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兄妹之情(III)(下)

+++++++++++++++++++兄妹之情(III)(下)分界线

此时不再只是杨芳月好奇了,杨家所有的人都看过来,一看何良伟就知道是东家来了,何家在咸阳城也不是无名之辈,什么人值得他如此套近乎。

既然何良伟出面,莲儿不好接话,由着新月去交涉:“你这人,有银子也不是这么浪费的啊。你要嫌银子多了,捐给普照寺的和尚,让他们多买点米粮舍粥去。”

“是是是,月月说得对,洪掌柜,回头包一百两银子送去普照寺。”

掌柜赶紧答应。

掌柜和裁缝低下头,想笑不敢笑,只能憋着,最近东家很怕这唐小姐,东家的心意他们自然知道。

“月月,白姑娘,咱们这银子要捐,善事要做,但是二位的衣服还是要做。如果二位觉着做多了占衣柜地方,要不咱们就挑二位喜欢的颜色各做两套?这马上要冬月了,算我给二位姑娘过节添装。”

听见何良伟叫对方月月和白姑娘,杨芳月终于反应过来,对方应该是唐家的新月和传说中的白姑娘。想起刚刚笑话人家小门小户,她囧在当地不知该说什么。

“这不知是哪家没家教的,随便接外男的礼,非奸即盗。”杨家的一个婆子小声地在主子耳边说,想要博主子一笑,岂止接下来是一声清脆的耳光,她诧异地看着杨芳月。她可是郭氏身边得力的妈妈,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郭氏也觉着惊诧,不知道小姑怎么发疯。

“唐小姐,下人不知事,乱说话,还请二位见谅。”杨芳月毕恭毕敬地给二位福了一下算是赔礼道歉。

新月正想说点犀利的言辞,突然觉得莲姐姐握了她的手一下,便知她不愿意多事:“杨家一门三进士,在关西确实是数一数二的大家,一般人比起来确实是小门小户的。我们还有别的事,就不耽误杨家的贵人们选东西了,免得误了知府夫人的宴请更是咱们的罪过。”

郭氏反应过来正想上前搭话,尚未开口,便见一个伶俐的小厮进来,向唐家的姑娘躬身说话:“三少让我来寻白姑娘和月小姐,若是二位买完东西得空了,就请去茶舍那边。自从徐家少爷来了之后,关西这边喜欢琴乐的人和士林中不少相投的朋友都闻风而动,很多人都想一睹徐公子的风采。今天更是从西蜀和洛阳来的几位跟少爷和徐家少爷相投的几位,在咱们茶舍里约齐了要给徐公子送行。少爷说徐公子是白姑娘的义兄,让二位姑娘也过去,都不是外人,自己人聚一聚。少爷还说若是碰上何公子,让将何公子也请上。正好何公子在这里,也省得小的跑路了,还请公子怜悯小的,跟着咱们一块儿过去。”

“好啊,我这就送二位姑娘过去。”何良伟满脸笑容,将细细的双眼深埋其中。

“少爷还说,今儿聚会所有的开销都算茶舍的,不用何公子会账,若是公子觉着白吃白喝还有旷世奇才的琴乐享乐不好意思,可以多送小姐们一些好的布料,让你良心觉着安稳些,嘻嘻!”兴儿跟久了新杰,也学会了主子说话的嬉笑怒骂。

“你这小崽子,跟你主子就没学好。”何良伟笑着拍拍他的头:“回去告诉你那抠门儿的主子,就跟他说我可没他抠,他拿我当兄弟,我自然敬着唐家的姑娘们像我家的姐妹一样,不用他嘱咐。”

几个人说着,也不理杨芳月一行,径自离开了,将杨芳月干在当地,气愤之余只能拿眼瞪刚才乱说话婆子。

自从知道对方是唐家的小姐后,刚才那婆子就悔得要命。虽然看着对方此刻不计较,若是往后给她家小姐奶奶使绊子,主子要是吃了亏,还不得想起来把她收拾了。她最近也听说家里在给几位姑娘议亲,主子们都看上了唐家几位公子了。上次去唐庄折羽而归,现在正想法子看看有没有办法另辟奇径呢,这要是追究起来,她虽然是奶奶的陪嫁,也是要吃亏的。可恨就可恨在这两个又不穷,穿得那么素净干嘛,出门还不多带人,让人家哪里瞧得出来呢。如今见了他家小姐赔不是也不买面子的样子,真真是可恨。

“你回去问问那掌柜的知不知道这白家姑娘的义兄什么人?”郭氏虽然跋扈,但也是有脑子的人,一出了店门没走几步就吩咐身边的婆子。

“听说唐三公子很看重这位白姑娘,若是她有个了不得的义兄三公子不得不结交的话,这位白姑娘的身价就更不同了。这也就难怪芳季从京中一直到关西都不得要领了。”

“嫂嫂觉着三少是因为要交好别人才看重那人的话,他也应看重咱们家姑娘才是,杨家在朝廷的地位谁不想拉拢呢?”杨芳月对自家的信心还是很足的。

郭氏少奶奶撇撇嘴没说什么,从京城嫁过来,她深知杨家虽然现在看着不错,但是杨大人未见得能入主西阁。而唐家在京城交往的都是功勋世家和朝中重臣,又得太后扶持,人家眼里未见得有杨家,更何况京中传来消息唐家几位兄弟刚刚新封了官职,而这位三少爷又是太子眼前红人。而杨家所有的只是清誉和所谓士林名师的虚弦,时时刻刻都有被人玩弄抹黑的风险。但这些她不想跟小姑子多说,一时也跟她解释不清楚。说多了,反而让她传给家里长辈,让长辈不看好自己。她笑笑:“不管他看重谁,咱们今天都把唐家的人得罪了,想想怎么弥补吧。”脑子清醒下来她也会审时度势,“咱们家老太太似乎跟他们家老太太关系不错。”

“今儿的事若是让祖母知道了,少不得会骂人。”

“又没让你今儿就去说,而是找借口让老太太去他家多走动,带上咱们,咱们瞅机会去赔不是不就行了?!”若能跟唐家走动熟悉起来,难保不会有机会帮着京城的父亲和兄长进一步。父亲在太常寺少卿的位置上多年都没有动过了,而兄长在吏部尚只是一个小小的行走。原以为搭上杨家这条线父亲和杨家两位大人能够在京城携手更进一层,只是她付出了离京的代价,这里侍候着三代婆婆和祖婆婆,辛苦不说,夫家从未将郭家的事放在心上,前几次唐庄宴请,虽说后来出了那么多事情,但是当初婆婆和祖婆婆谁都没想过带上她这个嫡长孙媳去结交认识。只是想带上她们眼中重要的嫡亲孙女儿,结果还出了那么多差错。若是能让她出面去交往,也许那天芳季就不会出差错,今天也不会无视对方得罪人。心中对婆婆和祖婆婆的怨念更重一分。“芳季现在是没有希望再嫁入唐家了,出了那样的事,正妻是不大可能的,杨家的嫡亲小姐没有嫁去做妾的。不拘三公子最终看重谁,但是正妻他还是要尊重的,莫若让祖母带你去走动走动,嫂嫂也跟着,帮你看看唐家的人,也好帮着照应一下,出出主意。”

自从唐庄回来,杨芳季就病恹恹的,后来王家主动上门提亲,才知道她和王铭那日不知道怎么搞到了一起。王家能攀上杨家自然是高兴的,所以不遗余力地渲染此事,杨芳季想要不承认都难。为了杨家的名誉,将她嫁给王铭是没有悬念的事。回想那天的事,杨芳月还是很有些害怕,但是转念一想,若是成为了他的妻,就是他保护的人,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她还怕谁呢?!嫂子既然这么说,她也深以为然,便应诺回去就通过母亲和祖母安排。

“其实咱们家在关西,跟唐家应该多走动才是。你看看人家那个何家的大少,虽说只是商贾,都明白拍着唐家的姑娘小姐,准保会有好处。你看这文人士子聚会不就有他一份。若是有机会搭上这一方的官人或是有实权的大人,这何愁没生意。若是有什么事,人家也有个照应。哪像咱们府上,轻易不交往。虽说一家女百家求,但是人家都跟你不熟,怎么求?若是早先走动得多,没准儿你早就是唐家少奶奶了。”

青木茶社中来得除了往日交好的士林学子,知音雅客。也有新杰在关西交往的亦文亦武的良师益友。平日里这些人可以月华轩杯筹交错,也可以在欢场逢场作戏,但更多的时候也可以在茶社一杯清茶谈心论道。今天这些人为了颜氏传人的天音而来,虚心求教相互切磋颇为诚挚。而听闻徐公子还有一位义妹,好奇者颇多。见到之后,尚未抚琴演绎单单出尘的气质就让在座的大多数人心折。

“当年我姑父和徐兄有段往年交,从而才会将侄女托付给徐兄照应。”此时尚不能公开她的身份,找一个说辞一笔带过,大家都是聪明人,自不会刨根问底。只是客人中反应快的一下就想到了这位女子若是他姑父的侄女,就是传说中的白姑娘,就是据闻在不久前唐家老太太寿宴上一曲撼动当场的那位表小姐,三少的心上人。想到这后一重身份,有几人的心碎了一地,刚刚有的蠢蠢之势皆被扼杀于摇篮。而其精湛的琴艺,又让人心服口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