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碧叶也来了?”

逢紫和郑大公子面面相觑,到底逢紫更知道女眷里的事,连忙猜测:“会不会是秦侯爷亲自来求傅大人了?胡姨娘听说是原来侯府的老家人妹妹。她这个年纪出来并不算出格。”

“那些呢?”他随手一指船上。丫头哑然,侯府画舫里多的是美貌年轻的女子,不是姨娘就是丫头们。逢紫细细想了:

“按理姨娘们出府玩耍的事,富商各府里不是没有。但毕竟是堂堂侯府,这实在少见。”

没料着郑锦文又不满意了,起身摇扇哧笑道:“秦俭这种人,难道还是正经侯爷?他们兄弟父母双亡,他当初从四川来投靠秦侗,安心读书考个进士倒也罢了。”把扇子一合指了指那面船楼上悬着的清远侯府红灯笼,“他的爵位?是他哥哥秦侗的!”

全靠秦侗在秦国公府里当义子,在秦国公面前百般护着建国公护着当年的官家,又在秦国公病亡的那天急入宫向做太子的官家密告这个消息,平息了秦国公世子要谋逆之事。扶了官家顺利登基。

这才有这清远侯府的爵位。

“他是靠着娶了吴太后的堂侄女,靠着太上皇从侄儿手里抢来的!再者,这叔侄俩不是有碧池寺里的恩怨,傅映风当年有传闻说是侄占叔妾,这是多深的仇呢?”

郑锦文正摇头的时候,却全身一震几乎把脑袋都探出了窗:“那是个姨娘?出来了——!”

逢紫也看到了,傅映风竟然就真的上了侯府的船,在前舱里和他说话的人看衣裳打扮,不是个姨娘是什么。

“公子,是胡姨娘。她的年纪都能当傅大人的娘了。见一见不失礼的。”

她掩嘴着小声说。没料到说到最后她突然小小的惊叫了一声,郑大公子扭头催她时就看到她的脸色,顿时就明白了:“舱里有刑碧叶?”

傅映风在前舱拱了拱手:“叔父还记得府里老家人们死在了北伐之上。让各位姨娘们来为他们烧包祭灵、超渡平安。我是感同身受了。”

“少爷——”中舱里多半是府家老家仆,都是老家人死后的眷属,其中有两位也和胡姨娘一样做了侯爷的妾,如今看着以前的小世子禁不住个个落泪,“小的们对不起少爷——”

“岂敢如此。”

他勉强笑着安慰着她们,“当初出了战事。先父没了,府里跟着去的家将、老仆也没了。母亲和我戴罪离开家,没地方带着你们离开重新安置。我娘说你们都是寡妇失业又带着孩子,是为了侯府才如此。就应该留在侯府里享着侯爷的照顾——有叔父的照顾,我们母子才敢放心。”

上百口的寡妇孤儿没办法全带到范府,更不可能带到范夫人改嫁去的傅府。胡姨娘同样是老秦侯家将的女儿,嫁给二房里为妾,早已经失宠倒也不怕说:“这些年,就是前几年艰难些。侯爷不理会我们又不便为难我们,又有妾身几人在——”说着,回头看了看另两位年纪也到了二十七八已然失宠的姨娘,傅映风拱手施礼,两位姨娘连忙跪下来磕头,哽咽着:“世子——”

“姨娘们快请起来——”

小姑娘们和小幺儿上来,扶起了姨娘们,好奇地看着从没见过的少爷。胡姨娘也含泪笑道:“前几年,我们只要安分也至少有个安身之地。后来少爷送来了钱款,日子就好过多了。妾身都一一叫她们分了。少爷放心。”

他一一施礼后,退出前舱就要离开,转头又向舱里道:“中元节这十五天,我年年都安排了佛会和祭灵,又有宫里的祭灵会。不用担心他们。在地下和先父在一起必定是安宁的。”

一时间,哭声大作,胡姨娘送到舱头悄悄说了一句道:“少爷。有人想见你一面。”说罢,指了指船头小楼梯,通向了二楼的舱房,他仰头看去就看到了熟悉的人影。

“我也应该见一见了。“他想着,二皇子立了东宫。当年碧池寺里的事恐怕再隐瞒不了了。

逢紫亲眼见得傅九上了二楼舱楼,又亲眼见得刑碧叶在二楼,吓得不敢回水仙宅了,她回去怎么和郑二娘子说?

郑锦文气得脸上变色,冷笑连连然后道:“二娘子再差人来找我。说我病了。”

他也怂了。

郑归音派出一个丫头去接大公子,结果没说郑锦文连逢紫都没回来。她更奇怪郑大公子在外面干什么。谁会真相信他病了?

“赵公子差人来了?找大公子?”

偏偏他不在的时候,赵若愚来找他商量榷场里的事。她也只能先和赵若愚差来人的说:“大公子不在呢。在外面忙着生意上的事。”

她只能找了借口打发走了外客,都没功夫多想赵若愚找郑锦文是有什么原因?她为自家的事都急得不行,在自己房里打转转,道:“宫里女官要是来我们家,我家里一个亲长都没有?要是本来就没有也罢了。连着几天在外面玩乐不回家这算是什么家风!?”

叫女官知道她是这样没规矩的人家出身,她会被刷掉!

“姑娘,去请老太爷——”

“老太爷和张夫人在说亲事。张夫人是老女官了。宫里人知道的话,岂不就是又说我走后门——”她哭丧着脸,在家里团团乱转,“再者宫里女官大半都是良家子,都是父祖有过官品的。我不是!我是刚有个兄长得了官的商家女——”

她急需郑大公子出现在家里穿着官服见一见宫中女官,给她撑个脸面。

嫣浓一听就知道,家里三郎郑抱虎也在京城附近的富春县衙里当差,二娘子可是绝用不上。

城外西湖苏堤上,赵若愚本来打算亲自上郑府拜访,想请郑大公子劝劝二娘子不要计较豆氏的事。但既然小厮回来说找不到人,他到底还是去了西湖边拜访郑老太爷。

郑老太爷喜欢他,看中他。他清楚得很。郑二娘子又是郑家的养女绝不可能不把父亲的话当回事。他更明白。

“赵公子,郑老太爷今天没在咱们这里,在家里呆着。”张夫人门上的庄头笑着,倒叫他意外。这还真难得郑老爷今天呆在郑家别庄。

他刚进庄子,就看到七八条大汉骑马冲了出来,差点撞到了他,他早习惯郑家家丁蛮横,但偶然瞥了一眼后吃了惊:“三郎?”

中间那个戴着宽檐大毡帽,来了又走了的大汉子不是郑抱虎是谁?

这人听说想和秦侯府的秦文瑶说亲事?婴戏巷赵宅和水仙巷郑家关系密切,赵才子听到的八卦传闻太多了。

一瞧着赵才子,吴六耳赶紧提醒三郎:“二娘子的事。”

二娘子不是托你问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