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

浓浓的白烟,伴随着高压锅汽笛般的剧烈嘶鸣声,接连不断的从纪文右半侧身体表面散发出来。

右半边身子,已经彻底麻木,没有了半点知觉。

他低头撇了一眼自己的右手胳膊。

唔,这红肿的和猪蹄一样的卖相,如果还能叫胳膊的话……

白气渐渐消散。

纪文忍不住心有余悸的长吁了口气。

幸好诡婆打入到他体内的,那股如同岩浆一样的高温高压气流,随着他的手三阳脉彻底贯通,一点不剩的全部倾泻而出。

否则,他不敢想象再晚上几秒,他的身子会变成什么模样。

随着体内第一条文脉彻底贯通,陡然间,刚打通的手三阳脉好像完全活了过来,文脉上所有的文穴,一齐发出阵阵清脆的嗡鸣声。

顷刻间,纪文皮肤表面的汗毛,根根倒竖。

一颗颗原本如同针眼般的毛孔,豁然胀大了数倍。

大面积灰暗的文穴穴口向外张开,猛烈吸气——

“吸……”

磅礴的天地文气,瞬息入体,缩成一簇又一簇五光十色的文气团,注入文**隐没。

随即,膨胀的如同猪蹄般的右臂,如同泄了气的球一圈圈缩小,皮肤表面的烧红,也在一点点消退。

“臭小子,老娘可不会像你生伯那么惯着你。”

看着纪文的身体完全恢复正常,诡婆暗地里替他捏了把冷汗,轻嘘了口气。

按那个苟的和乌龟一样的老头的作风,是绝无可能在纪文还未破开命宫前,便冒着风险让他开脉的。

乘着如今体内599息满盈的文气,纪文双掌一合,再次全力向着三焦玄关最后一处文穴冲去。

“噗!”

某人再次一口老血喷了出来,捂着胸口泪汪汪的看着诡婆:“怎么我体内都599息文气了,还是破不开这三焦玄关最后一穴!”

诡婆毫不意外的瞥了他一眼:“你可知为何你体内这最后一处文穴,如此难破?”

纪文翻了个白眼:“我哪知道。反正要是死活破不开这最后一处文穴,哥在吐血而亡之前,干脆拿根针从外面把它给捅了!”

诡婆没理会他的牢骚,淡淡的道:“那是因为……你体内这最后一处三等穴后面,连着一处隐穴!”

纪文怔了一下,低声问道:“你说的是那每个可储存一斛(万息)文气,人体内最神秘,可遇而不可求的十二隐穴其中之一?”

诡婆点头:“不错,你还需谨记一点。文道修行中,唯有出自文宫的文气,能用来开辟文穴,提升你的文道等级。通过文石,文脉摄取的天地文气,只能作为补充之用。”

这一点,纪文从一开始就发现了。

从文宫中溢出的文气,如同金光闪耀的巨龙,每一缕文气都泾渭分明,没有丝毫杂色。

可一旦将之用于破穴,破穴后的金色文气,便再没了金光闪耀的纯粹,仿佛进了大染缸一般,变成了一团五彩缤纷的气团。

“伯娘,有一事我始终想不通。”纪文细思片刻,皱眉看着她问道,“你说我自幼接受十葬训练,那必定早已文道筑基,且文宫内的本命文气,也已全部导出。可为何我在岛上,却又重走了文道筑基这一遭?那我曾经修炼的,又是什么?”

诡婆闻言,默了片刻,才抬头望着他,眸色复杂的道:“这件事,伯娘知道你早晚会问起。罢了,现在伯娘便原原本本的将你当年的事,全部告诉你吧。”

说着,她深深的看了纪文一眼,缓缓的道:“你可知伯娘修的诡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道?”

纪文眼神定了定,“我只听说诡道修士,修诡气,习诡字,读的是蛊惑人心,摄人心志的诡书禁典,以诡经筑基,行事常常出尔反尔,诡谲多变。”

诡婆嘴角轻轻一勾,露出一抹不齿的冷笑:“那不过是你们文道修士的编排罢了。事实上,所谓的诡书禁典、诡字、诡经、诡气,与你们文道修士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

纪文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早就发现了。

在和十葬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十葬身上不经意流露出的气息,与自己身上的文气,并没有什么不同。

诡婆斜了他一眼,接着道:“文道与诡道,本质上皆源自重文君陛下的《重文祖经》,之所以后来出现了分化,是因为大家选择的道不同。”

纪文眸色一凛,“道不同?”

诡婆颔首,细思了片刻,一字一句的道:“道,既文心。我们诡道与你们文道,选择修炼的方向,有本质上的不同。

你们文道修士,自称读圣贤之书,行浩然之事,欲效仿上古圣贤。所以你们选择的道,为圣贤之道,你们的力量,来自读书明理,克制一切欲望,修的是一颗无垢的圣心。

而我们诡道修士,则与你们完全不同。我们相信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以及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欲,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天理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诡道修士,存天理,修人欲,修的便是一颗欲心。

我们除了学习秘字和诡道筑基经文外,从不读那些通篇之乎者也,伦理道德的没用的垃圾书。”

诡婆这一席话,简直说到纪文心里去了。

他眼泪汪汪的看着诡婆,“呜……伯娘,当初我要是跟您一起学习诡道就好了,老头子留下的那些书,我读的头都要炸了,也没见什么鸟用。”

诡婆却脸色古怪的笑了笑,突地道:“亏他还说,你将来成就定会在他之上。怎么,你想半道易帜,改投我诡道门下?”

她说着,却轻轻一叹,“可惜晚了,你文心已成,现在倘若改修欲……到时候可别修的个不人不鬼的模样。”

“不人不鬼的模样?”纪文诧异的看着她,“是什么意思?”

诡婆瞥了他一眼,解释道:“文道修士所修持的学问到了一定程度,便会遇到文中迷障,就如同一个瓶子装满了水,再也学不下任何东西。

这个时候,想要更进一步,便需要磨练自己的文心,以大决心和大毅力,打破旧瓶,重立新瓶,破开文障,渡过文心灾劫。

但也有文道修士,文心不坚,遇到文中迷障时,过不去这道坎,便改投欲道,等若也是重立新瓶。但文道与欲道,在道义上本就互相冲突,除非拥有过人的文慧能震得住文心与欲心,否则长此以往下去,文不文,欲不欲……

早晚文心沉沦,欲心失控,彻底沦为魔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