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两人意见统一。

豪威尔心中便更加增添了几分底气。

尝过一战二战甜头的丑国坚信,在这个世界,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战争解决。

两百亿美元很可怕。

但如果华夏随着两百亿美元一同毁于战火,那对丑国而言就是双喜临门。

很快。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危机会议召开。

为了获得国际上更多支持,除了北约成员国之外,其他受美元资助的小国也一并参会。

当豪威尔站在台上大言不惭的疾呼:“华夏的游资对西方粮食市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是一件非常恶劣的经济入侵行为”的时候,全场群演都是一脸懵逼。

心里琢磨着,前两天剧本不是让我们抬高粮价吗?怎么今天剧本就变成了华夏阴谋?

不过作为常年的演员,北约成员国也非常丝滑的入戏,立马转变好了身份,从施害者变成了受害者,开始谴责。

当然,他们知道自己无耻,也知道华夏无辜。

可他们只能这么做。

这场粮食战争。

在一开始丑国表演的时候,西欧国家只是看个热闹。

可当丑国玩砸了之后,西欧国家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因为他们这时候才意识到,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缘故,自己早已经和丑国绑在了一条船上。

美元一旦崩盘,毁灭的不止是丑国,还有他们。

所以他们不得不跟着栽赃陷害,将刀锋朝向华夏。

……

深夜。

故宫。

戴高乐将会议向子任同志进行了传达。

只是传达。

没有任何建议。

因为,他知道,美元货币危机,触碰的是丑国的逆鳞,不可调和。

所以他无计可施。

在挂电话之前,戴高乐如此说道:“这是共同第三极计划开展以来,对华夏的重大考验,如果华夏能够在这场考验中继续站立,那么我相信,华夏将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戴高乐的语气中有些悲观和惋惜。

因为在危机会议上,他听出来了丑国的丧心病狂。

这一次不同百济危机和中南危机,这一次将是两国的拿着底牌针锋相对。

“你们或许可以继续求助于沙苏,但我认为,希望不大,祝你好运,也祝华夏好运。”

和戴高乐的通话结束。

子任同志坐在窗前,看着天上那轮残月,思索了一夜。

次日天明,一辆车迎着朝阳进入了五院,将叶知寒带来了故宫。

泰山压顶一般的危机,和丧心病狂的战意。

让子任同志放弃了一切用政治手段去解决的可能。

他需要推演。

而迎面而来的战争,将是一场足以划时代的类现代战争。

他没有告诉叶知寒即将到来的危机,只是问他如果丑国不遗余力的对华夏动武,一五计划所构建的军工防御,是否依旧稳靠。

叶知寒思索了片刻,保守的说道:“基本可以不受波及,或者受到极小的波及。”

岸舰导弹部署的总量,不及丑国的舰船总量。

倘若丑国动用国家武库对华夏动武,那依旧是难以招架的。

更不必说密密麻麻的飞机铺天盖地而来,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丑国总体的军事力量,是超过了华夏的防御力量。

但他也相信,丑国不会这般孤注一掷。

因为哪怕丑国将华夏放在第一敌对位置,依旧有一个沙苏不可忽视,常备军事力量必然不会轻易动用。

假如只按照可投入战场的力量推算,现在华夏的导弹储备和防御储备,是能够招架的。

叶知寒接着道:

“海基雷达塔部署基本进入尾声,南海现在已经完成了全覆盖,和常规巡航雷达舰不同,相控阵雷达的部署,可以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这就保证了我们的防御范围从雷达舰覆盖面积,拓展到了整片海域,”

“在防御上更加得心应手。”

“更重要的是,如果近海作战,那就意味着丑国的临时军事基地也会部署在我们的导弹射程之内,”

“现在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尚在研制,但岸舰导弹可以通过改进,组建起覆盖第一岛链的近中程导弹还是没有难度的。”

子任同志到:“防空方面呢?”

“防空建设,排在了雷达建设之后,雷达是眼睛,没有这个东西,防空就是个摆设,所以一五计划没有重点发展防空,而是让岸舰导弹兼任防空的任务。”

“如果敌机数量过多,用导弹,可是赔本生意。”

叶知寒道:“如果有大量的需求,我认为趁着沙苏对我们的态度转变,可以先购置一批ZSU-37自行防空高炮进行密集防空组阵。”

子任同志又道:“那还有一个问题非常棘手,丑国的空军机场倘若是移动的航母,怎么解决?”

现在的华夏导弹打击手段有两种,一是依赖雷达调整路径,而超出雷达探测范围,则只能通过固定目标进行弹道打击。

但航空母舰,则是一个不断移动的海上基地。

常规巡航雷达舰,倒是可以凭借源源不断的动力进入深海,但形单影只,一旦被发现,就绝无逃脱的可能。

所以怎么处理航母,就成了一件麻烦事。

叶知寒道:“其实有一个东西是航母、巡洋舰等大型舰船的天敌,但因为难度过大,所以我在二五计划中没有提到,我考虑的是等到导弹技术、雷达技术、核技术和材料技术都较为成熟之后再提上日程。”

“什么?”

“核潜艇。”

子任同志默默点头:“你认为我们是否能够研制出核潜艇?”

“很难,”叶知寒毫不掩饰道:“潜艇对造船业的要求更加前面,我们现在还在仿造阶段,差距太大。”

“那如果说华夏需要马上有核潜艇呢?”

叶知寒一怔:“那就去造,再难的问题,我相信都能解决。”

子任同志笑道:“这不是和你说的矛盾了?”

“我们这一路走来,所做的都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业,”

叶知寒道:“倘若国家的安危在核潜艇上,那我会不计一切代价,把它造出来。”

子任同志松了一口气,通宵的疲劳烟消云散:“既然酒菜都已经准备好了,那就等好戏开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