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技术如果对外公布,势必会在国际上带来不小的震动。

尤其是在当下世界格局重新洗牌的紧要关头,必须要评估好每一件事会给华夏带来的影响。

青龙战机浮出水面,让全球对华夏的国防力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靠着青龙把全世界所有国家拉回到谈判桌上,已经给诸国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如果在这次会议上再爆出华夏已经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话,还真不好说其他国家心里会怎么琢磨。

相对的强势是所有人能接受的,但倘若强的超出了一个纬度,达到了完全碾压的地步,那很容易出现一件事情。

那就是其他国家联合,进行抵制和排斥。

世界就像一个棋盘,每个国家都是一个棋子,最好的状态是相互制约,哪怕你是“帅”棋,也要提防一个无名小“卒”的突然将军。

哪怕横冲直撞一路不可阻挡的“車”,也有可能被“马”一脚给踩了。

这种棋盘维持在相对平衡之下的强弱,是诸国都能接受的。

因为这种牵制,能有效的避免“独裁国”的出现,哪怕你再强,总有相关国家、其他方面能牵制你。

但,如果有一个国家突然强的不成样子,打破了这个相对平衡,那所有棋子,便人人自危。

棋盘上的棋子互相之间还在制约,但另一个更高维度的一双手,随意就能拿起任何一个棋子把玩。

如果事情到了这一步,那其他国家会怎么选择?

很简单,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和人与人之间十分类似。

哪怕是慕强,这个“强”也是有一定的区间的。

如果强的过头了,便没有慕了,只剩下了惧。

如果只剩下了惧的话,毫无疑问,这盘棋子会凝聚在一起抱团取暖,一致对外。

这是华夏不希望见到的事情。

现在这个关头,人类必须要团结一致。

因此,哪怕已经是个超级大国,也仍要低调对外,避免一下子暴露的太多,让这些国家惊惧。

李老大概的给顾知秋讲述了一下缘由。

这倒是他之前没有考虑的问题。

他本来想着,华夏啥都不用考虑,一路的强下去就可以了,现在听李老这么说,看起来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也有烦恼。

顾知秋问道:“可控核聚变现在进度到哪里了?”

“已经完成了验证,目前在青海正在建设第一座可控核聚变发电站,预计第一期反应堆的建成时间在十月。”

“这么快?”顾知秋意外道。

侯院长道:“你的数据给了中科院之后,关老这边就把所有数据进行了拆分,下发到下面的高校和高能物理研究院同步进行验证,所以其实每个高校所掌握的信息都是一个片段,因此验证起来难度并不大。”

“李老的意思是不公布可控核聚变,”顾知秋有些难办了:“可如果不公布的话,中微子通信就没办法自圆其说了。”

李老道:“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公布,可控核聚变进入民用领域之后,整个华夏的能源结构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哪怕我们不说,到时候也一定会被他国发现端倪,我的意思,倒不是说咱们华夏有了好东西还得藏起来,而是说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消除各国对‘超级大国’效应的排斥。”

三人都低下了头开始喝起了啤酒,吃起了酒菜。

这个问题很好,好就好在很有想象力。

试想一下,某一天你的邻居突然带着一只蓝皮白肚子的猫到你家拜访,只见他在猫肚子里rua了两秒,直接掏出来了一个竹蜻蜓。

你以为他在开玩笑,然后不停的鼓掌叫好。

结果下一秒他把竹蜻蜓插在头上直接起飞,然后还要你别惊讶,这很正常。

试问你是什么感受?

华夏现在要做的,差不多就是这事儿。

离谱吗,想了一下,很离谱。

科学界认为科学发展到瓶颈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

现在的核物理、量子物理,说白了研究的还是四十多年前那批遗产。

在这个差不多全球摆烂的时代,华夏突然公布自己在核物理和量子物理有了跨世纪的科研成果,并且还让各国保持微笑,不要惊讶……

这不是扯犊子吗?

顾知秋怎么也想不到,难倒他的不是科研,居然是对科研成果的公布。

不过所幸,侯老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我有一个好想法,至于可行性,还要看知秋。”..

李老道:“先说说看。”

侯国强琢磨了一下:“要不让可控核聚变部分共享,让各个国家也都参与进来?”

李老皱眉:“这是华夏强国之路的基本盘,怎么可能和他们共享?”

“别着急嘛,”侯院长语重心长道:“我们对其他国家部分分享,可控核聚变涉及方方面面,让每个国家获得其中一块拼图,让他们参与进来,同时确保他们无法独立完成完整的可控核聚变,比如关于同轨方程和等离子环流等重要参数,我们严格保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就让他们知道也无妨。”

李老恍然大悟,笑道:“还得是你啊老侯。”

顾知秋听着,心里也颇为称赞。

侯院长这一招,他隐约在哪儿听过。

是一个不错的掣肘办法。

同时,各国都能参与进可控核聚变的项目里来,这样,华夏就不算是碾压了,而是“暂时性领先”,他们心里会比较容易接受一些。

不过顾知秋还是谨慎道:“但是其他国家也不至于那么傻,可控核聚变要想成功,这两个参数必不可少,其他的资料,哪怕我们分享了,对他们的诱惑力也不大啊。”

“所以要看你了,”侯院长笑道:“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要让他们产生一种自己距离可控核聚变已经很近了的错觉,又要让保证他们无法独立研发出来。”

顾知秋沉思了很久。

做题,顾知秋很擅长,出题的话,还真有点棘手。

出题人的水平要比做题人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这样高尖端的前沿科研领域做一个出题人,对自身的科研水平的要求就更高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