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在呢。”郑归音微笑,站在船中,郑家这画舫专为了她出去游玩时准备,中舱屏风间摆着大铜穿衣镜。

她稍稍转身,照出一身新衣,这是她方才重新换了一衣想叫傅九看看,也叫自己有点底气,她凝视着镜中的自己,

“公主一再地和太后一争高下,她固然有私心,但这亦是为了官家的北伐大计。难道我还不如公主?公主谋算了多少年?我也早等了多年了……”

++++++++++++

郑大公子匆忙回来。

“燕国公夫人还是流配千里?”

她惊闻这个消息,也顾不得别的,匆忙去了他的院子:“这可不成。当初张文宪说好了让她留在京城养老的。”

“把她流配到泉州城。”

“……这倒是不错。”她一怔,在窗外停住。

“还有——燕国公夫人要见你。”他在房里洗了一把脸,出来也不换官服,“走吧。马上去府衙马上回来。”

“傅九要来接我了——”

“没良心。哥哥说的话重要,还是傅九?”

“当然是傅九。”

被他瞪了好几眼,她没奈何上了船,拼命摇着扇子,“这样急匆匆我又出一身汗了。你看我这姜黄银纱子新裙子,还有我的冠子,沾汗就一点也不好看的。要风吹着很飘逸,我本来想在晚上像仙女一样——”

“……”哪门子仙女?在黑漆漆的河边飘着那是鬼女。他受不了地起身去了前舱,回头看着她叹,“见赵韦氏你都不用打扮。”

“对对对——快换衣——”

她在府衙前的运河码头下船时,换了一身素服头上也仅是一只珠钗。和燕国公夫人见面时,这打扮谁是女囚还真难说。

“官家一心北伐的时候,张娘娘是宰相门第的才女,没学过骑射。没好出主意劝着官家校场阅军。也不会在宫里陪着官家打马球,练习骑马。官家是为了将来御驾亲征!”燕国公夫人端坐慢慢说着。

所以她不得宠。

“官家没有母亲,上一个养母婕妤娘娘又死得早。他能做皇帝固然是太上皇看中了他。也因为吴皇后再次把他收为养子,又在他和庄王爷里推荐了他为太子。他心目中最好的女子你以为是谁?”

“……吴太后?”她目瞪口呆。

“正是,吴太后擅长驸射,兵卒家里出身的娘子!”她眼睛并不看她,反望着窗外暮色,“披甲红妆数十年,勤王护驾谓有功。这是郑娘子你写的太后?太上皇杀了忠臣良将,北方王事不用再提。但吴太后既然能在伴驾逃亡时披甲侍君,从一介宫女步步向上入主中宫。你就没想到过她确实会骑射?”

“……”没想过。这三个字她不好意思说出来。她假笑着:“国公夫人与卢四夫人的交情果然不浅。”连她写的信也知道。

“以后,就没有燕国公夫人了。卢四夫人已经有谢皇后这位新交。”她终于起身看向她,低头施礼,“妾身刀下游魂,幸得不死。残生就全托付于娘子了。”

“……不敢。夫人客气。只是——现在说谢皇后还太早。”她微笑。

燕国公夫人一笑:“妾身自当效力。”

她满意暗忖着,总之这个消息值得把燕国公夫人养在泉州家里好好过完下辈子了。再想想前几天晚上尉迟香兰那三箭连中的能耐,她就觉得参选进宫真是和考状元没有多少差别了。

她回舱赶紧打扮,早差了人送燕国公夫人回府里休养准备直接回泉州城。

“大公子呢?又回家了为了什么事?”她回舱一坐定就得了这个消息,只能苦笑,“他就这样忙?算了。我们也回府,总要接着他一起去。嫣浓,别用道仙钗,用那两支——”她指了指妆盒里,嫣浓正因为宫里的事呆想着,这时一惊连忙翻出来两支云穿柳箭型金钗子,“姑娘说这个?”

“对。”

逢紫见她看中,接过为她插到了蒙浅黄纱的女道冠边上。她端坐叹道:

“是谁来找大公子了?张府里的人?”

“是。说是差了人在咱们家里等……”

“张娘娘?是张大人罢。”她心知张娘娘不可能亲自来找,必是张府里公子找他商量,连她不禁扼腕,“难道张宰相他们父女要是一个命数?如今马政失败,张相公要为朝廷背这个失查之罪退职回家。张娘娘,刚得宠又失了父亲这个大靠山——”

“姑娘,奴婢看张娘娘倒是镇定得很呢。除了大公子的婚事半句话没有直接递出来。”

“……那也没错。”郑二娘子照着镜子,终是起身笑了起来,“她是宰相女儿,张相公又把她当儿子培养。知道的事比我们都多。”

++++++++++

瑞珠宫里,傅淑妃的身子重了,行动已经艰难。但谢娘子这消息还是让她比平常要警觉些,不时问着宫里的变化。

“张娘娘那边有什么动静?”

“娘娘,英雪殿里什么变动都没有。除了官家让外戚进来探望。张娘娘并没一句话出宫。”

唐老妈妈却已经是慌了,明知道这事不应该和孕妇提,一个没忍住,“娘娘,太后早不提晚不提,突然在这个时候提了谢氏——”

“太后,看不中九弟做驸马了。”淑妃苦笑着,却招手,她倚在榻上叫人拿来本棋谱,摆下棋盘慢慢摆古谱。

“应该是九弟也不愿意。否则他怎么就和大皇子如此交好?”

“娘娘,九公子不和东宫好。这是为了娘娘——”

“我知道。但……”

但傅九半点没有讨好公主的意思。否则清风阁里也不有赵慧儿,她捏着黑子,“我听说,公主那边在私下里叫大小潘姐妹诊脉。她是把女病治好?”

唐宫正怔住。这事她完全不知道。

“娘娘,这事太后恐怕也未必知道。”

“也许。”

淑妃并不全然认定。只盯着棋盘子慢慢摆古谱。

老女官看着棋子,知道这东西费精神和心血,有心叫淑妃不要这时侯还动这玩艺,但看着淑妃紧颦的眉头,她不敢开口。淑妃摆着棋子,黑一颗白一颗相间而行,她终是摇头:“我虽然是不管宫务。但清风阁这样的事妈妈还是多打听吧。九弟上回来悄悄和我说了,提供我如今立了东宫。又有了六皇子。公主和我联手的心思未必就不会变化。让我提防。九弟是男子,依我看他还不明白那个郑娘子——恐怕早就看准了这一点。”

“郑娘子?”唐宫正递上了珍珠果子粥,喂着自己带大的大姐儿,“娘娘怎么还记得她?”

“立东宫的时候,她让赵慧儿在我面前提过,请本宫在官家面前推荐她为内库官。”淑妃握着古谱抬头,嫣然笑了,

“本宫听着这事古怪。还问了,是郑大公子还是郑二娘子要得这个差使?若是郑大公子,让他去考个进士来,我倒愿意出力。官家最近似乎看重他。没料到赵慧儿一口咬定了是二娘子。我想着这难道是张淑真差她来向我开玩笑逗个乐子?就回她了,什么时候张娘娘不盼着做皇后,我就推荐她。”

“……”这条件,怎么可能?唐夫人也笑了。淑妃却又凝神摆了一着棋:“叫我没想到的是,结果赵慧儿把这话一转递出去,这位郑娘子又送进来这两本古谱和一套棋盘玉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