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加速?”李老的眼神中闪过了几分光芒。

顾知秋和李老算是一样的人,所以他们称得上是忘年交。

李老从困难年代过来,明白在拳头面前什么都不重要,而手段再花哨,如果没有足够硬的拳头支撑,也是一个笑话。

而顾知秋从丑国回来,明白和丑国动用手段,毫无意义。

就好像当你戏耍蚂蚁的时候,你用水枪给蚂蚁挤出来了一座迷宫。

你希望蚂蚁能够聪明一些从迷宫走出去。

但你想不到的是,这些蚂蚁只会横冲直撞的冲过去。

华夏的手段,对于丑国来说太复杂。

就好像丑国如果下定了什么计划,要么什么重返亚太,要么什么昔拉计划,哪怕你没有参与这个计划的会议,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丑国的狼子野心。

但华夏不同。

华夏想要建立一个坚实的全球经济体,提出了一路一带。

华夏想要让对丑国抽筋拔骨,提出给他们提供中微子通讯技术。

太含蓄,太迂回了。

老祖宗的兵法战略,从来都是建立在乱世内斗上的。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最精彩的历史是春秋战国,是东汉三国。

因为只有自己人斗的时候,智商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斗法你来我往,更有意思。

但谁见过华夏对蛮夷之国动过脑力战?

诸葛亮七擒孟获,哪一次都不是先打到对方胆怯?

东汉猛将团封狼居胥,哪一次不是先把对方打的抱头鼠窜?

动脑筋的不管是赔付钱银还是和亲割地,哪一次不是回过头来自己吃个大亏?

所以在顾知秋看来,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实在是一件浪费时间且收获甚微的的事情。

李老把参事院会议的一些内容告知给了顾知秋。

顾知秋只是摇了摇头,哭笑不得:“参事院把丑国的政客们想的太复杂了。”

或许是丑国稳坐超级大国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所有人都把他们妖魔化了,以至于所有人都觉得丑国的政客多智而近妖。

“如果按照参事们的想法,丑国应该在各州和华夏签订中微子技术共享协约之后就应该做出反应了,”顾知秋摊了摊手:“而现在,我猜丑国那些政客正在和各州州长进行扯皮。”

“至于扯皮多久,谁也不知道。”

李老甚至都对顾知秋的猜测感到不可置信:“丑国的政治敏感度应该不会这么差。”

“那时你们对丑国还不够了解,”顾知秋摇了摇头。

“那你的看法是?”

“参事院的智囊们太聪明了,他们给丑国摆了很多道弯,丑国是绕不过来的,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些弯给减少几个。”

“我承认参事院高估了丑国,”侯老道:“但我不赞成你将丑国藐视的一事无成,我们应该正视敌人。”

“参事院或许严密谋划形成了习惯,”顾知秋道:“说实话,我觉得我们有时候真的要学习一下丑国的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办事风格。”

天下苦丑久已。

很多国内外的历史学家喜欢一个说法,他们常说华夏曾经领先全球数千年,而最近几百年的没落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还有些历史学家喜欢说,如果出现在华夏历史上的偶然少一些,或许华夏会永远保持着世界第一大国,万朝来贺。

但其实这些说法都不靠谱。

华夏没有赶上工业化的第一列车,并非偶然。

因为透过历史的迷雾去看本质的时候,就会发现华夏和其他国家的技能点,完全是加在不同地方的。

工业化的发展让西方国家的国力瞬间强盛,一时间靠着钢铁巨兽耀武扬威过一段时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工业化之前,这些国家所积累下来的底蕴和华夏根本无法相比。

要知道,自夏商周到明清,华夏一刻未停的把所有技能点加在了权谋上。

工业化的发展,早晚总有上车的一天,而工业化国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也会进行技术共享,以提高生产力。

但权谋不一样。

华夏自古以来对王权的巩固,对社会的维稳,对乱世的制衡,其发展出的手段高明的令人发指。

工业可以运算,人心却深不可测。

华夏千百年来点到最高等级的权谋,就像是人生阅历一样,深深地刻在骨子里。

这种人生阅历是无法传授的。

就好像一个学徒跟着一个老师傅在车间干活,学徒总是要吃亏的,如果不吃亏,就只能说明这个老师傅还不够精明。

华夏能够迅速崛起,除了艰苦奋斗是重要的原因之外,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权谋,更是功不可没。

过去华夏弱小,需要靠着权谋和外交黑话来谋取和平红利。

虽然其中蕴含着大智慧,每次都委屈巴巴的啃下丑国一大块肉,严格发扬老祖宗“吃亏是福”,“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的战略。

但说实话,现在已经不同往日了。

华夏已然不是过去那个需要夹缝中求生存的华夏了,因此还采取这么周密的布局,属实是让顾知秋感觉憋了一肚子气。

嬴政、刘彻、李世民、朱元璋这几位老爷子如果看到后人强盛后依然收敛成这样,恐怕气的得从陵墓里爬出来,自己领着战斗机群往丑国去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

全球生死存亡之际,华夏巨龙仰首,蛮夷竟仍不知死活的时候。

这时候正是个不破楼兰终不还、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候。

顾知秋道:“参事院考虑的或许有些是对的,但肯定不全对,他们谨慎习惯了,我们不能惯着他们,炮……不是,工程部队……不是,工程队伍可以进入丑国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