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暗叫不妙,赶紧让丫头看看:“快,看看大公子的船过来了没有?我要坐船。”

她只等郑大公子的船靠岸就赶紧溜,傅九的马已经停在了她的马车边。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低声问:“怎么不坐船?”

“……我猜到你不会坐,所以我也不坐了。”她一脸羞涩全是甜言蜜语,虚伪得让他仰面大笑,也不和她计较,打发了丁良:“去催催,我的船早点来。”说罢又侧头看她笑,“我有话问你——”

“我也有话问你呢。”不等他开口,她就抢着问起榷场那边的事。实在也是没有别的借口可找了,“听说昨天东宫召赵若愚说话了?你知道吗?还有赵府里赵老爷两位夫人天天闹得不行,他们宗亲府的上规矩是这样的——?”

于夫人和罗夫人闹得如此,难道赵从俊真是当平妻娶的,

“赵老爷半点不想定正妻与妾室?”这一句就是她真正的疑惑了。

傅九果然就转了兴致,他正想在她耳边说赵小子的坏话,笑道:“楚州那帮子宗亲……”他知道那些宗亲自恃守国功高,横行妄为,“那些人比你们泉宗亲难缠多了。赵若愚的亲爹就是个中翘楚!”头一个不要脸最难缠的。

她的脸蛋依着窗框,对这些事倒仔细听着,听着他一肚子见识她连忙谦虚请教道:“我也听说不一样。但我到底没见识过,你和我说说?”

“没见过就算了。我也不知道。”他笑着,他凭什么替赵小子说呀?“我只知道赵若愚要有他亲爹一半喜欢闹事,迟早要把你们家家产全占了。”他恐吓着让她顿时气结,拿眼瞪他:“那你还说不知道?”

他翻身下马,大笑着:“他那个爹——听说连官家都头痛。太上皇说不要理会就好了。”

说到这里,她难免疑虑更重:“赵从俊的亏空也不用补了?”

“不是有赵若愚在补?再说你以为官家这样好说话——?”他看着她含笑不语,她瞪他一眼,明白他的意思,赵若愚要不是和郑家走得近官家拿定了他一定能弥补亏空,也不会如此好说话的。

她叹了口气。傅九瞥她一眼倒没有误会,也叹道:“他不去榷场作这个官,他爹就得出事。他去榷场了,就帮不上你们家在泉州城的事。”

“我讨厌他们家的豆保母。因为她——”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不想再是提豆氏和她生父之间的事,抬头看向他,羡慕着:“傅九。我听说淑妃的母亲承恩侯夫人来了京城了,今天进宫去了?”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他大笑。

+++++++++++

承恩侯夫人一肚气恼,到天晚才辞别了瑞珠宫,宫灯点缀着快要下锁的宫门。

淑妃深知母亲的心思,差了唐老宫正送她出殿,果然侯夫人就向她气道:“嬷嬷你说。四老爷为了四弟媳,来和我说不要催着老九做驸马。这倒也罢了。他娶了宰相的女儿就了不得!要看老婆的眼色做人。但娘娘居然也是这个意思,我就不明白了!”

说到这里,想起方才和女儿的争吵让自己没脸,她就要落泪,“我里外不是人,我还不是为了娘娘——”

“夫人,不能在宫里哭!”

唐嬷嬷连忙劝了,见得她忍住了不敢在家里一样闹起来,才敢劝,“夫人想想,程美人生了皇子,如今是个什么章程?得了什么封号?”

|“不是要封婉仪?这样好的事娘娘为什么不欢喜。我儿——娘娘如果再升一品就是贵妃了!眼下这时节离着那位置不就是一步。”

唐嬷嬷听着何尝不心动,淑妃要是做了皇后,她在六局二十四司里不也是水涨船高?承恩侯夫人握着帕子,忍着没拭眼角,“娘娘怪我,说我是为了封皇后时两个弟弟加恩荫的事。我是为了他们,但难道不是为了她?夜长梦多,让老九做了太上皇的女婿,再去求求太上皇下旨封皇后,谁又能和娘娘抢?我还不是为了娘娘——”

“夫人,娘娘怀着呢。你和她这些气话?”

傅淑妃在内殿听不到母亲的话,但她心里早就有数,等唐嬷嬷回来便摇头道:“母亲不明白。四叔是为了老九好,但这主意恐怕也是他和大伯、三叔商量过的意思。程美人生了六皇子,看着风光却是失宠了。母亲却没看出来——”

说到这里,她也握着帕子拭了泪,“母亲只着急三弟恩荫得个好官品,说一门好亲。就催着我去争皇后位。看不到我如今如履薄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娘娘,这话就差了——”

唐嬷嬷安慰着,淑妃都八个月了情绪不稳是常事,她见多了也就劝得实在,她开了罐子,把侯夫人带来两罐亲手家制淹梅子捡出一小玉碟子,呈给淑妃爽口开胃,“娘娘想。侯夫人她有这个脑筋看得明白这些?怕是娘娘如今得了淑妃之位,侯夫人她也从没有真正指望过呢。”

“……”淑妃一边落泪一边含了淹梅子。

“不是老奴冒犯,在侯夫人心里,娘娘进宫得个修媛这样的位份,就是光宗耀祖,就是她可以拿来炫耀八辈子的得意事了。她眼下,就是急着拿三公子得官的事再炫耀炫耀。等娘娘做了皇后,她也不为别的,就为了在家里能压过四夫人——”

“……”听到这里,淑妃一个没忍住也不禁含泪笑了。

“娘娘您的见识,通府里有谁能比得上?”唐嬷嬷同样把自己奶大的姑娘当成了八辈子的骄傲,心疼着,“不说九公子。全家上下也就是大老爷还能商量事。真正能为娘娘出主意也只有范夫人了。侯夫人——她打理家仆奴婢和各房用度是半点差子没有。但她字都不识。哪里还能在立皇后这样的大事上帮娘娘?”

“……虽说是如此。但没有母亲就没有我。打小母亲最疼我……”

“娘娘这心思就是正的。凭她怎么样,她能生出娘娘,世道艰难的时候能闹着说她不识字也罢了,非要让娘娘和男孩子一样在家里开书房读书、请闺师,她就是有见识,就是娘娘的亲娘!”

唐嬷嬷向来对承恩侯夫人有一份偏心,“侯夫人毕竟也是官宦家里出来的娘子,比平头百姓有主意多了。”

再蠢也是亲娘。能让女儿去读书字习懂道理,就是有见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