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厂的牌子,不少村民也就想明白了。

为什么去年冬天,那么多火车在洛阳进进出出。

火车上一列列都拉着圆柱形的用绿色篷布盖着的东西。

周围不少村民为此猜测了老半天。

有的人说是大炮弹,但立马就被其他人反驳了,那圆柱形跟半个车厢一样长,咋可能有那么长的炮弹。

要真有那么大的炮弹,那恐怕一下把一个村都炸没了。

后来猜测的越来越离谱,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到现在他们才算是反应过来。

好家伙,原来是原木。

这也是挺离谱的。

你说运原木都用篷布遮着,这勉强能理解,怕木头被雨淋湿呗。

但你一个原木厂安插这么多哨岗,还不让人靠近。

这就太见外了。

……

五月十三日开始。

612厂陆续有几辆汽车往返于火车站。

五月十五日。

叶知寒到达洛阳。

612厂、613厂主要负责人刘楼亚,建议他可以先回老家看看。

但被叶知寒拒绝。

他实在是没有什么亲人,再加上回去又难免要编些什么自己在豫省大学学习很好的谎话。

对于一个绝对称不上是能说会道的人来说,这种无意义沟通,能省则省。

于是,叶知寒前脚从火车下来,后脚就坐上汽车到了612厂。

在经过几道哨岗之后,612厂的铁门缓缓打开。

一个个厂房中不少研究员、工程师怀抱着数据来回穿梭着。

一些火花和焊接声也在厂中不绝于耳。

在个别厂房外,一根圆柱形的东西被篷布遮盖,放置在木质的缓冲底座上。

等到这样的东西积累到十个之后,就会统一的由火车拉向沿海。

当然,这圆柱形的东西自然不是木头。

而是岸舰导弹。

一发便能击沉一艘排水量三千吨以内的舰船。

612厂也不是什么原木加工厂。

而是中科院第三机械部航空工业院空空导弹研究所。

旁边一百米的613厂,则是航空光电设备研究所。

第三机械部关于岸舰导弹的的所有数据最终都会汇总在612厂和613厂,最终在这里完成制造和组装,最后运往各地。

当然,此时这里还有另外的一个任务。

五大机工部,共计近两百名人才,将会在这里进行为期五个月的思维训练。

目的,是为华夏军工领域培养出两百名足以主导团级及以上权限的军工研究所以及军工工业项目。

五月十五日。

叶知寒同各个机工部汇聚而来的青年工程师进行见面。

五月二十日。

一份军研课表张贴在026厂房门前。

026厂房便成了五院授课的教室。

五月二十一日,课程正式开始。

复杂且前沿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在五个月的时间进行传授,即便他填鸭式的灌进去,也没有太大的效果。

因此他只是将军用物理概论进行了讲解,其余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传授军研思想。

华夏的物理水平会随着时间不断提升,但培养前瞻的思维,比拔高理论水平要更加有用。

五个月的时间,共计三门课。

《军用物理概论》《军研前瞻思维》《军研基本思路》

所有的教材都是由叶知寒前一天进行编撰,次日进行印刷下发。

然后由他进行讲解。

周一到周五是理论课程,周六和周日,就在612厂进行军工研发的尝试。

而最后的课程设计,则是每人完成一个武器射击。

只有完成课程设计,并且通过叶知寒的严格评判之后,能够得到叶知寒亲自发放的北极星功勋章。

而北极星功勋章的具体作用,写在五院尚未公开的内部章程中,至今尚无人知晓。

……

洛阳位处天下之中,四季分明。

六月末,气温就高了许多。

入暑之后,叶知寒和陆婉的信件交流就频繁了许多。

而那个被叶知寒视作没有意义的公式,也被陆婉一遍遍的提醒下,重新捡了起来。

只是他一边写信告诉陆婉自己一定会去好好研究。

一边受限于精力不足,只有在写信的时候会看上两眼,写完信后就抛到脑后去了。

陆婉似乎也没有追问他答案,只是提醒。

提醒他不要停止思考。

……

随着夏天的流逝。

洛河边上开始吹起了凉风。

叶知寒养成了一个习惯,在每天上完课后,在傍晚的时候坐到洛河旁边,翻看着陆婉寄过来的信件。

已经有将近三十多封了。

从刚开始的半月一封,到六月的一周一封。

再到现在三天一封。

内容很简短,但却百看不厌。

五院的学生时常能看到叶院长一个人坐在河边看信的背影。

有时候看着看着突然傻笑,

有时候就惬意的枕着手臂躺了下去,

有时候则沉默不言,盯着洛河发呆。

没有人知道叶院长在想什么,但大致猜到了是什么原因,

多半是心里装了人了。

……

进入八月。

课程基本结束。

叶知寒计划中要讲授的内容,已经基本结束。

空余出来的时间,就为同学们讲述一些前沿物理。

虽然教会很难,但至少能让他们在心里留下来一个印象,倘若往后开始研究,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而这些前沿理论中,聚变反应和天体物理是重中之重。

但因为水平的局限,这些称得上有天赋的学生,在锻炼思维方式的时候一点就通,

但在接触理论知识的时候,又变的非常吃力。

一周的课程下来,能够全程跟上他的思路的学生寥寥无几。

再加上课程设计的任务临近,所以坚持上课的仅剩下五个人。

而叶知寒也特意拿出先前在去往武汉的火车上写下的名单,与此时仍旧坚持上课的学生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名单上的人,与现在仍能对的上号的,也就只剩下了一个人。

正好是那个在火车上半路出家,坚定要去研制氢弹的学生——于敏。

……

进入九月。

所有课程彻底结束,叶知寒也不再额外上课了。

在所有同学的眼里,他似乎一夜之间变得心思沉重了很多。

而同样在这个初秋时节,

一个巨大的变故,自沙苏为源头扩散而出。

顷刻间,震惊了全世界。

红星在此刻黯淡半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