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崽总算有奶吃,众人也都松了口气。

时候不早,锅里的饺子已经煮熟了,于是赶紧收拾端上来。

“小峰啊,来,坐奶奶身边,咱今晚上吃饺子,欢迎你来咱家。”

一家人围坐桌边,张淑珍把陈峰揽在身边坐着。

给他面前放上一个小碟,里头放上蒜酱、醋,又给陈峰夹了几个最先捞出锅,稍微凉一些的饺子。

“来,快尝尝奶奶的手艺,这饺子,熊肉小白菜馅儿的,老好吃了。”

夏季,菜园子里蔬菜多,包饺子倒是不愁。

正好白菜地里间苗,间下来两土篮子小白菜,烫了之后剁馅,跟熊肉一起包饺子。

那熊肉肥,不用再放油,饺子里的油都挺多,吃起来老香了。

陈峰夹起一个饺子,什么调料都没蘸,直接咬了一口。

张淑珍调馅的手艺确实没的说,菜的鲜、肉的香,完美融合。

油和菜的汁水混合到一起,咬一口油汪汪水灵灵的,别提多好吃了。

饺子进嘴,嚼了两下,陈峰就忍不住掉了眼泪。

要不是遇上了盛叔叔,好心的把他带回来,他做梦也别想吃到这么香的饺子。

他这会儿住在崭新的大房子里头,穿着新衣服,吃着饺子,可母亲和妹妹呢?

她们现在在吃什么?小陈峰一时间觉得特别对不起母亲和妹妹。

“呦,这咋还哭了呢?是饺子烫么?”

张淑珍一看陈峰落泪了,当时愣了下,还以为是饺子太烫,忙试了下。

“不热啊,那这是咋地了?”

“是饺子太好吃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要不是叔把我带回来,我这辈子也吃不上这么好的饺子。”

陈峰抬手,把眼泪抹掉,抽噎着解释。

“我就是心里难受,不知道家里头我妈和我妹妹咋样了,他们吃啥呢?”

盛希平跟陈峰统一口径,对外面说陈峰家里还有母亲和妹妹,不知道父亲在哪。

那天是他们村里的人带着陈峰进城,结果他就走丢了。

这样真真假假的掺着,旁人也问不出什么破绽来。

“唉,好孩子,你别哭啊,你这一哭,奶奶心里也难受了。

不急,这事儿等着让你叔想办法打听,关键是你说不明白家是哪個村的,这事儿不太好办。

咱慢慢打听着,总能找到你原来的家。”张淑珍能咋办?只能温声软语的哄着孩子呗。

其实大人心里都明白,这就是陈峰的母亲养不活俩孩子了,想办法把陈峰送出来,寻思着不管谁捡走了,孩子都能留一条活路。

可这话谁敢直接说啊?没办法就只能哄着,说是以后有机会了,一定带陈峰回去找家里人。

一个八岁的孩子,连自家住在什么地方都说不明白,咋找?

别说是眼下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时候了,就算是几十年后,那些丢了的孩子,有多少找回来的?

所以这些话,也就是糊弄陈峰而已,哄着孩子高兴。

“小峰,快吃饭吧,伱母亲和你妹妹,说不定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以后有机会,我肯定带你回去找。”

那边,盛希平看了陈峰一眼,轻咳一声示意。

陈峰一听,立时明白过来,母亲和妹妹那边,盛叔肯定有所安排。

陈峰心中稳定了些,点点头,“嗯,我知道了,谢谢叔,谢谢爷爷奶奶。”

这小子挺懂礼貌,挨个儿谢过之后,不再落泪,而是专心吃饭。

见孩子不哭了,盛家众人也都松了口气,张淑珍对陈峰,越发心疼起来。

哎呀,这么好、这么听话懂事的孩子,哪个狠心的爹妈,竟然忍心给扔了不要?

他们不要就不要吧,那是他们没福,这孩子,从今往后,就是盛家的了。

想到此处,张淑珍对陈峰又和蔼几分,连着给陈峰夹了好几个饺子。

“孩子,慢慢吃啊,别着急,饺子有的是,今天奶包的多。

你要是喜欢吃,就给你多留点儿。”

张淑珍一边说,一边用手拍抚着陈峰的后背,生怕这孩子冷不丁吃好的太着急了,再噎着啥的。

这顿饺子,大家伙儿吃的都挺美。

周青岚如今也不怎么吐了,吃啥都挺香,她自己就造了一盘饺子。

其他人也都没少吃,桌上的不够,从外屋又端进来几盘。

只有陈峰,牢牢记着盛希平的叮嘱,没敢可劲儿吃,觉得差不多了就停。

这饺子油水太大,陈峰那肠胃都弱,吃太多了容易拉肚子。

他才来盛家一天多,要是因为吃多了闹肚子,就太丢人了。

“孩子,咋不吃了呢?饺子不和胃口还是咋地?多吃点儿啊,饺子有的是。”

张淑珍一看,觉得奇怪,这孩子是刚来放不开吧?吃饺子都这么少?

“奶,我吃饱了,饺子真香,我都没吃过这么香的饺子。

奶奶,我没装假,真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陈峰挺客气的跟其他人打了招呼,这才退到后面下了地,跑去看小黄和狗崽虎崽了。

“妈,你不用惦记他,他现在少吃点儿是对的,等着过一阵他脾胃调养好就没事儿了,啥都能吃。”

盛希平看了眼陈峰,心底对这个孩子特别满意。

性格好,懂事,知道进退,不愧是陈瑞卿的儿子,哪怕是没有亲爹在身边教导,也这么稀罕人。

张淑珍一听,也就明白过来了,“行吧,那就不强求他多吃,慢慢养。

我就不信了,凭我这手艺,凭咱家的伙食,还养不出个白白胖胖的娃?”

张淑珍现在已经完全接纳了陈峰,把他当自家晚辈看,就想着对陈峰好。

一顿香喷喷的饺子吃完,周青岚领着盛云芳盛云菲把剩下的饺子都端到外屋放凉,然后再放到碗柜里。

至于锅里的饺子汤,也没浪费了,众人各自盛一碗喝了,剩下的装到盆子里,明早晨给狗馇食用。

“老二老三,你俩把那些骨头,都放在院子里大锅煮上,留着给狗子馇食啥的。

姑娘,你帮我把那些肥肉都切了,咱再炼点儿油,这大热天的肉放不住就坏了,炼了油放起来,慢慢吃。”

屋里收拾完,张淑珍招呼着家里人干活,把今天分的那些熊肉,肥的就炼油。

瘦的不行就用盐卤上晾干了,留着慢慢吃,好不容易弄回来的,不能祸害了。

八月九号,高海宁家闺女红梅满月,十号,高家预备了满月酒,招待亲戚朋友。

周青岚跟唐凤英是表姐妹,盛希平跟高海宁是好友,这样的场合肯定要去。

吃过早饭,张淑珍就领着大儿子和儿媳妇,拎了两只盛希平早起抓的野鸡,一起去了高家。

“哎呀,嫂子和希平、青岚来了?快,快进屋。嫂子你看你,来就是呗,咋还带着东西?”

高海宁他妈赵春兰,丈母娘李玉芹,都在呢,一见盛家人来到,急忙相迎。

唐凤英生孩子三天时,张淑珍拿了二十个鸡蛋,一包红糖,一块布过来看的欢喜。

如今这年月,拿这些东西那都算大礼,亲戚之间才这样。

换成普通朋友,十个鸡蛋就算挺不错了。

“这是希平今早晨去遛套子,抓着的两只野鸡,留着给凤英炖了吃。”

张淑珍笑着,把两只野鸡递给了赵春兰。

“快,让我们去看看小红梅,我就三天的时候看了眼,也不知道这小家伙现在啥样了。”

赵春兰接过了野鸡,随手交给身后的高大强,然后领着张淑珍和周青岚一起,去了高家东屋。

高海宁结婚后,跟媳妇住在西屋的,唐凤英坐月子也是在西屋。

如今母女俩出了月子躲尿窝,就搬到东屋来了。

众人进门时,小红梅刚吃完奶,换了褯子,唐凤英正哄着闺女哦啊的玩儿呢。

一见自家表妹和她婆婆来了,唐凤英赶紧打招呼,“大娘,青岚,快来,看看我家闺女,可好玩了。”

周青岚跟张淑珍二人进屋,坐到炕沿上,瞅着那躺在炕上,蹬着小腿儿,挥动着小手的娃,喜欢的不得了。

八月里天气热,平房不比楼房不烧火,这早晚做饭啥的,炕热屋子里也热。

所以唐凤英给闺女穿了条单裤子,上身直接穿了个红色的肚兜。

那小家伙月子里养的不错,白嫩嫩胖乎乎的,两条小胳膊就跟那莲藕差不多,一节一节的可稀罕人了。

“哎呀,这娃长的,可真俊啊。

比三天那时候我过来,好看多了,真胖乎,稀罕人。”

张淑珍这个岁数,正是眫孙子的年纪,一见了谁家的小娃,就稀罕的不得了。

“咋样儿?孩子闹不闹?好伺候么?”

“还行,月子里都挺好的。

就是这几天快出月子,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天天傍晚就开始哭咧咧,一直得哭到九点来钟才睡觉。

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把我妈都愁坏了。”

唐凤英看着炕上乖乖自己玩,不哭不闹的娃,既欢喜又犯愁的说道。

“哦,那是孩子闹月子呢,不要紧的,好多孩子都这样。

从出月子那几天就开始闹,有的半个月,有的一个月,闹过这阵儿就好了。”

张淑珍伺候的孩子多,懂的也多,一听就知道咋回事儿了。

“你没事儿就给她捂捂肚子,多放几个屁就好了。

小娃放屁好,多放屁肠子通畅不胀气,她就不爱闹了。

再就是她哭一哭不要紧,也不用一哭就着急哄。

你说她一天闲着没啥事儿,除了吃就是睡,那哭就是她的营生儿。

只要不是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脸憋的都紫了那种,就不用太在乎。”

老辈儿人都是这么养孩子的,她们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一些朴素的育儿观念,还是很有用的。

张淑珍这边说,周青岚在那头也是特别用心的记。

她怀孕四个多月了,预产期是在元旦前后,离着也没多远。婆婆说的这些都是经验,将来养孩子都用得到。

“谢谢大娘,那我知道了,回头我就多给她捂捂肚子。”唐凤英听了,赶忙道谢。

张淑珍在屋里看了会儿小娃,就去外屋跟赵春兰、李玉芹她们唠嗑去了,屋里剩下周青岚和唐凤英。

自打唐凤英生产,周青岚就一直想过来看表姐和孩子,却被告知,孕妇不好在月子里去看产妇,得出了月子才行。

有些老规矩,不得不遵守,要不然万一产妇和孩子有点儿啥事,谁担得起责任?

所以周青岚就忍着,直到今天这才过来。

看着眼前这可爱的小外甥女,即将为人母的周青岚喜欢的不得了。

在唐凤英指点下,周青岚抱起来小红梅,看小姑娘大眼瞪小眼。

“姐,这孩子长的像你,尤其是眼睛,特别像。”

周青岚抱着孩子细细端详,就觉得这小姑娘哪哪儿都好看,小眉毛小嘴巴的,怎么看都稀罕人。

“这娃,长得真俊,太招人稀罕了。”周青岚抱着孩子,有点儿爱不释手的感觉。

“得,你还是把她给我吧,别等会儿尿你一身,这些小玩意儿都是直肠子,吃了就拉尿。”

周青岚抱了一会儿,唐凤英就赶紧接过来,放到炕上,生怕小红梅拉尿,弄得周青岚一身。

也巧了,唐凤英这边刚把孩子放下来,就瞧见那尿褯子瞬间湿了。

周青岚和唐凤英互相看了眼,都哈哈笑了起来。

“你这小混蛋倒是挺护着你姨啊,还知道不能尿她身上。

这就对了,等你姨也生了孩子,你就有伴儿一起玩了。

我告诉你,可得跟你姨搞好关系,保不齐将来你念书啊,就是你姨教你呢。

到时候你不听话啊,让你姨打你手板儿。”

唐凤英等孩子尿完,将褯子抽了出来,又给换上新的。

躺在炕上的小女娃,此时还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只朝着周青岚咧嘴笑。

那小模样,真的是太可爱了,惹得唐凤英和周青岚都一个劲儿的直乐。

九点来钟,高家陆续来人,多数都是林场这些相处好的人家。

当然,这孩子满月,跟结婚办喜酒没法比,来的人没那么多。

中午,高家预备了三桌酒席。

这时候菜园里各类菜蔬丰富,加上前天、昨天高海宁跟着盛希平他们进山,打了些猎物,所以高家这酒席倒是整的挺不错。

八个菜一个汤,主食是大米饭,中午天热,屋里更热得慌,索性就在外面院子摆上桌椅。

众人在外头吃吃喝喝,既敞亮又风凉,比屋里舒服多了。

高家满月酒之后,盛希平在家歇了两天。

八月十三号这天,盛希平带了钱、贺礼、介绍信等,收拾利索,坐小火车去松江河。

他要去桦甸红石林业局,去参加苏景升的婚礼。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