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在即(III)(中)

这几天已经慧姐儿在家里闹了无数回了,要跟着新阳进京。但是她一个姑娘家自然不能单独跟着新阳进京,自然要说动父母,跟着新阳一起走。为此,她说通了王老太太。先前王老太太并不同意老王夫妇跟着去,毕竟她其他几个儿子的一家老小都在这里。虽然刚刚从山里搬出来的时候,老王也给这些兄弟和媳妇们在庄子上找了一些比如养鹿,这种地的活计。按理说,在这里旱涝保收,不用像在山里扒拉贫瘠土地肩挑背扛也不一定能吃饱。但是兄弟几个看着大哥就是负责带着一群小厮进进出出买卖东西,吃香的喝辣的,不用日晒雨淋。嫂嫂更是清闲,在五少爷屋里做做针线家务都比他们挣得多,几个人就不乐意了。跟王老太太抱怨,王老太太宠着,渐渐地这些人就不做活儿,都回家靠着老王挣嚼用。老太太就担心这老王跟着进了京,关回来的工钱都有他媳妇儿管着,不会再到她老人家手里,这一家子可怎么办。所以这两年也一直不松口。

慧姐儿跟老太太分析利弊,又带着王老太太远远地去庄子门口看进出的唐家小姐和太太的派头。别说正经的太太小姐,就是太太身边的丫头走出来都是通身的气派。那衣料都是王老太太一辈子没见过的。唐庄不止有嫡出主家的,还有旁支唐家的人。她有一天故意带着王老太太在咸阳城里跟着旁支的一个太太后面,看着那太太随手买了不少东西,一打听价格,哪一样都够她家嚼用一年。老太太咋舌之余,知道自己算计老王那点工钱真不算啥。想想若是慧姐儿跟了五少爷,若是能生个一儿半女的,将来也能过上唐家主子的日子,那时候,哪怕手指缝里漏一点出来都够他们享用的了。慧姐儿又趁热打铁,跟王老太太讲若是她能成为府里的姨娘,王家就是唐庄的姻亲,她自然会帮扶王家和几个叔叔伯伯和他们的孩子,给他们几个在庄子里谋些不费力气的活计,大家就更好过日子了。

唐家在关西是神一样的存在,王老太太自然听进去了,而且她想得更远,家里的孙辈,她并不是更喜欢慧姐儿。毕竟慧姐儿因为叔叔们靠着他们家吃饭,心中并不爽,且高傲得很。若不是有用到王老太太的地方,平常日子里都不是那么客气。反而是老二家两个闺女,整日价跟着她,对她亲近孝顺得很。听了慧姐儿的话,她便盘算着如何给这两个姑娘谋出路。只怕她们成了事,比慧姐儿对她更好。于是,王老太太一边交待儿子媳妇儿一定要帮慧姐儿实现这个愿望,一边想方设法从周围邻居以及她能够得着的唐庄下人那里打听更多的消息,有机会就教这两个丫头如何投主子所好,煽惑得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一心就想着飞上枝头。然而王嬷嬷和老王跟着主子多年,深刻理解人和人的差别,且这些年主子对他们也很好,他们不想贪心,更没有不知足野心想谋求不该有的东西。王老太太一找他们说,他们就耐心地解释,唯恐家里人无知,给他们闯祸。然而无论这对夫妇如何解说,都改变不了老太太的意志,说得厉害了,还动了气,动了家法,这下更是吵得王家里里外外都知道了。

今天王老太太拉上了王家的其他三个儿子媳妇儿,还有二弟的两个女儿一早就堵在王嬷嬷夫妇门口,不仅要她想办法把慧姐儿塞给新阳,让他带进京,还要让她把老二的两个女儿也捎带上,先跟慧姐儿一样在少爷屋里做丫头,然后逐渐变成少爷的女人。王老太太说得很自信,觉着五少爷屋里都是她老王家的闺女,无论收了哪一个,都是王家的利。还劝说王嬷嬷不要小心眼儿,只替自己女儿盘算,要替两个侄女筹谋,多一个王家的女儿在少爷身边便多一份机会,若是都收了更好,理由是他们家多几个女儿在那里更容易拿捏男人。男人都是一路货。把王嬷嬷气得要命,她带大的五少爷,那可是人中翘楚,洁身自好得很,以为都像那些粗人,是个女人都想下手。她虽然对这一家人充满了鄙夷,但是也拿他们无法,她只是一个做媳妇的,王家的几个兄弟虽然搞得老王也很烦,但他是个朴实人,总不忍丢下他们不管。

王嬷嬷没法,只得含含糊糊应着从家里逃出来,又去单独找了老王商量。这对夫妇当然不想让慧姐儿去瞎折腾,他们都看得很明白,五少爷对慧姐儿和善是看他们夫妇的面子,少爷对慧姐儿没有丁点儿的意思。与其让她去少爷面前丢人,不如彻底断了她的念头。二弟家那两个就更不用提了。什么人都往少爷屋里带,只怕连她和老王在唐庄都没脸呆下去。最后决定让老王带着慧姐儿今天跟着采买的人进城,只要她今天不来庄子上,明天五少爷进京了,她就蹦跶不了了。过几天就找人给她说了婆家,赶紧嫁出去。

王嬷嬷在新阳处给他收拾东西,一天下来,没见慧姐儿进来,她觉得这事就已经过了,哪里知道这庄子已经落锁了,外面的人都已经进不来的点,慧姐儿会蹦出来。不知道老王如何让这丫头跑进来的。但是当着少爷,她不能说明。只能呵斥慧姐儿:“你这丫头太不懂规矩了,这各处都落锁了,你还在庄子里不出去。家里指不定怎么找你呢?!”

慧姐儿笑嘻嘻地看着自己的娘,不知道的人都会以为她天真烂漫:“娘不用着急,我临出门的时候禀告了祖母的,跟她说了今天歇在娘这里,晚上不回去。”

“胡闹,娘在这里只有上夜人值守用的房子,哪能让你想来就来,想住就住。”

“娘的屋子那么大,炕也那么大,莫说慧姐儿来陪你,就是多几个家里的姐妹来陪你都能住下。女儿我来住住又怎么啦?”慧姐儿依然装着无知小孩卖傻。

王嬷嬷也知道现在已经院门落锁了,赶慧姐儿出去不宜,便赶紧说:“那还不赶紧地,去娘当值的屋里老老实实呆着,明儿天一亮,开了门就赶紧家去。只此一次,以后再不许这么干了。娘那屋子是给值守的人用的,现在少爷没成亲,用得人少,等少爷娶了少奶奶,自然下人就多了,到时候就不是娘一个人住了。你别学坏了规矩。将来少爷娶的一定是名门闺秀大户千金。大户人家规矩大,要求严,别你养成了胡闹的习惯,到时候冒犯了少奶奶,你就是大罪人了。”

王嬷嬷这话是敲打慧姐儿,告诉她她的身份不配少爷,可是新阳不知道,一向谦和的他还和颜悦色地说:“王嬷嬷,慧姐儿小,你别吓着她。横竖我还没看中的女人,即便有了,她也不能薄待了你去。”

“娘,我就说嘛,少爷是最和蔼的,只是你对慧儿凶巴巴的。”慧姐儿实时地卖着乖。

王嬷嬷黑了脸,没有理她。

慧姐儿也不管王嬷嬷尴尬的表情,只是装着天真地问道:“少爷明天就要去京城了,能够带上慧姐儿不?我听人家说,京城的街道都是玉石砌成的,皇宫都是金子打造的,街上的女人都美若天仙。”

“嗤,”新阳笑出来,在他眼里慧姐儿着实天真:“那些都是外面的人乱传的,京城就比咸阳城大一些,热闹一些而已。若是慧姐儿真喜欢,可以跟爹娘商量好,收拾好东西随时去京里。”

“少爷,别听小丫头胡咧咧。您早些休息吧,明儿一早还上路呢。”

“少爷,慧姐儿不需要什么收拾,能明天一早跟着少爷进京不?慧姐儿实在不想回家。每天回了家,奶奶对慧姐儿不是打就是骂,说慧姐儿不照顾叔叔婶婶家的弟弟妹妹。过年的时候,母亲用少爷赏赐的衣料给慧儿做了一身裙子,就被婶娘抱怨了很久,最后跑到祖母那里告状,让祖母申斥了母亲一顿。慧儿实在不愿意回去看着婶娘和祖母她们。叔叔家的弟弟妹妹们也经常欺负我,说虽然他们在我家吃我们的喝我们的,但是那是我爹应该孝敬祖母的,我不应该在他们面前摆架子。可是我没有啊,只是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话,没有说话而已,他们就如此编排我。”说罢嘤嘤哭起来。

想到家里不省事的婆婆和几个妯娌,王嬷嬷也是一时无语。

“王嬷嬷,要不你还是回家跟老王叔商量一下,跟我进京吧。总是如此闹人,对姐儿也不好。”

“我再回去跟老王商量商量吧。”

“若是商量好了,就给我去个信儿,你们直接上路就好。反正我这次回去就交待老宅那边。”对于从小照顾他长大的老王夫妇,新阳有家人的感觉:“慧姐儿也逐渐大了,将来在京里给她寻个好人家嫁出去,你们就留在那边,时不时也可以看到慧姐儿,也不用再为这边家里的事烦心。”

“少爷,您收了慧姐儿做丫头吧,慧姐儿什么都会做,慧姐儿不出嫁,就跟着您侍候您就好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