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丝絮以为太医院有现成的药膏,才问孙老头儿要。

得知那药膏是现配的,她手上恰好也有几个去疤痕的方子,孙医正忙着出宫治肠辟,李丝絮打算在太医院拣了药材自己熬药膏。

不对啊!

见孙医正拎着药箱要走,李丝絮追着问:“师父刚说姚大人?哪个姚大人?”

“除了仪同三司姚大人,还有哪个姚大人?”

孙医正忧心忡忡:“姚大人年事已高,染上这等凶险的疟疾,虽给他用了验方药剂,这两日也不曾好转,皇上十分忧心姚大人的病情,让为师每日出宫问诊。”

前几日在御书房外,姚崇还提醒过她,过慧易折,若心中无私,所谋皆是为了大唐百姓,便会立于不败之地。

当时看着姚大人步履蹒跚回了御书房跟她父皇议事,李丝絮还泪湿了眼眶。

几日前姚大人分明还好好的,突然就染上了凶险的疟疾。

疟疾发病时高热寒颤,极为损耗费元气,姚大人年事已高,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得住?

不行!

她必须跟去看看。

孙医正带着王梓青往马车旁走,李丝絮追上去:“师父,我跟你们一起去看看姚大人。”

疟疾是传染病,小孩子什么的身子弱,没有奏请陛下就擅自出宫,孙医正只觉得她胡闹。

偏生王梓青对上他师妹可怜巴巴的眼神,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劝着孙医正别耽搁了给姚大人诊病,带李丝絮出宫。

孙医正转念一想,小丫头都敢往自个身上种天花苗种疸,区区疟疾何惧?

反正自从姚大人患病,陛下每日都要派数十人探病,宫里为了以示对姚大人的荣宠,还有羽林卫跟随。

小丫头和鱼娘娘如今得宠,跟着他出宫诊病无妨的。

孙医正只得点头应了!

李丝絮以为只是跟着孙医正和王梓青出宫问诊,结果上了马车才知道,杜太医也在,还有一位身穿朝服的大人,在问杜太医关于姚大人病情。

李丝絮跟着孙医正和王梓青上了马车,那位大人看到她马上拱手见礼。

“臣见过小公主!”

他探询的看向孙医正:“小公主跟着出宫,可曾有请奏陛下?”

李丝絮出入过几次朝堂,认出这位大人是他父皇身边的重臣,上朝时站在最前边的。

她还担心被赶下马车。

孙老头儿在外人面前却很护犊子:“源大人,小公主是老夫的徒儿,还跟王焘一起钻研过种痘术,这丫头生来有福,跟着去探望患病的姚大人,姚大人很快能痊愈。”

一个大夫问诊说什么福气?

源乾曜一时失笑!

罢了!

太医正这个师父都不怕将小公主带出宫会被陛下责罚,他操什么闲心?

在朝堂上见识过小公主的聪慧,源乾曜恰好也对这个小小年岁,便跟着王焘钻研种痘术的小公主好奇,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说什么了。

杜太医因揭破十三皇子被谋害一案有功,成了太医院的副医正。

自从姚大人患病,陛下命孙医正和杜太医跟着他一起每日去给姚大人问诊,两个老头儿上了马车就跟斗鸡似的,吵得脸红脖子粗。

源乾曜以为,有小公主同乘一辆马车,他们该消停消停了。

结果却争执得更凶了!

起因是杜太医让小公主将手给他看。

“公主的手如今细滑如婴童,再用药包泡几次手,便能开始跟随臣学杜氏诊脉术了。”

听李丝絮说,哪怕在皇家别院隔离时,她都有坚持用药包泡手,杜太医好一通夸赞。

却引得孙医正不满:“就知道祸害我徒儿,好好的小丫头,将手糟蹋成什么样了。”

“还杜氏的独门诊脉术?”

孙医正嗤之以鼻:“说得好像天下的诊脉术,唯杜氏无双。”

“孙家医术承自医圣,可惜有人就算收了小公主为徒,也捂着不肯传授秘法。”

杜太医反驳:“以前有人还嘲笑老夫闭门造车,五十步笑百步,滑天下之大稽。”

“杜老头儿,你竟敢诬蔑老夫,在老夫徒儿面前如此挑拨?”

孙医正急道:“老夫不是固步自封,孙家禁咒术若不得其法会反噬,老夫要观徒儿心性,才敢传授……”

她娘亲承宠那晚,杨公公将她拎上屋顶,说到他的武功路数不适合自己,问师父孙医正难道没有教给她什么东西吗?

她当时还奇怪,除了医术,老头儿还要教她什么?

收她为徒后,老头儿派师兄送来的一箩筐医书,可都是孙家收藏的珍本。

这会儿被杜太医逼急了,老头儿自己说破,李丝絮这下知道杨公公那晚说的是什么了。

触上李丝絮探究的眼神,孙医正有些心虚。

杜太医却笑了!

李丝絮装得像听不懂的样子,问一旁的源乾曜:“我师父和杜太医每日跟着大人出宫问诊时,都要这样吗?”

源乾曜点点头!

李丝絮幽幽叹一口气:“哎,大人辛苦了!”

源乾曜看出来小公主分明听懂孙医正说什么,但却为了照顾她师父的面子,故意装糊涂。

孙医正收了个好徒儿!

源乾曜慈爱的冲她道:“公主更辛苦。”

“没什么!”

李丝絮俏皮的耸耸肩:“丝丝都听习惯了,我师父和杜太医医术如此精湛,想来吵得最厉害的人,医术最好。”

小公主甚是有趣!

看两个老头儿以后还吵不吵?

源乾曜笑了!

王梓青差点要在药箱里找东西塞住她师妹的耳朵,结果马车里突然安静了,出宫后马车有些颠簸,李丝絮吃完他师兄递过来的两块姜梅,马车停下来了。

侍从掀开车帘,她看清楚罔极寺三个大字,满腹疑惑道:“不是说到姚大人府上问诊吗?”

“姚大人为官清廉,在长安城中没有宅府,为了方便上朝议政,暂居罔极寺中。”

说起姚崇,源乾曜钦佩不已:“臣已经请奏过陛下,让姚大人迁入四方馆养病,小公主入寺后,也替臣帮着劝劝姚大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