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自身看做一个点,那么每挪动一厘米,就是一段旅程。

我极少出门,在小时候喜欢在村子外到处跑,我家在平原地区,没山也没水,仅有一条人工河,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那里有摆渡人,乘着过往的人儿,看久了,就好奇对岸是什么样子,隔着河水,那边的风景似乎更胜一些。

稍大点,开始上学,有作业要做,有考试要准备,一步步走过来,不知道何时想过要放弃,却已经被洗脑,觉得不上学就是“坏孩子“。

小学离家很近,大概需要走二里地,也就是一千米左右,那时候喜欢跟着姐姐,即使经常被她欺负。那段路承载着大半个童年,很羡慕那些骑着自行车上学的人,像风一般自由,而我们离得近,所以基本都是步行,其实飞奔也是一样,可以感受到风,感受到自由,当然那时候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不用上课,不用担心考试,可以在家看电视。

初中的时候,我拥有了一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每天骑车上学,顺着柏油马路,大概十多分钟到学校,同时坐的板凳也变得高了,学的东西也更加没用了。不过久而久之,自行车时常会出些毛病,那段路也就不那么好走了。更加艰难的是升学考试,其实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那算是挺大一个坎(当然是属于那个年代),跨过去,你可能会有美好的明天,跨不过去,有可能你和你的父辈一样需要通过苦力来支撑你的未来。

好容易撑到了高中,住到了学校的宿舍,说实话,那时学校宿舍比我家的环境要好很多,只是有些住不惯。高中的日子,其实也充满了欢乐,像是每年都会有的建校纪念日,运动会,还有一群单纯的男生女生。

来到大学,生活变得轻松,拿着父母的钱,都感觉有些惭愧,会有人讲大学是一个平台,大学是学生到社会人的过度阶段,学习却没有几个人专门强调,似乎他跟不重要。

迈出校园大门,成为一家公司的职员,都是前辈,态度必须要谦卑,行事要谨慎,少说多做,默默无闻。

一路下来,伴随你的是成长了的身体,是父母老去的容颜,是社会的进步发展,是慢慢归于平淡。

接下来的路还要继续,一段段旅途的风景,你是否闲下来看过几眼。

他们会随风归去,不留一点痕迹,消失在岁月中,无情亦有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