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就很谦逊了。

知道二十世纪的物理学界德意志是领头羊,于是就极大程度的放权给那些德意志科学家去大施拳脚。

终于,在苏联三天两头就上天成功、加加林甚至出舱在太空行走的消息传到丑国之后,才算是让丑国认清了现实。

还是得让德意志的科学家来才行。

于是,在六十年代初,他们终于放下了面子,将这些雪藏已久的德意志科学家请了出来。

但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多方互相纠缠,导致管理十分混乱。

阿波罗计划开始前,同一份报告连最终汇报人也搞不清楚。

在阿波罗成功之后,各方相继邀功,真正做出贡献的德意志科学家又被晾到了一边。

到最后阿波罗计划叫停,太空计划中止,大批的德意志科学家离开。

丑国得到了太空竞赛的美名,nasa在这次竞赛中赚的盆满钵满,但也到此为止了。

因为丑国自始至终的目标很明确,只是为了在太空竞赛中胜出,载人、登月只是一个手段。

而那些德意志科学家的目的,则是为了基础物理的进一步探索。

两方的目的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失望之下,原本可以推动基础物理进入蓬勃发展的机会,也就这么戛然而止。

顾知秋和侯老猜测,这份科研资料中的重氢、奇点和cpDNA实验,都是在丑国航天短暂的蓬勃发展中而得到的数据。

也是基础物理最后的绝唱。

“这些科学家从太空探索中发现了基础物理的全新方向,但可惜随着丑国在太空竞赛中胜出,就按下了暂停键,”顾知秋道:“没想到一暂停就是五十年。”

“这三个实验也是那些科学家给后人留下来的思考题,”侯老道。

随着顾知秋仔细的翻看所有资料,他也越发坚信,这一份老旧的资料,并不是什么学术论文。

而是一篇文章。

从开头的第一个字开始,就表达的是当初他们所处的科研环境的失望。

而后面的三个实验,也并没有按照论文的格式进行描写。

作者只是通过叙述的形式,将太空探索中发现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阐述。

为了展示宇宙和地球的对比,引入了这三个实验。

他们的本意也不是让后人去把这三个可怕的实验给完成。

而是告诉人类,现代物理接下来要走的正确的道路——

探索宇宙本身。

只可惜,当年的丑国和苏联在正处在冷战过程中,科学和现代物理,只是他们手中博弈的棋子。

顾知秋看着这篇文章,能够体会到背后的科学家对于那个时代的失望。

不过更加引起他兴趣的,则是在字里行间深处的一些内容。

除了昔拉计划相关的三个项目之外,这篇文章还写出了作者在丑国太空探索过程中受到启发而写出的一些猜想。

其中最多的就是火星。

甚至在文章中,对火星的猜测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比如通过对太空陨石和月壤的分析,他们猜测火星原本的体积,是比地球要大的,而且它还是太阳系的生命之源,在太阳系形成之初的46亿年前,在太阳和土星、木星的影响下,导致火星的火山活动异常频繁,并随着时间的演化,太阳系第一批有机物形成。

但在太阳系形成的混沌之初,多方的引力潮汐之下,火星出现了持续两亿年的“蜕皮”过程。

在陨石撞击之下,大量的山体、岩石脱离,一部分受木星和火星引力的综合影响,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一条小行星带。

一部分受太阳引力影响,向太阳系中心逃逸。

四十五亿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在火星的海里斯盆地,一块巨大的携带有机物的火星岩石和无数碎屑向太阳系中心冲击而去。

这块巨大的,宽约两千米、长约八千米的,姑且称之为“海里斯”的陨石,最终和地球相撞。

这无疑是地球最大的撞击事件,这次撞击事件引燃了地球的大气,产生了水和冰冻中的有机物,并且撞出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雏形。

当然,这块海里斯陨石并没有留在地球。

在和地球相撞之后,他改变了轨道,受太阳和地球的共同引力作用,开始围绕地球运动,并在44.25亿年前,最终形成了地球的卫星——月球。

猜想充满了作者对火星探索的热忱,但与这热忱相对应的,则是他们对丑国的失望。

阿波罗计划在作者看来,本应该是火星登陆计划的前置项目。

换句话说,当时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德意志科学家,也都是这么看待的。

因为在阿波罗计划之前,现代火箭之父、前纳·粹德意志科学家冯·布劳恩就提出了NERVA计划,而在NERVA计划之中,阿波罗登月计划只是为火星计划做一个实验验证。

从NERVA被提出的那一刻,目标就是火星。

也正因为如此,无数德意志物理学家致力于将所有精力全部投入进阿波罗计划之中。

但可惜,他们终究还是错付了。

他们的计划很丰满——1978年登陆火星,1981年开始在月面建设永久性基地,NERVA的发动机将作为把载荷从低地球轨道送至目标轨道,为地球和月球轨道上的空间站和月球基地运输补给的“太空拖车”使用。同时NERVA的发动机也计划作为替换土星五号第三级发动机的“S-N”(Saturn-Nuclear)方案使用。

甚至在一开始,一切进行的都有条不紊,虽然热核发动机的爆炸次数有些激进,但在1969年还是通过了NRX/XE测试。

NRX/XE引擎的测试结果表明,NERVA引擎可以在反应堆功率为1140MW时产生24.667kN推力、推力室温度2272K、室压3.861MPa、燃料流量35.8kg/s、地面比冲710s,长度6.9直径2.59测试样机总重18,144kg,具有多次重复启动能力,运行时拥有相比化学能火箭2倍的比冲,并完全适用于太空飞行推进使用。B

NERVA的成功,再加上阿波罗登月的顺风顺水,让他们几乎已经兴致勃勃的开始畅想后面的火星计划了。

可谁也没想到,丑国只是把他们当猴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