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文及二千死士力战而亡,德治总督急追,那三千部将又留一千人于山道上死战。余下二千人终于将三百铁匠,将制铁技术带到了芳国。

德冶总督往回赶守住要道,使甸地诸侯联军退回时被征历大败,但曼国保守几百年的制铁技术也扩散开来,接下来的征朝也再无曼朝那般对甸地,宗华的优势地位。

芳国得到铁器后,也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将技术转化为具体的国力。华历一千四百八十七年,芳国吞并龙来半岛上马,莱,西三国,统一龙来半岛,人口近一百万。

这时征朝恢复国力,认定甸地,宗华二地人多势强,只能争霸,不能夺地,而龙来半岛,可以夺地。

在华历一千五百年间多次进攻芳国,芳国一面以克拉城为基地,一面计划倾全力建造长达六十公里的长城。

但芳国人少,如何能修如此庞大又坚固的城墙呢。这时芳国人打起了龙来半岛南部诸岛上土著的主意。

在吞并了制,莱,西三国之前,芳国人就已知道龙来半岛南部有大岛名苏门,并且有土著人。

于是芳国人乃组织二千人始渡海,一年内抓得五万,五十年内,岛上藏于森林中九成土著被去修城。期间又登上瓜哇,婆罗二个大岛大规模捕捉奴隶。

华历一千五百零七年在苏门岛上建城,一千五百零九年在瓜哇岛建城,一千五百十五年于婆罗岛建城。

本来建城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抓捕奴隶,但随着发现了岛上丰富的珍贵木材,矿产,香料,黄金,于是开始在各岛上建立殖民地。

各种形式的铁器,锤子,大砍刀,锯子镰刀,锄头等,可以更有效开发周边环境。

芳国自一得到制铁技术,就以国家力量在短时间内在农业生产,矿产开发与军事装备三个方面全面推广普及,由君府出面,以借贷甚至半卖半送的方式在龙来半岛替换了以前的农具。

并专门设立了管理全国铁矿冶炼,锻造,制成,替换的全部流程各个阶段的铁造司。

由此一来,芳国本土大面积开发,以往难以用青铜斧劈开的巨木森林,也不用一把火全烧光了,各种巨木能锯子锯开,中等树用铁斧砍刀,芳国由此得到大量木料。同样,一把铁锄头十年都用不烂。

至华历一千八百年之前,芳国以新嘉为中心,一面大力开拓龙来半岛,以出产粮食,铁器,用砍伐来的柚木(铁力木)等木材造船,一面对外移民。

为了鼓励对南部诸岛移民,芳国在华历一千六百年左右实行改革。

移民方式是以有宗华人特色的宗族封建移民。芳国大夫开枝散叶,经常由一个儿子(多半是不能继承主枝家业的),分配一群士族(也是家中庶出或者嫡二,嫡三子等),这些土族多既能识字管理,又能率阵冲锋。

再分配一批工匠,主要是木匠,手工艺者。还有一群平民,和一些脱产士兵。

组成方式是一名主君,三十几名士族,二十名工匠,一千名平民,一百名士兵。

如能达到以上标准,并且建设城堡五十年不被蛮人攻破,或者自己不抛弃。芳国君府将授予这人下大夫一爵,那些士族庶子也将继承士子身份。

还有更高标准的中大夫,上大夫,更低一点的元士。

于是芳国大夫纷纷组织移民带着种种生产工具,军队带着铁刀到各自看上的岛上抓捕土著建城堡。

城堡也有硬性规定,中大夫必须建多大,有什么必要设施如城楼箭塔,护城河,吊桥,下大夫又是如何。

这是确保各移民者不要贪图爵位,而胡乱修城,还规定其移民首领必须一年在领地待几个月的种种措施,但依然不减大夫的开发热情。

城堡建好,领主常年居住在城堡及附近,实质参与管理,有些领主还亲身下田劳作和钻入密林中抓捕几个土著人,或者与附近领主约好一同行动。

早期,平民在城堡内有单门独户的房间,白天在城外劳作,晚上回城堡休息。主要种植水稻,供应整个领地所有人,到后期人口增多才在城堡外围建造房屋。

独立于城堡外多半有个伐木场,矿产,芳国领主以中大夫为例,一般有一千至二千的土著奴隶。负责伐木,开矿,在城堡外还有香料采集园,后期变成香料种植园。奴隶多居于城外,由士兵看守。

在这些岛上,芳国开采出木材,金银锡铜,香料,提炼出食用的棕油,甚至蔗糖。这些东西,芳国自身无法消化,只能外销。于是不得开拓商路。

在华历一千三百年至一千八百年间。芳国在震旦学到造船技术,自己加以改造升级,印国船有龙骨技术,芳国自己发明了多厢水密隔舱,并完善了多桅硬杋技术。

造出大型船上宽下窄,长20米,宽10米,可以容纳300人左右或260吨以上的货物,用热带盛产的铁力木建造,即可作战船,也可作商船,称广船。

另一种可近海行驶,装载量在五百吨左右的商船,称沙船。前者用于海战,后者用于商运。

华历一千五百年至一千六百年间,芳国开辟了一条从本土建船出发,到南部各岛收集木材,铜锡矿石,香料,蔗糖。然后至甸国,震旦的大规模固定海上商道。

华历一千六百二十四,芳国为于龙来海峡中的新嘉城越加重要富裕,而旧都克拉太靠北,容易受到进攻,因而迁都至新嘉。

华历一千六百八十年。芳国北上与宗华交,桂,粤三地建立起稳定的贸易商道。

华历一千七百年左右从震旦印国人那得知西面也有大型人类社群――国家。于是绕过震旦半岛,沿海岸线进入波斯湾,与亚述发生贸易往来,甚至越过天方半岛(阿拉伯半岛)进入红海,与埃及交易。

到华历一千九百年时。一条以芳国为中心,连接欧亚东端商朝,西端埃及的超大商业圈形成。

芳国大量出产棕油,香料,蔗糖,与宗华换来丝绸,茶叶,甚至玉石,与甸国换来宝石,用香料,蔗糖与印国换来粮食与棉织品。用丝绸,茶叶,蔗糖与亚述换来纺织品和紫绽,马匹,皮革。用丝绸,香料,蔗糖与埃及换来象牙,玻璃。

这里面与芳国的国家中只有宗华与芳国达到贸易平衡,其他国家全是入超!

尤其是芳国的香料与蔗糖更是价比黄金,而宗华出产的丝绸芳国自己用掉一些,再卖给震旦西部的豕人国家,亚述,埃及,和一些非洲部落,依然供不应求。

芳国不仅出口性商业发达,本土手工业也发达,矿冶、木工、皮革、制陶、漆器、玉石器、煮盐、冶铁、铸钱,造船。

其中当时芳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每年可造一千艘大小船只,所控制的商道上最多时有七千艘商船满载货物往返,技术上用水密舱,指南针,大型龙骨,硬帆及船尾舵,皆是超前世界几百至上千年。

同时芳国水手发现印度洋季风的规律,每年十月至来年五月,东北季风从印度吹向东非,六月至九月则相返,于是水手不用紧靠海岸航行,从新嘉至锡兰中转再到埃及只需一百天左右。

华历一千七百年左右,芳国铸造出统一货币,分金币,银币,铜币三种。一两黄金=五两白银=十贯铜钱=一万文铜钱(芳国不仅本身产金银铜,而且还从各国收入大量金银,所以金银价较低。)芳国本身粮食加上进口粮食,导致粮价较低,一贯可买七十公斤粮食。

又在金银币上标明含金银量,如五两黄金,五两银。另一面印上龙纹,并在边缘上加锯齿。

印龙纹是因为芳国处于南海,又常年在海上航行,所以行成了对龙的崇拜。如有人磨损金银就是亵渎,这是精神层面的警告。边缘加锯齿也是不让人剪掉一角。因为做工精良而被广泛使用。

芳国从打通建立并掌控了这条商业圈之后,就变成了商业占据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多是奴隶)在各岛上开采矿物,种植或收集香料,蔗糖,伐木。五分之一的是往来海上的水手,五分之一是手工业者,士兵,统治者就是商人。剩下五分之二才是农民。

这些农民种植的粮食只能供应少部分自己的领主,多是龙来半岛的领主。而各岛上则要从甸国,印国处购买――他们用土地去种植价比黄金的蔗糖与香料。

芳国在华历一千八百年左右,全国人口六百万左右,里面有一百万左右奴隶。分布在各岛上从事艰苦的工作。还得从亚述,埃及处购买。看管这些奴隶的有十万士兵。

加上二百万左右的农民,一百万左右的手工业者,水手。芳国人在华历一千九百年间在军事上改革,使行精兵政策。

第一种是分散于地方的领主兵。第二种在龙来半岛的十万精兵,二万重步兵,全部配备铁皮包木大长盾,铁剑铁刀全身铁甲。六万轻装步,铁皮包木圆盾,配予,刀,剑,弓。还从军事强国亚述那里习得骑兵技术和马鞍,组了一万骑兵。还有一万战车兵,共计十万常备兵。

芳国的文化也逐渐发达,因为精于商业,为了记帐算术方便,发明了数字符号。更在华历一千八百年左右,从天府处刻录《丰恒华藏》一套,视若国宝,用九条长十一米,高一米的黄金龙,五百船奇珍异宝,五千艘船往迎,入贡天子求得,供于新嘉专门修建的比芳伯宫殿还大的南华宫中,请来时,芳伯亲迎,有近五十万芳人夹于二道,鼎礼焚香,场面恢宏壮观,令来观的甸,印二地诸侯叹为观止。

而原本在甸国的那一套已经在曼野破武里时遭到毁坏。而甸地诸侯多年战火,刻印的一部分也大半遗失。

而印国的那一套则因印王失权,被各诸侯抢走一半,之后也是互相争战,不能保全。这样一来,整个宗华世界竟只有天府一套,及芳国新嘉一套,共二套齐全的《丰恒华藏》了。

芳国人又将《宗华记》刻录多套,各大夫至士子日夜颂读,向晚辈族人宣扬祖先辉煌往事,读及感人处还泪如雨下,以能背诵里面记载的诗歌为荣,以里面的道德训言教导族人,视若传家重宝,非族长不得翻阅。芳人兴起识字之风,文化昌盛,甸,印两地都不及。

芳国人崇拜龙,多修龙宫,尤其新嘉的南海龙神宫,规模庞大,构思精巧。

至华历一千九百年,芳国国力达至鼎盛,人口七百万,财富比印,甸,曼三国加起来还多。

华历一千九百二十九年,亚述国王亚述尓巴尼拔平定埃兰,击败了亚述最顽强的敌人,同时因为金银大量流失于芳国,决定驱逐芳国商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