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月色下。

宫城清风阁。

长公主端着茶汤,坐在窗畔,望着月光,亦是想着在三天前在灵山寺里见赵慧儿的事。

“只有把她收到宫里来,本宫才放心她不会在外面乱说。”她沉思着。又侧头,看着帘外站着的大潘和小潘,两女不知道在私语什么?大潘一心为她着想,她岂不知道?

但她这不育症因为吃五石茶而起,恐怕治不好了。拖一天是一天罢……

长公主只是没料到,这件秘事被范夫人早就发现了。

她倚窗闭眼,仿佛又回到了三天前,在灵山寺的智济方丈室,她看着赵慧儿被女官引来,在她面前低头施礼。

这宗女赵慧儿打开了一只飞来峰的茶盒子,素手将其中的茶包轻揭。茶包里不是茶叶,却是一包药渣。这是煎药后留出来的乌黑药渣。

长公主熟悉这药气,转眼就认出来了。

这是她在清风阁为了戒除五石茶,私下叫小潘开方子熬药吃,已经吃了一阵子。这包应该是余下的药渣。

“你好大的胆子——!”

她厉声喝着。

赵慧儿不出声,也不害怕,把她带来的证物一一放在了公主手边的榻床几案上。又退回三步。长公主忍怒,微抬了手示意。一室轻轻的悉索声中,女官们都退到了室外。

到这时,赵慧儿才真正抬头,与长公主对视。

“殿下吃的的药方我看过了。”

“……”

“殿下这半年停了例假,其实是这方子开得不对。以后不服这药就不会如此。”她把范夫人对她说的话向公主复述了一遍,果然看得长公主动容。

长公主也明白,例假不来。是因为自己吃药吃乱了。但不吃药就戒不了五石茶。偏偏今日大潘听说了玉郎不能人道,吓得苦劝她不能再吃五石茶了。

她根本无法选择。

++++++++++++++++

宫城。

清风阁窗外的草虫叽叽。

灵山寺里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倚窗的长公主惊醒过来。一时间不辩身在何处。四顾一看。宫珠帘外有宫人,她认得是小潘和大潘。她们还在窃窃私语,不时听得到大潘对庶妹的训斥声。长公主知道大潘察觉到了内情,已经害怕了。

这事万一被查出来,五石茶是潘玉郎送进宫的,开的药方子是小潘写的。她的病全是潘国公府引来的。太上皇和太后要是知道了内情,潘国公府就完了。

赵慧儿同样知道,所以有恃无恐地来了灵山寺求见?

长公主凝视着月色,然而月儿避到了云后,不见终影。长公主又想,或者,赵慧儿说的这全是范夫人的意思?

长公主起了身,独自进来了内寝。

“来人,点一炉新得的佛香。”

“是。”

佛香是从灵山寺里得来的,大潘早就捧进了内殿,因为其中掺了些许极品乳香,宁神息气。长公主在大小潘的侍候下去了妆,换了寝衣卧在了床上。

大小潘不敢出声,轻手轻脚关了屏,一一灭了灯,想让长公主好好地睡一觉。而屏床内的长公主,梦里却因着这床脚佛香,仍旧梦到了灵山寺里的赵慧儿。

此女在灵山寺是何等的不敬。说的是什么话?

“殿下,你金枝玉叶自有佳婿可选,何必故意服药得了这不育症夺取小女的丈夫?还请在太祖太宗的份上放小女一条生路。”

赵慧儿其实不太知道内情,只转述着范夫人的意思。智济室中,嘉国长公主脸色微变,仍然笑道:“就这些?”

长公主眼前除了一包可以查出药材的药渣,短榻几案上还有赵慧儿带进寺来的三张药方子纸。公主拿起后只看了一眼就放下,一句话也没有问。这是小潘开的药方,被人抄去了。

赵慧儿不出声,冷眼看着长公主的神色,便知道,范夫人交给她的这三张方子都是真的:

第一张方子,写着的是小潘去年一年,奉公主之命进出德寿宫药房,取的药。

第二张方子,是吃药无效。换了第二张方子。是潘玉郎去年年底,乔装打扮独自去京城外瓦子里药店亲自捉药。后来这药就装在了送乳糖狮子泛索的食盒子,送到了清风阁。

第三张,则是是公主今年服药的药方子。

三个抄来的方子再加上茶包里的药渣。这四件证物足以证明公主的不育症是服错了药。

至于是不是故意服错药,全看怎么说。长公主当然不是拿自己的凤体闹着玩,但赵慧儿来看,当然是故意——!就是明知道傅映风订了亲,故意使出了这一招,全是因为长公主非傅映风不嫁!

“小女要说的就是这些。”赵慧儿从容禀告。

+++++++++++++

这一夜,睡不安稳心中不宁不止是长公主,也有赵慧儿。

她无法入睡,送走郑二娘子后,她同样坐在窗前,望着月色。

她还记得,入寺前,她如何在范夫人面前保证过的。

“夫人放心。我这就去长见公主。让公主绝了选傅大人为驸马的心思。”她当初被范夫人召去时并无畏色,收拾好种种证物,沉稳施礼,“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夫人于我有大恩。请静等我的消息就是。我会和公主说清。我与傅大人是父母之命。我不怕在公主面前争上一急。”

在她看来,范夫人看不中嘉国长公主简直是太应该。谁敢替儿子找个这样乱来的儿媳妇?但真正到了嘉国长公主面前,她又终于明白,她想得太容易了。

长公主也许不如范夫人,却不是不如她赵慧儿。

长公主殿下一语就揭穿了她赵慧儿的底细。

+++++++++++++

“本宫听说,你前些年并不是跟着叔父一起住在了明州城的宗亲坊里。而是住在了城郊四明山脚的村子里?”

长公主的视线扫过榻几案上的证物,根本不屑再作商量,她在清风阁里的枕匣子里也有密件,潘家兄妹同样也查过了赵慧儿,哪里把她放在眼里?

“本宫还听说,你被接到在叔父家中后一直是为仆?从来也不许称呼叔父。”

赵慧儿的旧事早就被长公主一一查出,她作为赵氏宗亲登上宗谱,是宗正司这几年重修战乱后灭失的宗谱。

“那时,你的叔父一家已经死了?”长公主安坐于佛斋静室中,珠冠宫裙,她挑眉微笑,“其实没人能证明你是宗女。”

长公主眼中闪过了寒光,眼前这赵慧儿根本不是宗女。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竟然还敢来要胁她!?

赵慧儿的心猛地一缩,如果不是青丝乌发上束着傅映风送的发带,怀中还有一份傅映风给她的文契书信,她也许就被击溃了。

“回公主的话,小女上宗谱时,叔父一家都是病重却还没有死。宗正司的大人们也是到过小女家里亲自问过的。这都在宗正司里有记档的。另外,公主,小女还有一物呈上。”

赵慧儿又取出一封文契捧在了公主面前。

此时她穿了一身灰衣居士服,披发麻鞋也是为太上皇颂经祈寿的居士打扮。灵隐寺的前殿里,到今日仍然聚满了捐善款的大居士们颂经。要一直念到七月十五解夏节。

而公主凤驾在后殿灵隐寺的方丈室,室名智济。此地在今日充作公主的歇殿,非是她如此打扮也难以靠近,更不要说进来拜见公主。

她禀告道:“殿下在查小女。想来也知道,最近小女在御街附近准备买几个铺子做个日常营生。所以小女去了几回飞来峰茶馆。那里生意极好。消息灵通——”

公主一言不发地听着。

飞来峰谁又不知道。她双眼扫过了茶包上的飞来峰三字。终于知道被自己误了。

燕国公夫人一倒,飞来峰落到了别人手上。是东宫身边的赵若愚?还是张昭仪身边的郑家?甚至是理国公身边的汪孺人?

不论是谁,德寿宫里的消息都已经和以前不一样。飞来峰现在不是被燕国公夫人控制着,外人就更容易买到各种消息了。

棋差一着!

嘉国长公主暗恨着,她应该抢先一步拿到这茶馆。竟然全没有注意!她和皇子们、宫妃们合谋对付了燕国公夫人,本是为了掩盖消息没料到反而走漏了消息。

赵慧儿上前把两份新文契放在了榻几案上,公主看到她微颤的手指尖,知道这文契至关重大便。她取在手中细看,一看就呆了。

赵慧儿退回三步,兴奋想开口时感觉到了咽喉发涩,她嗅到了方丈室角的香炉里烧的不是佛前檀香,而是平常不可能燃起的御制乳香,感觉到那辛涩迷朦的香气。乳香是祭祖祭天时赵姓皇室专用的香料,一向从外番运来由泉州官商把持。如今把控在了郑家手中。

想起郑家就想起傅映风,她勇气一升,自问这一趟绝不能光为郑二娘子嫁进傅府做嫁衣裳,也是为她自己的前程!

她振作精神,字字清晰地说着:“长公主,生意上的事也很古怪。人多口杂。叫小女知道了一些本来不知道的事——比如公主在查小女的宗籍。也知道了公主殿的司库经手在城郊太子陵新买了几个荒旧茶园子。”

茶园子自然是公主名下。司库的名义也正常,买下来备着以后出嫁给长公主做嫁妆的。

这些话是傅映风在范夫人不知道的时候,在明州城就曾经一字一句地教她说的。她还记得他教着她,见到长公主时怎么用眼神,如何用语气,在她撒娇倒在他怀中的时候,他也只能无奈的笑。那时,他是有一份真心喜欢她的吗?

傅映风,曾经视她为将来的妻室,或者至少也是爱妾吧?

为何又变了?

然而往事已逝。赵慧儿不在乎被他忘在了脑后,他是她中意的第一个男子没错,但他答应的县主封号还在就行。郑二娘子的男人运比她赵慧儿更差,难道还不活了?如今选女资格都没有了,她不照旧上蹿下跳,搅风搅雨为全家谋个前程?

她赵慧儿一个人就是一家子。全靠自己了!

“长公主,您把这园子给了潘家,叫她们种茶。但这茶叶小女听说是外蕃来的茶种。不同寻常。”

明受太子陵边的茶园子里,种的是五石茶。这是傅映风早就查出来的秘事。她直视着,看向了嘉国公长公主,听得嘉国长公主问:“你想要什么?”

她便知道,她赢了。

“小女只想入宫,侍奉于殿下身边,也望殿下作主为小女谋一个诰命。择一门好亲。”

这就是她的愿望,她的人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