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透过窗纱,凝视窗外这位宫妃的身影,似乎就能从她笔直的身姿里窥查她内心的隐忧:凭空还能生事,更何况还有诗有扇?

也许,正因为娘娘心里曾经有过郑锦文才会生了忌讳……

这位宫妃仍是不得不防郑家。

“谁又没有少年时踏花赏蝶的时光?”郑归音站在房中轻声说着,知道这话也只有张修媛和她那位随身女官能听到,“娘娘何需自苦?想想我哥哥的那西湖边的藏雪院子,娘娘想必听说过。里面已经被我清理一空。既然如此,娘娘何必非让我哥哥和夏家联姻?”

“诸位太国舅和国舅府中。唯我母家的夏皇后最不得爱宠,但也唯夏国舅最得官家之心。想必你也知道。让郑家与夏家联姻是本宫诚意在此,郑家却以为此事不妥?”张修媛的声音透窗而来,剔透如碎冰,“我让郑家与我的母家联姻,难道郑大公子竟然不愿意?莫不成他送郑娘子这番进宫,是要与本宫在宫中一争圣宠?”

“……”这话直接说就是,你进宫是要和我抢老公,还是帮我当皇后?帮我做皇后就得两家联姻才信得过。

“你以为本宫会相信郑大人的话?他请家嫂传说说你参选是为了洗清在泉州的谣言?想在女官嘴里得一个上上等的评语后再使钱称病体面退选?”张娘娘隔着窗纸,一双冰眸盯着她,她还能看到娘娘模糊的微笑,“就算郑锦文想为你安排一门婚事以后保全你,本宫也不会让你嫁给我三弟。徒增笑柄。”

等得外面人影一空,陈强、齐武回来站门,郑归音终于放松下坐在房中,她疲倦叹息道:

“……太精明了些。”

张修媛太难对付了。难怪没看上她家痴情大公子。

挽迟把扇收在袖子里,追在张修媛身边,她心里着急有话要说却不敢多言,只暗忖着娘娘不是赞过郑锦文的这计谋:

“不是本宫算计郑家,而是将来或是本宫与淑妃相争,父亲大人又被弹劾。大哥在京城里与本宫同进退是嫡长子应该的。而三弟……他素来只好玩耍,远在四川仕途无望是好事,若是有一个嫁妆丰厚又能打算家计的妻室为伴,平安渡日便足够。父亲和我们兄妹也不会担心他了。”

娘娘不是很中意这门亲事?

一直快走回到了正殿要去拜见太后了,见得张娘娘停步伸出一手,她才敢转身从宫女手上抽了一柄寻常团扇子奉给娘娘,借机开了口悄声:

“娘娘,要怎么回禀太后?”

“……回禀什么?”张修媛脸色木然,脚步沉重,“燕国公夫人做的那些事谁不知道?但太后是绝不会动她的。郑家女招的那些事有什么事?除非燕国公夫人被拿下了。”

挽迟同样暗叹觉得这事办不了。张娘娘摇头:‘我去见太后,只能为她求情了。否则大兄和嫂子问起我也不好回话。”

然而御园里早就暗流涌动。燕国公夫人的轿辇从西北角门出了玉津御园,家将们护轿还没走出角门就被三衙禁军拦住了:

“禁军搜拿贼人!”

“大胆——”国公府的家将们色变喝叱,“你们干什么?不知道是谁家的轿子吗?”

赵若愚负手站在了楼阁中,清俊的面容上微微带笑,他眺望西北门前的变乱。

三衙禁军拦轿的情形落在了他的眼中,他再一转眸,就看到了对面偏殿长廊下也站着一个人影,仿似和他一样在看着这一幕。他认得那是郑锦文。

郑锦文抬头,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一切顺利,赵若愚笑着转身下楼,他在楼梯口拐角看到御园正殿。殿廊上有宫女们簇拥着一位绝色宫妃,正迤逦走着。他心中一动,随驾的宫妃只有两位,眼前这位娘娘不是程美人那必是张修媛了。

“……”他见得如此清艳风姿的美人也不禁多看两眼。张修媛不知道御园西北门的变故,也不知道赵若愚的眼光落在她的身上,她的心还是沉的。

赵若愚一转头,郑锦文正立在他身后,同样凝视着张修媛的背影,缓缓道:

“张娘娘……她母家夏国舅府上和燕国公夫人关系不浅。”

这话倒把赵若愚吓了一跳:“什么?澄堂兄——”既然如此,你居然还说张娘娘一定会照顾郑娘子?郑锦文反倒笑了:

“不用担心。如今夏皇后不在了。一切就不用提。反倒是那位燕国公夫人——她的靠山多着呢。她是太后的功臣。多年前太上皇在位,太后还仅是四妃之一,朝中议立皇后时是燕国公夫人在韦太皇太后面前为她进过言。助她做了皇后。现在太后必是要保这位国公夫人的。”

他看着赵若愚:“你想好了。要对付平城郡王就得先除掉这位燕国公夫人。我已经把八宝印放进她的轿中,只要你放手而为,必可马上说动二皇子查抄燕国公府。”

“澄堂兄是以为我会半路退缩?”

“……你能和二皇子交好,其实已经不用再担心平城郡王了。”郑大公子无奈叹息,把方才去和二妹相见商量的结果低语说出,“我们家二姑娘的意思是——”

“哥哥。”郑归音方才在被关押的玲珑阁里,一边饿急了假充斯文但还是有点快地地扒饭一边用油嘴悄悄说,“只要拿下了燕国公夫人,不仅是二皇子,多的是公侯外戚、宰相参政们拍手叫好,蜂拥而上落井下石,非要置她于死地不可。便是官家心里也是大喜!免她被关押后的事就不用我们管了。咱们家是不掺合这些立后立太子的事。”

“倒也是,官家不喜她以前推荐给太后的夏皇后,必定不想让她再插手立中宫的事……”郑大公子沉吟着,“还有几位皇子们……”

“没错。将心比心,先郭皇后生的三位嫡皇子谁会愿意又有一位新皇后?”她想了想,“不过大皇子也许不在乎?”

“岂有此理?你以为他不想争东宫位?就是官家不中意他罢了。我听说是因为皇子妃,官家不喜欢大儿媳妇,要让大皇子休妻再娶……”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