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映风头也不回,没去看公主凤辇边骑着胭脂马的窈窕女官人影,也不管大潘氏是怎么盘算,只道:“随她。”

丁诚就等着这句话,向队伍里的弟弟丁良打了个手式,丁良一看就笑了转头向陈强挤眼:“大人说不用理潘女官。”说罢,伸手就抢他腰间的金包银玎铛三事:“我赌赢了。这东西是我的了——!”

“可恶!”赌输了的天武官陈强被丁良抢了金包银三事做赌注,气得不行。他黑脸黑须,性子和丁良一样爱闹,丧着气没奈何嘀咕道:

“这大潘以前不就是公主要陪嫁过去的?这几日她天天来找大人说话,这不就是郎情妾意……?”

怎么就赌输了呢?在马背上,他转头看着齐安,他和齐安昨晚一起送郑归音回去,齐安却是极沉默谨慎的性情。压根不回话。陈武咕咕叽叽道:“你也看到了吧?昨天那郑娘子……看着就像是大人看上的。我就觉得大人肯定要纳妾的。多一个少一个不都是纳妾?大潘内人那可是宫中女官里数一数二的美人……”

在宫里你居然还敢这样不用脑子。齐安暗忖着。他脸型枯瘦,神色冷淡,瞟了陈强和丁良一眼后压根懒得出声。他比陈强心思多知道按礼公主没理由给驸马纳妾,难不是公主真的生了女病?

丁良继续盯着大潘氏,听着陈强这样问连忙低声道:“少胡说,郑娘子是选女!早和你说了他现在……反正大人眼下没兴致纳妾。

别说什么宫里第一第二的美人了。女官算什么?最美的那是咱们府里的大姐儿傅娘娘!你不信还要和我赌!再说了,大潘娘子要想嫁给咱们公子,早两年就不会去太后宫里了。留在公主的清凤阁不好?”

笑语声声,御马队里不时还传来有太上皇叫内侍去御园外传泛索吃食的吩咐声。柳荫下胭脂马,紫苏鞍,马背上的大潘氏在犹豫。公主想让她做藤妾的心思她自然明白。但傅映风的心思……

她琢磨着下了马,扶着公主上了月瑶楼,国戚亲贵们如昨天一样在三楼殿上,百官们在二楼安坐。教坊司和外面瓦子里的戏班子陆续上来。她安静站在公主的身后,偶尔瞥眼寻着楼道外巡查的傅映风,好不容易看到他的身影,她却黯然低头。

她这几天和他说过两回话,但他半点让她随藤陪嫁的暗示都没有。

嘉国长公主身为主人,陪着太上皇和太后看戏,无暇他顾,大潘氏更是诸事繁乱。三层楼殿齐齐备了席,公主在三楼为太上皇与太后陪宴。教坊司乐声一起,二楼随宴的百官随乐声而动,由宰相领头开始第一巡举酒贺寿。

见百官要换大仪服,太上皇昨日累了就不下去了。官家换了衣服,龙驾移到了二楼举盏,百官恭贺万岁。楼上楼下,各席皆是珍塍美味,玉盘金盏。

侍宴官这回点的是稳重的老宗亲,一看就和嬉笑的范小学士不是一路人。贺寿已毕官家起身,众官恭送,官家到了起立间脱去外面的大礼服摘了大冠,回来坐下,示意众臣们都可以放松自在一些。

张相公起身请旨,他笑着提笔写了以“春柳之寿”为题,百官作诗作词,与官家相和者就有上百位,在座都是有资格进朝会议政的朝参官。他们大半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妙词佳句频出。

“这几首上佳之作送上去罢,请太上皇御览。”

三楼一旦看中,太上皇立时就命教坊乐人谱了曲,弹唱了起来,曲乐声中上下同笑。两宫赏赐无数。除御宴,楼外还专备了二十名内侍们随时听旨。他们坐小船来往于御园与西湖岸边,为太上皇与百官买取泛索外食,呈送驾前。

大潘氏生在国戚家,这样的大宴不是第一回看到,她没找到机会和二楼的傅映风说话,回身上楼静静侍立在公主身后,仔细观察。殿中苏庶女弹罢一曲《春柳——水龙吟》,赏赐丰厚,秀王世孙起身说起泉州城中苏、郑两家才名不薄,太上皇问一句郑才女,知道是昨天的逗乐娘子。

一殿大笑声中,三皇子挑唆着,张修媛和程美人也说笑附合,吴太后打发了小内侍去召郑氏女来宫中伴驾。

小内侍领旨得干脆,但哪里又知道郑氏女落脚在何处?好在他办老了差事,出殿就向天武郎官陈强、齐安打听。这时傅映风也上楼来了。

陈强的机灵劲这时就用得上了:“大人——这位公公问起选女。”他当然不用说是郑先女,但大人会不知道?

大潘氏窥得傅映风在楼栏边,他一听皱眉:“太后要接郑选女?什么事?”

“张娘娘和程娘娘都说郑选女说话有趣,看着她比看戏还有意思。想让太上皇和太后散散心呢。”

“……”看吧,果然就是得罪了人吧?宫里的娘娘早就看你们家不顺眼了。他笑着:“听说这人是挺有趣。”

陈武一听就和齐安暗暗挤眼,这是大人也想叫她进宫里来见一见的意思,在宫里是全没有说话的机会不是?齐安没理会,拱手道:“大人。郑家的帐子在六桥上,恐怕不好找。”

陈武诧异看他,暗忖着郑家帐子就在张宰相府的旁边,怎么难找了?

远望湖面,六桥上早被富室官宦家的帐子占满了,五颜六色绸绵飞扬,密密麻麻哪里看得清。如果只是找一户六品官或是商家的帐子确实是难了。太后殿上的小宦官欲言又止,没敢在傅驸马跟前要一位天武都头领路去,只陪笑拱手:“多谢大人,多谢两位都头。”

这时不用齐安提醒,陈武就明白了这小宦官腼腆。傅九也突然问着,“平常少见到公公。”

“是。小的是黄门院子里刚刚调到太后殿上的来的。就是上个月。大人看着小的脸生。”小宦官连忙点头,陈武齐安互换了一个眼色,历来在宫中差新人办些麻烦事是不少见,但在宫外却不应该。这样的新人不应该跟着出宫,否则失了宫中体面要连累上头的老押班。

如果非要他出宫办差,至少有五六成是防着出事先塞个替死鬼才如此。齐安看看傅大人。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