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曲率引擎不同于常规的工质引擎。”顾知秋道:“他的特性在于对翘曲空间理论的应用,反物质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完成对空间的翘曲,而引力波,则是应用宇宙本身的曲率,随波逐流。”

所谓的工质指的就是热能与机械能互相转换的媒介物质。

翘曲空间的概念,在很多科幻电影中都有体现。

简单来说,就是一张纸上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记作a。如果你把纸弯曲使这两个点重合,那么现在这两个点的距离就是0,而不是刚开始的纸面上的距离a。

关山月站起来,问道:“我对天体物理的了解程度不高,星链计划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懂,但你说目的就是为了在火星、月球和地球之间来回,那如果就咱们现在用的飞船,用上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否完成这个任务?”

作为一个成熟的院士,要考虑的不单单是可行性问题,还有成本造价等问题。

星链计划,无异是从零开始的浩大工程,需要的投入肯定巨大,而且还要考虑其能否成功。

但如果将可控核聚变改造进飞船动力系统,那就能大幅的降低成本。

顾知秋摇头:“传统的火箭、飞船,都是工质飞船,工质飞船最大的局限,在于飞行速度上限和助推器燃料储备问题。

哪怕我们可以忍受三十九天的奔波,先把速度放一旁,每一次往返,飞船都需要经过漫长的保养和重新的填料。

如果说只是完成探测考察任务,那这也足够了,但如果是日常的太空能源运送,这样的效率很显然是不合适的。”

华夏航天局总工刘松伟的疑惑集中在曲率飞船上,他站起来问道:“以引力波为理论基础的曲率飞船,具体的运作模式是什么样的,希望顾同学和我们说一下。”

“好的,”顾知秋解释道:“宇宙本身就是有曲率的,在四维空间的曲率切面下,不同天体之间会产生宇阶引力切面,就像是在水盆中倒入两种不同颜色的颜料,然后当他们触碰在一起,边缘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物理化学反应。”

“这个曲率飞船有什么关系?”

“水盆中的颜料,是三维空间下的切面反应,但在四维宇宙中,我曾经尝试推导过宇阶引力切面的特性,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顾知秋顿了顿,认真道:“光在经过天体宇阶引力切面的时候,会有将近12%的光子发生消匿现象。”

……

会议室中,一片寂静。

所有院士的目光,全都聚焦在顾知秋身上。

“宇阶引力切面,你验证过?”

“验证过。”

“你如何验证的?”有天体物理领域的院士发问。

“理论推导和数学验证。”

前世在加州大学的独立实验室中,他不但进行了理论认证,而且也进行了实践验证。

只是现在,他没办法告诉他们已经在上辈子完成了实验。

可即便是理论验证,也让这些院士有些始料不及。

“现在哪怕是丑国,对于引力波也是处在最初的探索状态吧?”

“好像发现引力波还是前两年的事。”

“在这个场合,可不能胡说八道啊。”

……

16年,丑国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首次发现引力波。

17年,以电光火石获得诺贝尔奖。

大家可能不知道诺贝尔奖的一些颁奖流程,从获得巨大科研成果,到正式授予奖项,是需要等待的。

一般等待多少年呢?

平均下来是十八年!

也就是说按照往常的诺贝尔奖流程,或许你2022年的重大发现,要等到2040年才能正式给你授予诺贝尔奖。

而能够今年发现,明年颁奖的,凤毛麟角。

这也彰显了引力波的发现,对物理界造了多大的影响。

但有趣的地方就来了。

丑国自从16年发现引力波之后,工作进度似乎就一直停止下来了。

所有科学家都在等待着围绕引力波的重大科研成果,但最终一无所获。

而六年后的今天,一个华夏的准大学生居然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就很搞笑了。

顾知秋道:“我没有胡说八道!回头我也会把同宇阶引力切面的推导送到中科院的。”

侯院长打断了其他人的议论:“顾同学,你接着说。”

“好的,”顾知秋继续道:“其实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宇宙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这个宇宙自身膨胀的速度。所以,依靠着宇阶引力切面,是能够实现曲率飞船的光速乃至超光速航行的,但是……”

“这个宇阶引力切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性。宇宙中的引力波就像是海浪一样,随着天体的运动,切面的位置会随之发生改变。

所以,这就是我提出星链计划的原因,我们需要人为的,对这个宇宙赐给我们的能量进行简单的加工,从而保证飞船飞行路线的稳定性。”

“我会根算出八条卫星轨道,只需要把能量释放卫星安置在对应的轨道,就能保证宇阶引力切面的稳定性。”

顾知秋的话说完,接下来的问题就抛给了天体物理院士。

术业有专攻,这种宇宙相关的前沿理论,非天体物理学的专家,很难插话。

华夏航天研究院深空宇宙研究工程师提问:“引力波由大质量天体形成,就按你说的,在对应的卫星轨道放上卫星。

但在这个卫星质量足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是很难对引力波造成丝毫的影响,更不必说引导了,这一点你是怎么考虑的?”

顾知秋解释:“我们是发射不上去质量足够大的卫星,但只要我们能制造出可以释放足够多能量的卫星,同样可以起到作用。

星链卫星的作用,就是在太空定点点燃氢弹,引起短暂的引力波潮汐,进行宇阶引力切面的修正。”

华夏航天研究院总工程师郭兴站起来提问:“即便这些都可行,如何论证宇阶引力切面航行能够达到光速甚至超光速航行?”

“因为宇阶引力切面的物质传动速率……是这个宇宙的膨胀速率。”

郭兴目光凝重的看着顾知秋:“顾同学,我还想听你重申一遍,你没有在胡说八道。”

顾知秋郑重道:“我没有胡说八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