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逊确实和夏国舅老夫人想的不一样。他看中这门亲事。看中郑锦文。

“郑锦文的容貌和才干,我替你看清楚了,全京城里没几个比得上。你断没有不喜欢的。只一点,就是出身商家,家里规矩恐怕不成个体统。”

难怪母亲不喜欢。夏娘子心想,尤其这郑锦文年纪大了还没有亲事,总有些原因。若是人物真的好,没嫁娶的原因就应该是出身差了。

夏迎仙心里有了底,握着手里的针钱圆棚子,纤指把针插进了绣面里,静静听着兄弟说这门亲事,说着张娘娘为他看中的夫君。

“娘娘把这亲事和我一提。我便去问了傅九,他冷眼看着郑锦文的意思是。郑家钱财有了,官位他自己去争。并不用高攀妻家。但他心里有数,他们家根基太浅,弟弟妹妹的亲事都看着他的亲事。他是要强,郑家非得和平宁侯府比个高低——”

听到这里,夏迎仙便想起了家里几个出嫁姐妹们回来说的闲话儿,把棚子放在了绣篓子里,忍冬看看娘子这动作,心里微动连忙便把手里的彩线也圈成了一团放进篓子,把绣棚篓子都收拾起来。夏逊看着这丫头开了架子上零食匣子,备了两盘子下茶点心端了过来。

忍冬把两碟子新鲜细点心放在他的果子热茶边,他不由也含笑看着妹子。她羞涩一笑,果然就用心问着兄弟:“我也听说了,郑家的二娘是养女,她是平宁侯府修国夫人在北边生的小女儿?她不肯回侯府——?”

“正是这样。郑锦文心气高,这不用傅九说我是看出来了。傅九说郑澄堂不想让侯府说郑家,说郑家养了程家的女儿养坏了。如今郑家里是这养女在管家。待她必是好的。”

夏迎仙听着,知道这郑锦文的表字就是澄堂,不禁一笑。

内堂里,夏国舅年纪老已,也在和老妻商量这亲事:

“你想想,养女在管家事。又不肯回侯府。这必定是郑家待她不错。这就是厚道人家了——和你一样厚道不是?”夏国舅一半哄着老婆,拍着老妻的马屁,一半却是真心如此以为。

夏国舅老夫人听得意动,仍是摇头:“我自己亲生的女儿,四娘和五娘,她们个个嫁的是书香门第。怎么轮到小六,我就给她看个商家子?因为她不是我亲生的?是你弟妇托给我照看的,你也不怕你兄弟写信来问——”

夏国舅一怔,哑然笑了。

夏迎仙早明白母亲不肯答应的原因,她历来是佩服母亲有见识,但听得夏逊这样一说,她本来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思平静下来,突然又明白,母亲也许是一心为她着想就担心太多。

她手指抚着茶盏的细边,感觉到微小的坑坑洼洼,这是极上等的官窑瓷器是父亲给她们姐妹兄弟六人一人一套,并无区别。她歪头笑着:“这人,听着是要脸面的人。想来不会太算计亲家。真的是商家,聘礼多少——?”

夏逊听得大笑了起来,兄妹俩不过是玩笑,但夏逊说了一回郑家的事。夏迎仙一听家资巨富倒迟疑起来。商家积敛往往少不了巧取豪夺。贱买贵买,就不是真正厚道人家了。

夏逊倒是大半从傅九嘴里打听来的。他虽然知道赵若愚和郑家来往的多,可惜他和赵若愚没什么交情。

“今年的榜眼公?”果然,夏迎仙一听赵若愚和郑家交往,顿时另眼相看,连忍冬也竖起耳朵仔细听,夏逊暗暗想赵若愚难怪不被人待见,京城里的娘子们人人都在打听他。连他家的姐妹们都是。便是他也要吃醋了。

“我和赵榜眼没什么来往,就查了查了他家在婴戏巷的家宅。听说他用的仆人是郑家的推荐来的家仆子弟,我一算,郑家的伙计太多。恐怕要个掌家的娘子好好教导……郑锦文这么久没成亲,恐怕不仅是出身。他应该是诚心要娶个好妻室的。但一直没看到合意的——”

这话听着也有几分理。

+++++++++++++++++

夏迎仙看到郑锦文走到岸边,忍冬站起来要拦,但因为衣裳全湿,丫头春裳单薄曲线毕露,忍冬就算是涨红脸豁出去的表情,但那护主的气势就立不起来了。

他笑着止步,在岸边拱手一礼:“在下姓郑,这周围的人家都去看陛下进香。要去找几个大娘来救娘子,恐怕是不行了。”

这阵子,郑二娘子本还寻思着,要替兄长相看相看夏娘子,和她在娘娘面前多说说话。她盼着这娘子越出众越美貌才好。否则郑锦文是看不上的。

她没料到,他和夏迎仙今日已经见过了。

+++++++++++

河道中。

夏迎仙早知道附近人户必定是空无一人的。她才让老孙跑去灵山寺求救。她惊讶打量着眼前的俊秀公子,不自禁反问:“姓郑?”

夏逊含蓄地说过郑家大公子容貌不错,她本来还以为就是端正之相,如今看来竟然是极出众的俊郎公子?他高大颀长,玉面朱唇,身上青绸六品官的官服她是能认出来的。京官六品姓郑的年轻公子有几个?她谨慎着:“不知是否水仙巷郑家?”

“正是。”他含笑而答,觉得以后可以甘心为张淑真卖命了。这位张娘娘说这一门亲事不是光为了方便她在郑家插一个自己人。

忍冬瞪大眼睛,这就是夏逊公子给娘子看中的女婿?是以后要娶六娘子做掌家娘子的郑锦文?几天前她从夏逊公子嘴里就听说这位郑大公子了……

++++++++++++++++++++++

几天前。夏府。

“郑家老家仆太多,子弟们都得家主亲自教。他哪里有这个功夫。如今是二娘子在干这事,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夏迎仙在自己房中,就听明白了兄弟的意思,也懂了郑家大公子对妻室挑剔的原因。他非得娶个世家女立起家风规矩,教导贼人出身的老伙计家人。他娶的妻室不仅出身要好,还得被家中教养得稳重聪明,教导着一家了几百口的人。恐怕一进门就要掌家。

“娘娘家里的大嫂子,汤夫人,那也是好教养。但也是学了好几年才真正掌了家事。郑锦文在相府里看过了,知道世家女也是不好娶的。”

夏逊再精明,也没料到郑锦文的标准其实是张昭仪。书香门第宰相之女,才华出众,容貌绝美。尤其这位娘娘掌起宫务来雷厉风行。不合这个标准的连郑归音都叫郑大公子根本看不上眼。

除了张昭仪之外,别的女人还是女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