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慢慢沿着自己的轨迹,向海的那一边落下。如火般的晚霞,照映着天际,通红通红。一行雪雁,从天空中飞过,不留一丝痕迹。黄昏的海风,很是清凉,也可以说是清冷。潮水拍打着那块小礁石,冰凉的海水,已经漫过了任子休的小手。再过一会,涨潮结束了,这个礁石就会被完全淹没。

海水中的盐分很多,任子休浑身血口,被浸泡的沙沙直疼。他努力睁开眼睛,然后用力翻了一个身,仰躺在并不平软的礁石上。他粗喘着气息,腿脚处由于伤口作痛,一直在不停地抽搐着。任子休用身下的海水,抹了一把脸,他从有如此的狼狈过。

过了片刻,海水涨了起来,任子休用尽全力,试着让自己坐了起来。海水一息一息地涨起,不一会儿,海水就达到了任子休的小腿处。任子休用力甩着自己的脑袋,希望自己能够清醒过来。

他看着一望无际的海水,还有即将没过自己全身的海水,一股绝望的思潮,从心而起。他自己紧紧抱着自己,试图找到一点温暖。他咬紧牙关,很吃力地站了起来。此时,海水已经没过了他的小腹。

&〖.

n

e

tnbsp;现在的海水已经可以用刺骨来形容了,任子休的下身已经没有了知觉。没有了疼痛的知觉,他此刻的脑袋反而很清醒了。他想找一些可以取暖的东西,可惜乾坤玄清戒的入口已经被自己封住了。他摸了摸口袋,里面有一块被海水浸蚀了的桂花糖,还有一个湿乎乎东西。他掏出来一看,是蓝月送给他的那本《人间词话》。

任子休把那块桂花糖一下塞入嘴里,咸咸的,甜甜的,不知dào

该怎么形容这个古怪的味道。任子休看着那本湿漉漉的《人间词话》,苦笑着自言自语道:“没想到,当我快要死去的时候,竟然还在看书。”

任子休祭出星辰杖插到自己的腰带上,尽量让它紧贴着自己的身子,丝丝温暖的感觉,驱走了不少寒意。星辰杖柔弱的蓝光,至少可以让任子休看清书上的字。任子休找到礁石的最高处,用后背靠在上面。因为他自己感觉,真的站不住了。不知dào

什么时候,就会倒下去。

他借着星辰杖所散发的幽蓝光芒,翻阅着《人间词话》。刚开始,任子休一个字也看不下去,焦躁的心情和死亡的气息,让他无法静下心来。任子休强制着自己看下去,因为他知dào

若是不分散下精力,他会在死亡之前,精神崩溃。

过了一小会,海水已经漫到了他的腰身。此刻,任子休恍若进入了幻境,眼前的一切已经不再重yào。“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阕’,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任子休读到此处,突然一股李太白的至纯气息,霍然而出。

那股至纯的气象,接连引带出了自身体表的能量,淡淡金黄色的能量,浮现在任子休体表。那海水所带来的寒气,立即消失无踪。“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古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任子休读到这里,自然想到李煜的词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刚才李太白至纯的气象,一下变作了至真至感的气象。“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之前华丽,不过是表象,只有至真,才是道的真谛。任子休身体的淡黄色能量,渐渐变得更加清澈。原本有些杂色的淡黄,此刻竟然慢慢锐化为了纯黄色。…,

此刻,任子休没有了寒意,没有了疲乏和疼痛。他好似第一次这么投入了道的海洋里,也是第一次感觉,离大道如此的近。星辰杖也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欣慰与欢悦。开始死沉的幽蓝,渐渐变为了欢悦的湛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任子休读到此处,心中原本零零散散的概念和灵感,一下子恍若大江大河,共同奔流翻腾起来。此刻,任子休完全被震撼住了。体表的纯黄色能量,一下耀眼起来。不是纯黄色,此刻已经锐化为了金黄色!

任子休紧闭眼睛,这种感觉太美妙了,巨大的能量,他似乎能够真实地感受的到。这次的感觉,就像是上次在铸剑山庄,被巨大灵力洗涤全身一样。只不过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舒服百倍。

“第一境界”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出自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那只是书面上的解释,这三重境界往高深的层面讲,就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它包蕴了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使人突pò

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引导人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王国维所总结的三重境界,与世俗的轮回完全符合。这个理论,契合道的运行,可以说是洞悉了整个道的发展。任子休借着三重境界的阐释,一举突pò

了小成境界。也许,这件事情告sù

任子休的师门,基本没有人会去相信。

其实,按照道的发展规律,修真并不一定需yào

金丹。金丹只是一个载体,所有的能量聚集到丹田,所有凝结为了金丹。能量也可以不聚集到丹田,像任子休的能量,一部分就聚集在体表。小成境界和大成境界,其实最重yào

的不是能量,而是对道的体悟。

体悟越深,则修为越深。能量,剑招,功法,在道的面前,一切都是可有可无的。当然,此刻任子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些,他现在脑中,一直在思考,那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直接把任子休所折服了。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