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说着,就将杨柳枝上的叶儿摘下三片,放于行者脑后地方。

祂喝了一声,“变!”

这三片弯弯柳叶,便化为了三根救命的毫毛。

菩萨说道,“若是真到了那无济无主的时候,可取用这三根毫毛随机应变,救得了你所遇急苦之灾。”

行者听闻此言,方才脸色稍霁。

他谢过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

那菩萨微微颔首,也未落地与李福相见。

祂周身便萦绕着香风,身边彩雾飘飘,径直就转去了普陀珞珈山。

行者等菩萨身影渐远,方才按落云头。

他揪着龙马头上鬓毛,与李福相见说道,“师父!有马了!又有马了!”

李福见这马目光炯炯,又似是比之前的马儿壮硕了一些,可戏也要做全套。

他脸上面露欣喜,嘴上问道,“徒儿,这马怎么折腾了一番,反倒是比从前更是肥盛了一些?”

“而且我见那涧深水急,也不知你是从何处寻回来的?”

悟空闻言,不住炫耀,他说道,“师父!这马可不是之前那凡马,这乃是龙马一匹。”

他不待李福询问,便解释道,“师父!这是那金头揭谛,将菩萨从南海请来。”

“菩萨将那涧中孽龙度化成了我等的白马。”

“它这模样,是照着师父之前的马儿变得,你看除了更为健壮一些,毛色、相貌都一般无二。”

“只是少了马鞍和脚蹬,这俺老孙也好解决。”

李福听了悟空这一席话,口中说的却是,“菩萨何在?我要前去拜谢!”

悟空说道,“菩萨或是有些不耐烦,此时大概已经回转到祂那南海了罢!”

李福不知菩萨是否还因他多要了个箍儿,还未将箍儿给猴头套上生气。

他捻起一撮香土,与悟空问道,“哪边是南?”

行者答道,“那边!”

李福面朝南方,做了个礼拜,口诵感谢之情。

他收了礼节,便要与悟空继续前行。

悟空这边还有些首尾处理。

他先喝退了土地山神,又与揭谛功曹叮咛了一番。

只见那土地山神隐没,揭谛功曹生空。

茫茫大地上,不复热闹。

只余李福、悟空、龙马三者。

行者随手砍下路边树木,取下一根毫毛,吹了口气变成了个砍刀。

三两下将那圆木改成了马鞍,脚蹬之形状。

他又吹了一口火,燎掉了表面的毛刺。

再随手搓了些麻绳,就将这临时的马鞍和脚蹬,安装在了白龙马身上。

他这边请李福上马。

李福坐了上去。

他也不知这白龙马随被观音度化,但是否还心存怨言。

于是,他出言安慰,“取经一途,辛苦汝了。待来日亲临灵山,汝亦成正果。”

马儿听了,昂了昂头,嘶叫了两声,更显乖巧。

李福这边望了眼太阳方向,确定了哪边是西。

两侧皆为险山,欲往西行,好似要穿过这鹰愁涧。

李福问道,“悟空,我等去哪里寻船渡河过涧呢?”

行者笑道,“师父!你看这八方四周,都是旷野苍山,哪有人家,船从何来?”

“依我之见,咱们这匹白马,在此居住良久。必是精通此方水文。”

“师父你就骑着它,且当个船儿,渡过去罢。”

李福闻言,也觉可行,他说道,“那我们走罢。”

李福跨上了马,行者挑起了行囊。

一人一猴一龙马,就到了鹰愁涧旁。

只是这龙马还未下水。

就见那涧之上游,出现了渔翁,他撑着竹竿,脚下是个枯木的筏子,顺着水流一路而下。

孙行者睹见,即刻招手。

“那老渔翁,过来!过来!你且过来!”

“我等是东土取经人,要往西面去。”

“我师父到此有些难过,你过来渡他一渡!”

渔翁闻言,撑杆过来。

只见他白须飘飘,虽着粗布麻衣,但望之上去,颇有仙风道骨之模样。

说他是个陆地神仙,世人都信,唯独恐怕没有人信他是个乡野渔翁。

悟空请师父下马,扶持左右。

李福上了筏子。

悟空揪着龙马上将过来,又去安顿好了行李。

老渔夫撑开杆子。

虽手臂瘦弱,枯木筏子却如风似箭。

两岸风景不由退后,不知觉间,便过了鹰愁陡涧,临了西岸。

李福差遣悟空解开包裹,取数文大唐铜钱与那老渔。

老渔夫却撑着竹竿,一下窜离了岸边,口中不住重复,“不要钱!不要钱!”

他说着的时节,竹筏便已经进入鹰愁涧深处,看上去影影绰绰,飘飘渺渺了。

李福深知,凡让人做事必给报酬。

他过意不去,双手合十称谢道。

孙行者却道,“师父你休要感谢他了!你难道不认识他?”

李福说道,“未曾认识。”

行者说道,“他是那太白老儿,在这涧中兼职了个水神,之前不曾来迎接我老孙,我还未打将祂一番。”

“如今他渡师父你过河,就当是将功赎罪,祂还怎敢要钱?”

李福这才醒悟,“若是太白金星,之前确曾有过一面之缘。”

他于鹰愁涧西岸再向西看,只见这方平坦宽阔。

他跨上了马,悟空在前引路。

人、猴、龙马,投入了大路,奔着西方而去。

不知觉间,红日西沉,天光渐晚。

淡淡的云朵,似乎扰乱了宁静的天空。

被挡住的月星,昏昏朦朦,恰似不太清醒。

未落的树叶上,挂着森森白霜,看上一眼便会觉得寒冷。

迎面吹来的西风,冷冽到好似能够穿透身体。

孤独的鸟落入远处的山中。

稀疏的林子当中看不见甚么活物,只能听到猿猴的啼鸣。

如此长途之上,一个人影也没有。

李福坐于马上,暮色中瞭望。..

他终见那远处路旁有一处庄院。

他说道,“悟空,前面似是有户人家,我等今日便去那里借宿罢。”

行者抬头看了一眼说道,“师父!那可不是甚么人家庄园。”

李福问道,“那是甚么?我怎看不出来?”

悟空答道,“师父你看这屋社,虽似人家,但却无飞鱼稳兽的脊梁,这里断然是个宇庵院。”

师父二者一问一答,便到了这宅舍门首。

李福下马,昂头一看,那门上匾额书写三字,此处乃是“里社祠”。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