,那老太婆估摸着也要去找你们了,看着你们一个个遭报应,我可真是高兴……”

洛宁感觉身上起了无数的鸡皮疙瘩,一层一层的,不过她没敢动,就那么一动不动的躺着。

李秀珍有没有注意到她醒了?她不知道,当然,她也没有胆子问。挨打很疼,特别是李秀珍有时候生气会面目狰狞地拽着她稀疏的头发,把她甩过来甩过去,头皮像撕裂了一样。她不敢出声,因为李秀珍会使劲儿掐她。

出完气后,她平静下来,双目失神。过了许久后,李秀珍会把她抱起来,抱在怀里,留着眼泪问她疼不疼。

恨不得,爱不得。这大概就是洛宁对李秀珍的感情。正是因为这样,她才选择了不断自我麻痹,以此来规避伤痛……

大概就像明明很怕吃辣,但还是告诉自己其实吃辣也挺好的,后来就真的对吃辣这件事麻木了一样。

……

洛宁她奶奶醒来过后就瘫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进行,都是老头子在照顾。她大小便失禁,流着口水,整天不知道在嘟囔什么。

眼看丧事过去一个多月了,这老太婆病情没好转,只能送到镇上的医院了,老头子也跟着去照顾她。说是照顾,但也不见得了,当初那个严肃凌厉的老头一夜之间变得头发花白,连走路都颤颤巍巍……

说是照顾,其实也就是放心不下,怕这个陪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老伴儿咽气的时候身边连个人也没有……

他们村离镇上有十几公里远,于是老头子就花了一百块钱去隔壁村请了开拖拉机的汉子王响,把老太婆拾辍拾辍抬上车,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去。

老头子心里其实万般纠结。一方面,他想着去了卫生院可能老伴儿会好起来,另一方面,他担心老伴儿就那么在外面咽了气。

都说在外面咽气的人死后魂是找不到回家路的,也就只能去做孤魂野鬼了……

纠结完了,还是不忍心看着老伴儿不死不活的,这老太婆十六岁就跟了他,大半辈子都在操劳,他总得为她做点什么。

本着这样的想法,咬咬牙还是把老伴儿送到了卫生院。住院费贵的惊人,短短十几天,家里办完丧事本来就所剩不多的积蓄已经完全没有了。不过老太婆终究还是没能好起来,终究还是在医院里咽气了。

镇子上的卫生院没有不可以带尸体回家的规定。一般的车子给钱也不愿意载尸体,太晦气。更何况那年头车子本就少之又少。

老头几经周折又苦苦哀求外加好他最后的积蓄,终于找到了个愿意的。老太婆的尸体送到家已经是第二天的晚上了。

这是洛宁第二次看见死人,和林建成不同,她奶奶身上没有血迹也没有泥土,就是皮肤苍白里透着铁青,还有一只眼睛就这么睁着。

把人放在正房里以后,老爷子不哭也不说话,就端来一盆水,开始慢慢给死去的老伴儿擦洗干净。

李秀珍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去找新的衣物和老太婆平日里喜欢的东西。邻居们闻讯赶来帮忙,洛宁和洛远站在人群里看着他们忙碌。

她很疑惑,不懂李秀珍为什么会哭,她总觉得,李秀珍是不会因为这事儿哭的。直到长大后,她也想不明白李秀珍当时究竟是怎么样的心理。

当时的洛宁还小,小到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什么是悲伤,她只知道她被一种承重压抑的气氛包围着。小小的她确切的感受到了悲伤。

这是亲人离去的悲伤。这种情感似乎是天生的,哪怕彼此之间没有太多感情,但看到了亲人彻底离去,这种悲伤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或许,这就是血缘的羁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