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朱倩看着方方正正的杂物间,哦不,是实验室,心里越发好奇了。

“知寒同学,我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吗?”

“不可以。”

叶知寒很果断的拒绝:“再见。”

“这儿连个窗户都没有,你在里面不闷吗?”朱倩皱眉道:“需不需要我和刘校长反应一下,给你换一个更好的实验环境?”

“你说话那么管用?”

“嗯——”朱倩拉长了声音:“以理服人嘛,关键我觉得你肯定很厉害,在杂物间里太委屈了。”

“不用了,我在这儿也挺好的,你赶紧回去吧,我得忙了。”

朱倩踮着脚尖,看着关的严严实实的屋门:“真不能参观吗?”

“不能。”

“好吧,”朱倩把趣÷阁记本抱在胸前,面向叶知寒微微鞠了一躬:“知寒同学以后就麻烦了。”

???

叶知寒满头疑问的看着这丫头走远。

麻烦?

不会有麻烦。

以后他去换气散心的话,一定会去更加人迹罕至的地方。

……

回到实验室之后。

所有试验台已经基本上冷却结束。

屋里的气味也消散了大半。

他拿起机翼,就在工作台上磨削了起来。

理论数据能够测算出最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机翼角度,但现有的机械设备并不足以按着他的想法来。

所以,用机床生产出一个粗糙的样品之后,剩下的时间则需要他一点一点的完成打磨。

机翼如此,其他的组件自然也是一个道理。

不过好的一点是,整个纸飞机返程无人机并不是完全用钢结构制作。

机翼和主要衔接的零件因为遭受巨大的阻力和压强,所以必须用钢制结构。

而其他组件,就可以用质量更轻,刚度稍差的高分子材料来完成。

这样飞行器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增加飞行距离。

忙忙碌碌到晚上。

机翼的磨削才算完成。

叶知寒躺在床上,脑海里便想着关于纸飞机的相关构造。

在携带动力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初动能就至关重要。

而如果要完成初动能补充,这其实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最容易实现的方法是炮轰,就是用炸药的推理提供动能,但这样很容易出问题。

爆炸所产生的动力并不稳定,无法完成定点受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纸飞机名如其物,非整体钢材料制成的飞行器,耐高温程度也不容乐观。

辗转反侧,思索了很久,他隐约有了两个备用方案。

其一,用电磁推力。其二,在炮轰过程中增加液压传导装置。

电磁是最稳定的方法,但有一定的工业能力限制。

在他前世的研究方向中,有电磁弹射的相关研究,但需要超高压做工环境。

而在长途跋涉的远方战场上,很难进入实战。

所以这两个方案,很快就有了一个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增加液压传导装置。

这个原理其实和炮轰相差不大。

炮轰是直接通过爆炸,运用爆炸产生的能量,转换成为动能。

而增加液压,则是将炮轰产生的超高压进行转化,从而进行高压弹射。

相比较于直接炮轰,好处在于受力比爆炸更加均匀。

虽然说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能量损失,但这也已经是最有效的输出方式了。

那紧接着就是液压传导装置的设计。

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的帕斯卡原理,主要以液体的压力来传递能量。

不过叶知寒需要的并不是传递能量,而是传递压强,通过液体压力的传递,不断增加发射基空腔的压强。

所以整个液压传导装置基本就要完成一体化制造,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将损耗降到最底。

不过现在他这里的机械,完全不足以制造出这样的一体结构。

叶知寒一边休息,大脑也再飞速的运转着,一个大致的模型也逐渐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

次日。

凌晨五点左右,天还没有完全明亮,他就从床上爬起来,埋头画起了经过一晚上酝酿之后的液压传导结构图。

这个组件需要中科院配合完成,所以他需要尽快完成送过去。

不耽误自己的事情。

液压传导结构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

首先是爆轰舱,中间是液压气缸,尾部是高压气室。

爆轰舱的能量在封闭环境之中向液压气缸传导,然后液体将不均匀的爆轰点进行均匀的消化,然后推动活塞对高压气室进行加压。

当达到一定的压强要求之后,将返程无人机弹射出去。

所以这三段虽然是一体式的设计,但其中的数据计算也相对繁杂。

而且发射基的能耗设计,也和返程无人机的效果直接挂钩。

因此,换个角度来说,爆轰液压发射基的设计,是整个纸飞机项目的重点,而且还是重中之重。

它的所有参数和返程无人机的各项数据息息相关。

不过庆幸的是,虽然返程无人机的制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理论设计已经基本完成。

所以并不耽误发射基的理论设计。

叶知寒从凌晨五点忙碌到早上九点左右,一边画着结构图,一边完善各个构建的参数,终于是完成了所有设计。

最终呈现在纸面上的,是一个简单的哑铃状结构。

但如果看铺满了一桌子的计算草稿,就知道这个哑铃的每一个尺寸,都是极为严谨的。

收好图纸,叶知秋就离开了实验室。

双手插在口袋,攥着图纸,向京师大学外快步走去。

京师的公交车班次和汴城相比,并没有好太多,从京师到中科院虽然有直达的公交,但很难等。

在校门外等了很久,他正怀疑站牌上的那班直达车到底存在不存在的时候,一辆轿车就缓缓的停在了他的面前。

吱呀……

车窗缓缓落下,一个熟悉的脸蛋就露了出来。

朱倩笑嘻嘻的坐在车里,两颗虎牙显得很是可爱。

“知寒同学哪里去啊?”

“中科院。”

“中科院?”朱倩不解道:“去哪儿干吗?来吧,上车,我带你去。”

“你?”叶知秋看着除了秋风什么也没有的街道,也不再坚持了:“好,谢谢。”

上车之后,朱倩道:“郭叔,去中科院。”

“好的,小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