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说完,侯国强的神色随即便凝重了许多。

“老李,你这是打算要做什么?”

李老脸上露出了一抹实在说不上好看的微笑:“事已至此,我们要多准备一些后路,如果事态严重脱离了掌控的话,我们需要有紧急备案。”

“藏匿在数千米下的山体中,可以抵御严寒,只要有完备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及生活配套设施,我相信还是能撑过很长时间的。”

顾知秋道:“我觉得事情应该不会恶化到那种地步的。”

“有备无患嘛,”李老道:“当然,我也希望事情不会恶化到我们最不期望的地步。”

说着,他看向侯国强:“昆仑计划需要统筹各个部门,所以还是以你为主,以知秋为辅。”

“好,中科院有相关的设计资料,我回去会汇总规划,”侯国强叹了口气:“不过只能容纳二三十万人的避难所,有意义吗?”

全球性的灾难之下,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这二十多万人微不足道。

但对于避难所本身来说,在这个地下城市中,秩序又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真如预料的那样,全球冰封,在这个不见天日的避难所中的幸存者,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潦草上马的昆仑计划之下,这个避难所的生活环境和外面的开放环境是截然不同的。

所有的生产资料勉强足够正常的生命活动,人类文明将会停滞甚至严重后退。

最重要的是重氢污染的冰川期是不可逆过程,地球温度只会越来越低。

也就是说,如果在幸存者进入昆仑避难所之前,重氢污染得以解决,那世界就有惊无险。

但如果幸存者进了昆仑避难所之后,人们仍旧对环境无可奈何。

那藏匿在昆仑避难所中的人,注定只能做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

“只要活着,总是有意义的,”李老道:“至少希望还在,不是吗?”

“就算这个避难所造好了,”

“那进入避难所中的二十多万人,不知道李老您打算怎么选拔?”

顾知秋道:“这些连华夏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二都不到,如果按照你的这个避难所计划,你怎么从十四亿人口中选出来谁有资格活下去,谁必须要随着环境的恶化而死去呢?”

理性,是顾知秋的特长。

但在人文社会,很多事情往往不是靠理性解决的。

绝对的理性就成了神性,这是人类所不具备的。

很简单,你让四世同堂的一家人,全部去死,只有这样他们十来岁的后辈才能够活下去的话,他们回去死的。

但你让这一户去死,而换取隔壁那户双胞胎活下来的资格,他们便不会那么温和的死去了。

人类的这个特性,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而李老所谓的昆仑计划,便是这样。

无数个家庭走向灭亡,来换取极小一部分人活下去的权利。

选择是个难题,牺牲也是一个难题。

顾知秋曾经被困丑国的时候,思考过关于人文的相关问题。

虽然属于社会学范畴,和他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

但当自己心如死水,有足够多的思考时间,那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思想家。

按照顾知秋的观点,人类社会靠秩序来维系。

独立的个人为摆脱“人自为战”的混乱状态,相互缔结契约,形成社会秩序。

但当威胁的层面从家、国,上升到全球的时候。

所谓的秩序就开始慢慢崩坏。

人类社会的一切法律、约束、道德……都将不复存在。

原因很简单,听起来很不好听,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所有抉择,从本质来讲都是趋利避害的。

秩序的形成,源于组团作战的利益远大于人自为战。

为了保护群居的稳定和持续,规则、法律、道德等便应运而生。

无他,因为每个人都相信遵守这个秩序,他们会获得比不遵守这个秩序更多的回报。

可当末日来临的时候,物质世界的崩溃已经不足以支撑秩序的正常运行。

当秩序坍塌,主导这个世界的便是人的本性——求生欲望。

或者凌驾于求生欲望之上的亲情、感情。

本性告诉他们,要不择手段的让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续,让后代活下去。

其次是自己。

昔日肝脑涂地,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品德,也将不复存在。

因为末日和守家卫国不同,早末日面前,已经没有了国家、民族、肤色、人种的分别。

按照李老说的,从十四亿人中选出来二十多万人活下去。

顾知秋能想到的只有两个途径。

其一,暗中通过各种手段去发放昆仑避难所的入场券,然后在剥夺民众知情权的情况下,完成这个神不知鬼不觉的选择。

其二,通过强硬手腕,给予民众知情权,但用武力抉择入选人员,不容反抗。

前者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完全隐秘进行的情况下,在进入避难所的人选上,可能会出现舞弊的情况。

比如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进入避难所的,而凭借他的影响力,只要提出要求,路曼曼、他的父母也一定都能进去。

他毫不怀疑自己会这么要求。

他也毫不怀疑其他入选的人也会有这样的要求。

而如果按照后者的方法,虽然保证了人选的公正公开,但问题在于过于血腥。

在末日秩序下最后的一段宁静的时光,将会在枪火中度过。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无论哪一种方式,毫无疑问都是让人很难接受的。

李老道:“我计划对各个领域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竞赛考试,从各个年龄段、各个受教育层次中,筛选出各个领域的人才。”

“他们负责传承华夏的文明、科技、法制、传统,也肩负着末日后的重建和新秩序的创立。”

顾知秋叹了口气,起身向外面走去。

“知秋,别意气用事。”李老提醒道:“今天的事情,不能对任何人说,明白吗?”

顾知秋道:“这个任务我就不参加了,我也不会对任何人说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