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听到这里,问道:“二当家所言之大计,在下不甚明白,不知何为大,何为小,于某愚钝,愿闻其详。”

行友曰:“所谓大者,道也,天也,地也,人也,域中四大,人居其一。故言谋大者,一曰谋大道,二曰某天时,三曰某地利,四曰某人和。所谓小者,信也,义也,仁也。行友尝闻:大者必起于细,难者必作于易,请贵使务必转告刘大人,若想成大事,或不必拘小节。当下之时,敝寺人口众多,物资凋敝,日用不足,如果刘大人能接济于我狼山,则我等必全力以赴,愿为刘大人效命。”

于清不禁暗笑,原来又是一个敲竹杠的,还腰杆上别死耗子~冒充打猎人,搞得就像饱读诗书的样子似的。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钱?还冠冕堂皇的说什么共谋大计?不过是些贪财好利之辈罢了。

他淡然一笑,说:“至于财物用度,河东富足,刘大人定能帮助贵方一解燃眉之急,可是现在契丹与大晋交恶,贵方依附契丹,刘大人属晋臣,私通敌国可是重罪,事关重大,不可儿戏,此事在下还要禀明刘大人,请刘大人定夺。”

孙方简说:“于少侠,孙某听说刘大人正在追查吐谷浑之鼎的下落,不知是否有其事?”

于清一听吐谷浑之鼎,不禁闻之色变,但是转念一想,绝对不能让对方知道刘大人对吐谷浑之鼎的重视,缓缓道:“于某久处刘大人帐下,未曾听说过什么鼎鼎罐罐的事,不过在下也好奇,这吐谷浑之鼎到底有什么说法?”

孙方简正要说话,却听到孙行友咳嗽了一声,道:“哦,没什么,我大哥只是说说而已,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吐谷浑之鼎。”

孙方简急忙说:“是的,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吐谷浑之鼎。”

孙氏兄弟已经起了戒心,于清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就说:“久闻狼山兰若寺远近闻名,大名鼎鼎的深意师太更是闻名遐迩,今日前来,不知师太是否就在寺内,如果能亲眼一睹师太的法尊,那于某真是三生有幸了。”

孙行友说:“二位已经见过师姑了。”

赵匡胤问道:“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孙方简接着说:“就在刚才,大雄宝殿上。”

“哦,明白了,你是说大殿神坛上的那个老尼老师太?”

赵匡胤本来想说那个老尼姑,但是觉得不妥,急忙改口说成老师太。

“不错,正是她老人家的法尊。”孙方简说。

赵匡胤说:“我怎么觉得你师姑一动不动,也不说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清突然想起临行前和刘知远的对话,说:“难道深意大师她真的坐化了,我以为只是传说?”

孙行友说:“不错,师姑是坐化了,但是她老人家的法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她虽然一动不动,但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老人家的法眼。时至今日,你想我狼山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一立足之地,如果没有师姑的佛法保佑,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赵匡胤喃喃道:“哦,原来已经坐化了。”

孙方简说:“二位一路从太原赶来,车马劳顿,孙某略备薄酒,为二位接风洗尘,还请二位赏光。”

于清说:“那有劳了。”

孙氏兄弟带领于清和赵匡胤来到一间堂屋,里面已经摆好了饭菜酒食,两边侍立着两个打扮入时的丫鬟。

酒足饭饱之后,孙行友说:“于少侠,你们不远千里来到狼山,招呼不周,何不小住几日在回去?刘大人那里还望二位多美言几句。”

又对那丫鬟说:“杏儿,李儿,好生伺候二位贵客歇息。”

那两个丫鬟应诺后,将于清二人带到一间厢房休息。

于清说:“二位姑娘,这里没有你们什么事了,你们回去休息吧。”

二丫鬟异口同声地说:“好的,我们就在对面的偏房,如果二位贵客有事么吩咐,喊一声就可以了。”

眼看日薄西山,夕阳余晖从窗户的格子中斜射进来,厢房中檀香袅袅,有一种云蒸霞蔚之感。

赵匡胤一想起白天在大殿的情形,更觉这兰若寺充满神秘。

他对于清说:“于大哥,你说那深意大师真的坐化了吗?我们在定州可是听人们说她在两年前就坐化了,难道她真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死而不亡吗?”

于清也不禁想起大殿神坛上的老尼姑来,那简直就是一个闭目养神,盘腿打坐的大活人,怎么也难以相像那是一具死了两年多的尸体,这一切真是不可思议。

他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说:“是呀,这深意大师的法术真的如此厉害?”

赵匡胤说:“我曾听说有用水晶棺装尸体不腐烂的,有用檀香包裹的,可都最多保存一年就会慢慢变干,我也曾经听说有得道高僧坐化的,都没有这个孙大师神奇,这其中一定有诈,不如我们四处走走,前去查探一番,摸个水落石出。”

于清说:“我也正有此意,但这不是关键,我想摸清的是吐谷浑之鼎的下落,从孙氏兄弟的话里话外,我总觉得他们一定知道宝鼎的下落。”

是夜,月黑风高,于清和赵匡胤悄悄向大雄宝殿的方向摸去。

来到一座偏殿旁时,隐隐约约听到从偏殿里传来嘤嘤的哭声。

在这个充满神秘的寺院,这哭声若有若无,加上这漆黑的夜,感觉很是瘆人。

二人蹑手蹑脚的往偏殿摸去,那哭声确实是从偏殿里传来的。

借助偏殿斗拱上悬挂着的一个灯笼的微弱灯光,隐约可见匾额上写着“藏经阁”三个字。

原来这里就是兰若寺的藏经阁。

于清暗忖:“这藏经阁怎么会有哭声呢?他决定进去一探究竟。”

来到藏经阁的门边,于清见四下无人,他示意赵匡胤进去,自己在门外把风,以防发生变故时,好有个照应。

赵匡胤掏出匕首,拨开了门栓,轻轻一推,门吱嘎一声开了,赵匡胤摸进屋子离去。

那哭声戛然而止,藏书架的后边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赵匡胤低声问道:“谁在哪儿?”

没有回答,他手握盘龙棍,小心翼翼地向书架走去。可是书架后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那窸窸窣窣的声音响得更厉害了。

赵匡彦再吹低声喝问:“是谁?出来!”

突然,那窸窸窣窣的声音变成了一阵颤抖的嘤嘤哭声。这可把赵匡胤吓得不轻,他只见书架后边隐隐约约卷曲着一团黑影。

赵匡胤一手拿盘龙棍,一手打开火镰子,借着火光,只见一个女人卷曲着坐在书架后边角落的地铺上,一袭长发铺头盖脸的垂下来,根本看不清脸。

赵匡胤吓了一大跳,本能地急忙往后退,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一屁股跌倒在地。

赵匡胤惊问道:“你是谁?是人是鬼?”

那地铺上的东西,瑟瑟发抖,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她把头发往后面一捋,露出了一张梨花带雨的漂亮脸蛋,原来是一个少女。

赵匡胤一愣,觉得有些面熟。问道:“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