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选女官的事,如此便定了。从殿中省走了公文下来。但这消息却仍然叫京城里有心人疑惑不明。因为这回主持选女官的是二皇子妃,是长公主与三位皇子府一并选女官。

“成了,公文上写的选女仅限于京城人氏!”郑大公子得到消息,快马回府,在家里跑着给二妹报信,“多亏了我!为了在灵山寺里给你买个居士牌子保安全,张夫人一提醒。我就把你的籍落在了京城水仙宅子里了!”

她正好用上。

“只选八人?”她仔细看了公文,笑了,“比我预料的名额还要多一半。”

她本以为最多是一府一人,只有四个名额。

“你再看看其他的条件!”到了晚上,郑大公子去和任俊吃酒吃到半夜回来,洗澡时闲着没事又把公文看了一遍,结果他大惊失色跳出澡桶拖着一头湿发,披着外衫打着赤脚让嫣浓把她叫醒,隔着碧色纱窗骂着她,“你看清没有,这条件你怕选不上!是要选各位皇孙、皇女身边的启蒙女官四位!写字女官两位。只有两个名额是长公主府和大皇子府里的皇妃的读经女官。”

“随便哪个都好。不是这样的条件我选上了也不能叫人高看我一眼。我怎么想法子去德寿宫?”她不耐烦地嚷着,表示他披头散皮在窗外像个鬼吓到她了,然后翻个身继续睡。

“……其实做皇子府的启蒙女官也好。”第二天郑大公子酒醒了,在饭桌上和她商量开始想入菲菲,“你以前不老是说张干娘就是在官家儿时干了这个美差?做了皇孙的启蒙师。熬过三十年就发达了——”

如此,张玉蛾才会是新安郡夫人。

那怕是出宫她只有县夫人诰命,皇帝陛下一旦捉到机会就要升她。以后谁能说不会继续升?

做启蒙女师真是一本万利的大生意。

郑锦文一边往嘴里扒饭,一面很是神望。

“眼下去谋这个?”她叫再送一盏酸辣醒酒汤来让他回回神,“哥哥,二皇子妃前天在府里打了宜春郡夫人十个嘴巴子你没听说?那还是太上皇送的人!所以二皇子府里一直没有选启蒙女师。”

恭王妃的厉害,是全京城有名。

她鄙视郑大公子不了解皇子府里的宫斗激烈到了何种地步,给她出锼主意,骂着他孤陋寡闻,道:“还有,我打听了大皇子妃贤良有名的。也是书香门第宋参政的女儿,但她在王府里管事绝不比二皇子妃软半分!她往年给大皇子选的书房近侍,听说没有一个女官。全是认字的内侍宦官。这还被太上皇和官家责备了。她照旧没改。如今也叫内侍在教皇孙呢!你觉得我这样青春美貌要去谋这个?”

这不是找死?

骂得他目瞪口呆后,她这时就拿了他手边的公文指指点点,道:“你看,年三十以上良家识字妇人优先择取。看明白了?人家皇子妃要的是年纪大的良家妇人!”

“……你觉得你选得上吗?你才十九还没出嫁。明年就二十了。再过三年你就二十四了。再嫁不出去转眼你就三十了。”

“……”真想掐死他。她忍着。他还在喋喋不休:

“我一直以为你够大了快嫁不出去了。所以才给你一直攒嫁妆。”他这时才发现未嫁美貌少女居然还处于劣势,昨天晚上太高兴又醉酒,居然也没有看全了这公文,他又指着:“喂喂喂——你看是年十四到年三十五之间。”

“那十四岁的年纪有原因。殿中省觉得选个年轻的送到宫观里,小姑娘伴着公主修道。不怕耗上三年。”

“……”郑大公子震惊看她,“那你不就没戏了?人家要小姑娘,你这样老了——”

“我比你年轻就足够了!丑八怪老头子!”她咆哮,就差没有把手里的饭碗扣到他脸上。

殿中省公文已出,公主在清风阁也召了赵慧儿。她在承恩侯府,顺利通过殿中省女官的查问,她已经是正式进宫。

“那位郑娘子,真有意进公主府?”长公主半点也不相信。

“奴婢不敢隐瞒公主。”她如今是九品的司花内人,本没有这个职位,但她明摆着因为姓赵身份不同,不仅有了实缺差使一进宫就有了品级,傅九这一回亲自送她进宫,还提醒了她一句。

“在长公主面前,也不需得太谦卑。你自不一样。”

这是傅映风对她挺满意,直到今日终于透出了带她进京城的真正原因?赵慧儿在宫中午夜梦回时,偶然才想明白,不敢忘记他在东便门扶她下车时,在她耳边极低声说的话:

“你进宫,陛下是知道的。便是你不提,长公主迟早也要提。你想想——我母子岂是能对皇女无礼之人?”

范夫人为什么敢威胁长公主?不过是因为陛下拿赵慧儿有用。

她把这话牢牢记在心中,在清风阁里处处谨慎,但确实并不害怕,面对长公主的下问,她恭敬笑道:“长公主若是不信她,便是她进府,黜落她也容易。”

公主看了旁边陪坐的大潘一眼,大潘点了点头,长公主便放下手中吃着的贡茶与点心,大潘本是陪坐,手里也有茶点,此时同样放下。大潘内人站起恭敬道:“公主,殿中省的意思。选一个二十岁以下陪伴公主讲解道经经文。人选随公主定。”这话的意思是,如果公主对最后的人选说一句不妥当。大不了就重新再选一轮。

“二十岁的读经女官?”长公主也沉吟,“仅是读经,过了三年岂不是年纪太大了。耽误了如何?”

“若是没这个年纪,经书怕是读不明白的。”

“倒也是。”长公主点点头。大潘内人笑着:“这也少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

赵慧儿却暗自想,历来进宫做女官,皆是出身官宦人家却没有依靠的女子,她们和妃嫔们不一样,多半是没得嫁妆、或是没有适合的成婚人选。

在年华将逝之时,又知道闭着眼睛嫁人恐怕更坏事,还不如靠着祖荫和读书认字,进宫谋个差使。这也算是命该如此,孤绝一生但也有个温饱度日。

公侯大府中,也不缺这样的丫头、婆子。发誓终身不嫁或是守寡信了佛,侍奉主人一生,命好的也由主人送了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