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乎乎的老二(下)

“老二她是女孩子家家,我知道锦文他嫌弃老二傻乎乎不肯娶她,但老二越是傻越应该照顾着,他怎么就不管了——?他这样做哥哥,将来我一噔脚去了,老二老三能靠他什么?一大家子上上下下几百口能靠他?”

“…”赵若愚没什么话。

厅上角落燃着五穴青铜香炉,熏着柏叶、桃皮、零陵香等五味香料,渐渐地袅出碧青香雾。郑老爷深吸一口微闭了双眼,他亦劝道:“伯父心平气和,于身体才有益。”

泉州地处岭南,湿毒浸人。便是郑老爷这样的军伍之人也愿意熏几味合香养性养身,更知道多味香料制成合香的好处。他起身,请了郑老爷的脉香,明白他在牢里积累的伤病还未彻底痊愈,毕竟是有年纪了。

也就是他年轻时打熬得多,若是换了个身子骨普通的人,恐怕就出不了牢了。

郑大龙很是相信他的医术,还念叨着:“就是读书人好。老大请师傅的时候,我也在窗外偷听了几回讲课。懂这些道理的——”

赵若愚微笑,静静地听着,果然郑老爷的兴致就更好,自家三个混世魔王也就是老二偶尔还愿意静静陪着他,大郎和三郎是完全不用指望了,郑老爷看着斯文贴心的赵才子,越来越喜欢,“我听那老举人讲课说,有什么古训是不通医者不可言孝,若愚,是有这话吗?”

“伯父。确实有此说。是魏晋之时世家读书人的习惯。不通医者不可言孝,凡儒生都要学些许医术,以防父母身体有恙一筹莫展,无能尽孝。”他收手,耐心解释,“便是家中有钱请了大夫也不知道医术高低。或是用错了药也未可知。还是自己学一些以备用。”

“就是这个理。读书人用心孝顺父母,怎么能不学点开方子看脉的本事?那你说——我们家老大就天天忙着弄钱,不知道在家里歇歇?钱多了不好——”

郑老爷上一回抄家的教训得了后,就觉得穷日子也有穷日子的好,钱财散了只当是消灾求福,事事就看淡了,赵公子一听就知道郑锦文、郑归音两兄妹可不是父亲这想法,三郎就更不用说,这三兄妹是觉得钱是自己拿命赚的凭什么拱手让人,谁敢再来抄家就提前下手弄死仇家。

多亏三兄妹都是商人的精明算计,继续做贼去造反太难太不划算,争宠妃太碰运气全家都不指望老二有这个羞花闭月的能耐,想来想去一合计还是老老实实争开海最划算

“我老了花不了多少。家里的钱还不够他们三兄妹使的——?老二又软和。被他打小骂惯了,都不知道顶嘴。他不帮着找个知根知底的好人家怎么敢把她嫁出去?”

“…”这真的是郑二娘子吗?她和郑锦文从明州到京城,不是天天在他眼前吵架天天顶嘴吗?果然就是因为许文修的事她彻底翻脸了?赵公子在泉州里照顾过郑老爷,以往就习惯在郑老爷眼里郑二娘子就是傻乎乎的,需要赶紧成亲找个厚道夫君照顾着,最好是郑锦文娶了她在家里照顾着绝不会被欺负。

郑锦文不愿意,觉得老二又蠢又土完全没办法娶,郑老爷就看中了他赵若愚。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在当年的荔枝树下没认出机灵狡黠的郑娘子。实在是他以为傻乎乎才是郑家二姑娘。

他来一趟,可不是要连累郑锦文,等了这机会,再三说:“伯父,此事与郑兄无关。实在是晚生无心婚姻之事,不仅是三年,怕是五年十年等等也不妨事。”

郑老爷更不愿意了,一叠声打发人去催郑锦文,要把大儿子叫过来骂,赵若愚连忙拦着只能说自己前程不定,郑老爷哪里在意,只劝他道:“厚道!一定要厚道。若愚!我们家结亲只要厚道对她好。你不要说什么前程。我们家不在乎这事。若愚——”

郑老爷摆摆手,让他不用再提功名的事,

“你的人品厚道,这就好。你们读书人就应该天天写字谈诗,我给她备着嫁妆。饿不着你们!”又招了邓管事过来,叮嘱他亲自去,埋怨着:“老二她太傻,当初才被许文修骗了!锦文他也不管她!?他闹着进京城来游学做什么门客又做什么官,我以为他长进了,怎么现在连老二的亲事也理不清?”

“…也不能怪郑兄。”

赵公子无奈至极只能全推到了平宁侯府,低语和郑老爷商量着,“也不能怪大公子,,这事还涉到了平宁侯府的卢四夫人。二娘子有一门亲事和淑妃娘娘有关,本来是侯府里为郑娘子提的——郑兄也不好多言。”

他这里说这些,邓管事听着有蹊跷,转头进城的时候就一五一十传给了郑归音。

++++++++++++

“赵公子自己不愿意成亲?三年不妨事,五年十年也不妨事?”

郑二娘子一听,在窗前呆坐了半晌后反倒点头了。

“没事吧?”郑大公子小心问着。不会又伤心得要死要活?

“哪能有什么事呢。”她把手中的书卷放下,向走进来和她商量的郑锦文笑着,“这听着才像是真话。我往日就奇怪,他怎么就那么干脆说等我三年不妨事。”

“不是为了讨好你,方便以后你点头让他纳汪云奴为妾?”郑锦文诧异。

“…不是。”她无奈。早就隐约猜到赵若愚愿意等她,既不为汪云奴,也不是为了她非要进宫,“左不过是赵若愚有心事,不愿意成亲罢了,你想想,他这样的出身早有功名,又和哥哥你一般年纪。乡试后就应该成亲了。怎么拖了这些些?岂不是早有问题?”

“我不也没成亲?”

郑锦文负手站在她的桌前,另一手取了她的书倒过来一看。

蓝布封面同是她亲手新糊上,又是不知哪里买来的残卷地方志士人笔记。这是抄家时她从苏家藏书楼里被关了半年出来后的毛病,喜欢把这些不出名的地方志残卷、士人记载平生见闻的笔记当成瓦子戏文一样看热闹。

他顺手丢下不以为然瞟她:“你这是嫌弃我不成亲有问题?”

“…”你看中人家英雪殿上的张昭仪,能和赵若愚一样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