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战士站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看着远处绿豆大小的琉球岛。

举国同庆的盛世,和波涛汹涌的大海,仿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他们倒没有丝毫的抱怨。B

心中只有着崇高的信仰。

就像领到任务的时候,每个人对国家做出的保证——

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

就像在出海的时候,面对差距悬殊的海上力量,他们对张帅的回应——

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华夏的海域没有界碑。

那他们便做这界碑。

所有人视死如归的看着远处的海洋。

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他们心里仍有期待,期待丑国的军舰不会来。

他们不怕死。

他们只是怕死了之后,华夏海军就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去拦丑国的军舰了。

以身殉国,他们无怨无悔。

但完不成任务,他们牺牲的憋屈。

可心酸的是,

他们又明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丑国。

琉球岛远东军事基地。

远在东京的李奇微,在9月30日晚,便向琉球第七舰队下达了10月1日禁止任何舰船出海的军令。

但在10月1日中午,白宫传达给他们的命令,却又截然相反——

出动舰船,挺近南湾海峡。

时任第七舰队总长的约瑟夫拿着两份截然不同的命令,一时陷入了为难。

他明白,丑国的远东海上力量对华夏有着绝对的碾压。

所以是否出动舰船,和能力没有丝毫关系。

无非是政见上的分歧。

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也清楚。

在这个日子仍旧出动军舰意味着什么,只要不是傻子,谁又能不知道呢?

豪威尔代表的是白宫的意志,而白宫的态度自然是仍不承认华夏的合法地位,

所以在豪威尔看来,在今天更需要挺近华夏海域,以表达丑国方面的态度。

……

远东形势和白宫不同,

白宫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布一些天马行空的条令,无非是因为他们离战场足够远,而且华夏也没有跨过太平洋的能力。

但琉球岛就在南湾岛东北角,在之前,这儿都是华夏的附属国,这有多近,已经无需赘述了。

狗急了还跳墙,华夏哪怕再弱,如果真惹急了,他们还真会举国之力杀到琉球来。

是,华夏的海上力量跟丑国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经过百济战争之后,所有人对华夏这个神奇的国家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更何况,今天是华夏的大日子,如果丑国真的军舰出海,那这个程度的挑衅,无异于是让远东舰队和华夏结下了死仇。

天高皇帝远,而且部队驻扎的距离华夏最近的约瑟夫,自然是倾向于李奇微的命令。

现在丑国的军事实力碾压仅存在于海上。

如果真的挑起战争,丑国的实力碾压仅仅能体现在华夏海域。

如果步兵登陆,进一步把战火燃向华夏本土。

那百济战场就是前车之鉴。

也就是说,现在包括白宫的方针,只是挑衅。

只是在海洋上彰显丑国举世无敌的军事实力,但尽可能的规避战争。

但是,现在这个大日子挑衅,演变成战争的可能性极大。

第七舰队的评估过后,约瑟夫向白宫回电,对白宫的命令进行了反驳。

可约瑟夫还没有来得及说出自己的理由,白宫那便就以无比强硬的态度复述了一遍命令。

看样子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碰壁的约瑟夫只能把情况汇报给李奇微,由他做进一步沟通。

李奇微算是豪威尔的心腹。

但沟通仍旧不顺畅,因为豪威尔的态度无比坚定。

这位一向思虑周全的老友,现在变得如此激进冒失,让人难以理解。

“李奇微将军,只有你站在我的位置上,才能知道有些事情并非一句利弊就可以说清楚的。”

“百济战场上的失利,让我们在亚太的部署计划几乎破产。”

“这影响的不止是区区的远东利益,更是整个世界的天平倾斜。”

“当我站在这个位置之后,才知道我拿到的是一盘怎么样的烂棋。”

“沙苏的国际影响力在百济战争之后日益壮大。”

“北太平洋联合公约组织的成员在我们和沙苏之间左右逢源,已然想要脱离我们的大船。”

“我们因为军事扩张战略的失败,导致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停滞,国内局势更加不容乐观。”

“你必须意识到,你是联邦的一柄利剑,是破局的钥匙,在远东的一般事务上,我可以赋予你相对自由的权力。”

“但在白宫的命令下,你也要有坚决执行的觉悟。”

豪威尔沧桑的声音落下,

李奇微问道:“可如果真的爆发了战争呢?”

“我理解你的担忧,但你要知道在我们的海上力量面前,华夏不堪一击。”

“在百济战争爆发前期,白宫的智库们也是这样说的。”

“但海上力量不同,”豪威尔自信道:“除非华夏人能够把整个太平洋填满。”

李奇微不愿跟自己这位老上司争辩:“您直说吧,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许凭借我对远东局势的熟悉,可以用更好的办法达到这个目的。”

“百济。”

“百济问题不是已经画上了句号吗?”

豪威尔道:“百济可没有华夏那么幸运,南北分歧绝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华夏的大量军队仍旧留守在百济,这才使得百济半岛风平浪静,我们需要让华夏的军队撤离,并暗中支持南百济的相关政客夺势。”

李奇微对百济战争的阴影仍挥散不去,他生怕白宫再玩火烧身。

远东舰队已经有惊无险的完成了一次粮食讹诈,现在又一次铤而走险,他很反感政客这种走钢丝的手段。

“已经签署了停战条约的情况下,这样做合适吗?”

“你要理解,政治一向如此,和本国利益相比,纸面上的文字,不过是道德可有可无的修饰词。”

“如果是为了搅入百济局势,那我更加不理解今天您的命令,我认为我们还不如直接开着军舰进入百济海域,何必多此一举进入华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