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和张博在强烈的大地震中一起躲避在避难舱中坠入地底深渊,失去了踪迹。

现在,整个世界的媒体都在追踪这个BYYC281救生舱在地底的下落,指挥部对外宣布的最后一次定位信号的深度是地下3公里,因为信号实在是过于微弱,这之后就搜寻不到信号了。救援指挥部认为,即便是在地下3公里处,那也是一个人类很难企及的深度。如果没有确实的信息支持这个救生舱里还有幸存者这一事实,那么指挥部就很难下决心派出救援队去深入这个深度,毕竟挖掘到地下3000米绝对是个异常浩大的工程,更不是一个简单的钻探能解决的,其工程量的计时单位不是天,不是月,而是年。更何况这个避难救生舱维持生存的有效时间是72小时,就算里面的乘员能够坚持到100个小时或更多一点,他们也很难等到救援的到来。

然而,救援指挥部并没有放弃,通过天上的卫星,地上的各种探寻装置,24小时不间断搜寻,以期尽快定位避难舱的位置和确定其中乘员的身份。

现在,整个世界都在等待,每天都是在焦灼中渡过。遗憾的是,这场声势浩大的搜寻活动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最新收到的定位信息是BYYC281号避难舱在地下深处11公里发出的微弱信号,这意味着其中乘员的生还希望已经微乎其微了。且不论这个避难舱还会不会继续下落,就算在这个位置,地下一万多米的深度,其巨大的压力和高达200多度的高温不仅不能允许任何生命存在,也已经不适合任何救援了。更何况,也没有哪个国家有那么大的力量能挖到那么深。

的确,在地下一万米的深处,超过200度的高温和高压,避难舱的舱体竟然完整,没有解体,甚至还有信号发出,说明舱内供电情况良好,设备运转正常。不过,有人认为,舱体之所以没有解体,是被地壳崩解的岩石和土方埋压住了,而有些洞穴专家则认为地下深处实际上有很多洞穴空间和河道,BYYC281应该是滑落在地下暗河里。但不论哪种情况,在这样深的地下深度早已超出了避难舱的设计极限。舱内人员能否存活就不得而知了。

人们开始期待救援指挥部何时宣布中止搜寻任务,或者宣布BYYC号避难舱失踪。然而,事实并不总像其向人们展现的那一面,有时也会有出人意表的内容或者演绎成另外一个方向。

他们的避难舱终于摔停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们恐惧的叫喊也停了。他们四处张望,一片漆黑。原来在避难舱下落的过程中,舱体的各种感应器已经感觉到自由落体的发生,舱载的电脑指令所有功能做好防冲撞准备。因其能源是被动式的生化能源,来源与储存有限,在撞击到来时,舱载的能量全部用在了防撞击上。

舱内的两个人毫发无伤,但是能源却耗光了,舱内的照明,数据显示等等功能全部中断,舱体的生化收集系统必须等待两个人身上的各种诸如呼吸,出汗,流泪等等生物活动持续进行时才能慢慢积攒能量,才能恢复避难舱的各项功能。

在这片漆黑当中,两人惊魂未定,兀自喘息着。

也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两人在黑暗中能够感觉到对方的呼吸了。还好,都还活着。

“我们现在是在哪里?是不是掉落到地底下了?深不深?他们还能来救我们吗?”刘薇终于忍不住还是问了张博这个问题。

张博一边用手摸索着,一边说:“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刚才好好的投影显示哪里去了?难道是摔坏了吗?这个舱真是不错,刚才那重重摔落的一下子,力道很硬的,没有这个舱的保护,咱俩就完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咱俩就完了?”

“你家住的楼有电梯吧?咱俩刚才就像在电梯里从最高楼突然失控砸到了一楼,竟然没摔死!你说不是奇迹吗?”

刘薇放缓了一下口气,再一次强调说:“男人,你听着,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你是我的依靠了。你是男人,又是有学问的男人,你得带我出去,我女儿还在家等着我呢!”

张博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也没回答,他开始摸索,想寻找最初这避难舱里的各种按钮,但是没有找到,无奈之下,他掏出手机,试图对外拨打电话,却拨不出去。看到手机信号全无,他心里咯噔一下,他喊到:“我们不会已经坠落到地下超过一千米了吧?”

刘薇也大吃一惊说:“啊?那么深,不会吧?打不了电话吗?”

张博随即就让这个转念过去了。他安慰刘薇说:“不会的!就算再大的地震也不可能把坚硬的地壳震成一个一千米的大窟窿,单单让我们的这个救生舱掉进去吧。我们最多是掉到了一个地下暗河的空间里,等地面扫描搜寻到我们自然会来营救的。是的,打不了电话,这也不奇怪,一般手机到了地下室,隧道这些地方都是不能用的。我们的深度比他们多了一点点而已,就打不通了”。

刘薇哭了,说:“这可怎么办啊?”

张博连忙说:“薇薇,别怕,没事的。地面一定会救我们出去的,因为他们已经发现过我们了,他们不会放弃”。

刘薇不信:“啊,对呀,我们掉下来之前,他们不是已经找到我们了吗?”

张博回答:“是的,那时他们找到我们了。现在我们又掉下来了,按理说,这个救生舱这么先进,他们还是能知道我们在哪里?可能营救时间要长一点而已。”

刘薇接受了这个说法:“那就好!你能不能把这个船上的灯再弄亮了,看看那些仪表盘,我们到底在哪里?现在这么黑,别不是这个船摔坏了吧?”

“摔坏了也没事,反正这个避难舱是不能主动移动的,我们只能被动地等待。继续等吧”,说到这里张博突然想起了什么,继续说:“博物馆的解说员跟我们介绍的时候提到这个救生舱是靠生物能发电的,那么我们就要多点出汗,说话,流泪这些事才行。你没发现咱俩刚进来时你哭了,可眼泪没流下来,是被吸走了。”

刘薇回答说:“哦,对啊,你一说我想起来,是的。她们说还有72小时的食物,你快找找看。”

“好的”,张博一只手在四周摸索,一只手打开手机,手机的微光帮助他在舱里找到了一个写有应急字样的镶嵌盒子,打开一看是个手电筒,2个荧光棒,1部卫星电话,3瓶水和与之相配的压缩食品。他打开手电发现过于刺眼又关掉了。他又拿起了卫星电话,发现有点复杂,不知道怎么用。

薇薇也借助手机的微光看到了这些,问道:“不是72小时的食品吗?怎么就这一点?”

张博回答:“一定在别的地方还有食物。这个地方镶嵌的是应急物品。我再看看”。

刘薇看到张博的手机一直亮着就对他说:“你还不关掉手机,当心没电了,这里又充不了电。以后有信号了,却没电了那不更惨?”

舷窗的外边一片漆黑,偶尔有白光闪过。张博向舷窗移动了一下,对刘薇说:“来窗边看看,外边好像有白光哦!”

他们透过窗子向外望去,的确,外边偶尔有白光轻微闪过,而在闪过的瞬间,朦胧中他们感觉眼前的地下深处有着巨大的空间,断层山体横七竖八罗列着。他们的眼光向下边移动,依稀看得到深不见底的漆黑,好像是深渊。这一看不要紧,他们又立刻陷入恐惧与绝望之中,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而困难。

刘薇哀叹着:“我的天啊!”

也不知道是幻觉还是真实,他们感觉大地又开始移动了。与此同时,在舱体的一个角落一束细微的橘黄色暖光射出,在两人面前展现成几个投影界面。光线柔和不刺眼,张博定睛一看,一个界面显示的是避难舱此时的各种参数,其中一项是地下深度,显示的数字是3公里。

“三千米?”张博脱口而出,惊恐地喊出。刘薇感觉到张博失态,问了一句:“什么三千米?”。可没等她继续说话,他们感觉避难舱又滑动了起来,从舷窗望出去就是向他们刚刚从舷窗外看到深渊滑落,两人本来就呼吸紧张了,这一下子的震惊又让他们绝望地呼喊起来。

与此同时,刚刚亮起的舱内柔光开始闪烁起来,投影屏幕画面也变得不再稳定,各项参数的数字还是在不断变化。张博和刘薇在狂喊的同时下意识地注意到地下深度的参数由3km,变化到6km,再到9km,再到11km。在这里他们停住了,感觉是被岩石阻挡了。可没挡多久,舱体开始转圈,然后轰隆一声,舱体翻转着再次做出自由落体坠落,同时舱内的投影屏幕跳动了几下就再次断电,他们又一次陷入黑暗。刘薇继续叫喊着,张博却闭上了眼睛,他崩溃了。

随着一声巨响,他们又一次跌落到一个地方。周围不再晃动,舱体也静止了。刘薇再次嘤嘤地哭泣了起来,张博睁开眼睛不愿意相信自己还活着,语无伦次地喃喃自语:“没救了,没救了。”

过了很久,刘薇哭累了,这才注意到张博的不正常,张博还兀自喃喃自语:“没救了,没救了,彻底没救了……”

已经完全疲惫了的刘薇开始有点忍受不住张博的自我泄气,厉声问他:“喂,教授先生,你不是还活着吗?什么没救了,没救了?”

张博没有理她,此时他感觉到,什么歌星,什么偶像,什么学问,什么金钱地位等等,比较起生命的长度来说都是不重要的。当生还的希望已经失去,他现在想到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这两个人才是他生命中最不能放弃的。而现在,在人类不曾到达的地底深处,他们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不想放弃也没有办法,结局只有一个,现在的生命已经是垃圾时间。

刘薇继续质问他:“你听到我说的话吗?教授!”

张博颓唐地似答非答:“我没有活着,活不了了。三千米,一万米,在地底,人类没有到达过的地方,我们是第一个,呵呵,第一个。刚才还跌落了悬崖,也有几千米吧?知道莫霍面吗?我们都可能超过了莫霍面,那是地壳和地幔交界的地方,我们可能在地幔的熔岩中,感谢上帝我们有这个避难舱。可地幔岩浆温度上千度,很快就会把我们这个船融化掉,撑不了几分钟。你没感觉到热吗?没人救得了我们,完了,完了”

刘薇听到这话,开始感觉到头皮发麻,浑身颤抖起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