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岛上对内外消息流通闭塞。

太平洋上的风吹草动,在这座岛礁上丝毫感受不到。

国际上的形势,除了王锋知晓具体情况之外,其他人一概不知。

距离北欧联盟联合军演的日子一天一天接近,王锋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中科院依旧没有消息。

整个华林军演基地都陷入了焦躁的等待。

“要不,用30系引擎吧。”

几天后的早会上,王锋还是提出了这个老话题。

这种有了希望,结果希望又被磨灭的感觉非常不好受。

马伟明道:“那些碎片的拼接模塑工艺,至少目前我国的技术还达不到,不过至少材料我们有了,我相信以后核动力引擎一定会造出来的。”

为了劝说顾知秋,王锋把北欧军演的事情告诉了马明伟。

对于这位年轻又倔强的天才,他们得哄着才行。

顾知秋看向军演大厅中陈列的那台青龙战机。

内部结构已经改造完成,只需要核动力引擎外壁,就能够完全竣工。

万事俱备,之前董奉,可谁想还是差了临门一脚。

“要再改回来吗?”顾知秋有些失落的问道:“中科院那么多材料学专家,一个办法都没有吗?”

“第一架可以不动,第二架青龙的设计可以先更改一下。”王锋道。

“不能再等等吗?”

王锋看向其他工作人员:“你们先去忙吧,第二架青龙战机要抓紧时间落地。”

其他人陆续离开。

王锋带着顾知秋去了指挥所。

一个偌大的屏幕上,太平洋卫星实时监控打开。

在太平洋海域夏威夷岛链上,无数航母舰队蓄势待发。

“这是?”顾知秋看着那座如珍珠一般的岛链,周围如蝇蚁一般的军舰,有些不祥的预感。

“这是北欧联盟的一次联合远洋军演,简单来说,在我国领海外。”

“已经确认是冲着我国来的?”

太平洋很大,有足够的演习空间。

顾知秋希望他们不要自找不痛快。

但凭借他对丑国的了解,这希望恐怕是要落空了。

王锋打开了倭国军事媒体的最新报道:“昨天发的,他们为本次北欧军演打开军事港口,且勒令国民在军演期间禁止一切出海活动。”

“那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

倭国打开军事港口,给了北欧联盟军演活动的停靠岸。

这一定是丑国的要求,目的不言而喻。

“大概什么时候军演?”

王锋道:“七月底。”

“只剩下一个多星期了?”顾知秋皱起了眉头。

“是啊,不过所幸的是30系引擎是现成的,现在组装上去,一星期之内就能保证让青龙升空。”

“如果这样的话,核动力引擎确实很难来得及了。”顾知秋叹了口气:“那我同意换用30系引擎。”

王锋拍了拍顾同学的肩膀:“别太丧气,核动力模式依旧是青龙的最优选,还是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顾知秋点点头,表示自己清楚。

唯一自责的是自己在材料学上没有太深的研究,结果到了这么关键的时候,被卡脖子。

如果现在引擎外壁材料解决了,一星期之内加班加点装配上核动力引擎,也并非没有可能。

那样的话,青龙战机就可以以最强的姿态展现在列国面前。

也不会留有遗憾。

这个遗憾当然不止是顾知秋的遗憾。

新型战机登场,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若第一面起不到足够的震慑,等到后面再进化成完全体,也很难有第一面的震撼。

只能将就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

北欧联盟军演的消息,已经传的家喻户晓。

华夏境内,一辆辆军用卡车穿梭在高速公路上,一趟趟火车从军区出发。

无数退伍老兵收到了召回令。

所有国人的心情也无比紧张。

这是一个机会,我国发育了几十年,看这次的架势,是不打算再发一个“严正声明”就草草了事了。

这一次,是想要以举国之力,与欧美诸国一决高下。

若胜了,那华夏将彻底抬头。

若败了,华夏或又将蛰伏。

但若再蛰伏下去,何时能够在欧美强权下抬头,就未可知了。

国际上无数媒体、无数军事大v、无数报纸都将所有注意力放在了一周后的北欧军演。

在此之前,因为丑国的舆论推动,让所有人对我国的国力不甚了解。M..

对于丑国鼓吹的“强辐射战机”也云里雾里。

这次在这样的压力和挑衅下,所有人都坚信,华夏一定会亮剑。

中科院。

侯院长看着铺满了整个办公室的作废方案,头疼无比。

在如此剑拔弩张的国际局势下,中科院难得收到了军方的委托,可却帮不上一点忙,实在是让人自责。

“侯院长,有新邮件。”

助手拿着一封华科大的信走了进来。

“华科大的信?”侯国强琢磨道:“华科大的材料学教授我应该都喊来了吧?”

“是一个华科大大二学生写的信。”

“哦?我看看。”

侯国强打开信封,看到写信人的名字,多少有些印象:“沈千澈,我对这位同学还有点印象,全国高分子材料创新科技大赛的特等奖得主,历届特等奖得主中唯一一个非研博学生。”

“那确实不简单,全国创新科技大赛竞争可不小,能从清北那群博士生手里得奖,是个天才。”

侯国强翻看着论文:“他原来就是华清大学的学生,入学两个月之后重新回高三复读,然后又考到了我们华科大的。”

“在华清为什么退学?”

“不清楚,或许我们华科大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

侯国强大致浏览了一眼论文,眼睛越发有神:“分子结构黏连技术,是他参赛课题,这个似乎行得通,他人呢?快,把他喊来京都。”

“他暑假没回去,一直在实验室,现在估计正在华科大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做实验呢。”

“他跟着谁在做实验?”

“万梅香院士,万院士现在还在中科院开会。”

侯国强急忙道:“快,让万院士带着碎片和沈同学一起去华林岛,现在就出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