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片肃然之际,扶摇报馆之人,在罗贯中的带领下,配合各地的差役开始对被抓之人的罪行进行宣讲。

巨富之家,尤其是如今这个时代,哪有什么清白可言?

真要是遵纪守法的,自然早就老老实实的去税务局交钱去了。

时至今日,还冥顽不灵,死扛到底的,要么是看不清局势,要么便是贪婪至死。

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或许不是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但自然也有人清楚,甚至一些人本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终于,在听到某些罪行的时候。

有人站了出来,满脸泪水。

“没错,就是他,当年强行侵占了我家的良田,我上告官府,反而被打了二十板子,如今当真是苍天有眼啊。”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

倒是几乎成了一次批斗大会,或者说诉苦大会。

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京都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悲伤之中。

当然,其中也有着些许的快意。

毕竟,曾经欺压他们百姓之人,如今总算是要受到应有的惩罚了。

不知从何处开始,有人猛然跪地,冲着皇城的方向高呼。

“陛下圣明!”

“陛下万岁!”

陆陆续续的,无数呼喊声此起彼伏,连成了一片。

皇宫之中,李承乾忽然察觉到自身成就点大增,而很快,他就知道了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些百姓还真是淳朴的可爱啊。

他轻轻感慨了一声,目光越发的冰冷。

他做的可远远还不够。

那些选择妥协,缴纳了税赋的,犯下的罪行可也是触目惊心。

一切,迁都之后,自然还有清算之时。

而且,他很清楚,税务之事可还远远未曾结束。

先不说,如今涉及的范围只在京都和南京,他们能够查到的,只怕也绝非那些人真正的财富。

毕竟,如果他们将银子埋在土里,可不是轻易能够查出来的。

不过迁都在即,迁都人选已经基本确定。

这些人非富即贵,哪怕缴纳了海量的赋税,手下仍旧拥有着大量的田地。

这些土地关乎他之后的大计,国策,他不可能让这些人继续掌握如此庞大的土地。

张居正,吕不韦等人都是经天纬地之才,如今税务局和物价监督管理局基本已经进入正轨,留上一人坐镇即可。

他谋划了数日的土地规划管理局也该投入使用了。

其实这也是一时之策。

如今,他需要给百姓一份安身立命的根本,土地自然是重中之重。

可未来,一旦庆国从农耕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

生产资料发生变化,百姓便也不需要依靠着区区数十亩,甚至数亩土地过活了。

而他拥有着诸天星辰海,可以用成就点兑换无数超出如今时代的知识。

社会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其实并不会太久。

在他一统天下之后,他自然可以凭借着治理天下所获得的海量成就点兑换无数超出这个时代的技术。

在推动时代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加庞大的成就点。

事实上,在庆帝传位于他之后,他便渐渐意识到,所谓的成就点,其实就是这方世界某种不可言说的力量对他进行的回馈。

他对这個世界的改变越大,所收获的回馈便也越大。

而诸天星辰海,则是他依仗这些回馈之力撬动其他世界的一处基石。

……

这一日过后,京都之中的百姓对于李承乾这位新君越发的敬畏和拜服。

李承乾的威望也愈发的深入人心。

便在这个时候,土地规划管理局横空出世。

一部土地法,瞬间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条例和细则在朝廷吏员的宣讲下在京都各处公开。

然而百姓记住的,只有区区几个字。

分地,人手三十亩。

名下并无土地之人,只需要年满十八,不论男女,都可以获得朝廷分配的三十亩良田。

当然,视田亩的质量和地点,分配的土地数量也会有所变化,可能多可能少,但基本都在三十亩左右。

并且,朝廷会专门有专人,提供农具耕牛等相关的帮助。

另外,便是这些土地都归属于朝廷。

所有人都只拥有耕种权,没有买卖权。

另外,名下拥有土地的,可以将土地主动以市价贩卖给土地规划管理局,从而获得分配土地的权限。

虽然要卖出土地这一点,令不少人心头打鼓。

但许多人名下也就只是区区几亩土地,如果能换来三十亩良田,岂不是大赚特赚?

这点帐,还是很容易算清的。

真正气的浑身发抖的,反而是之前那些缴纳了巨额赋税的贵人们。

因为在土地法中明确规定,拥有田亩超过三十亩的私田,每年需要上缴除了必要支出外的九成产出。

而这个必要支出也规定的很死,人力,种子,耕具等物件。

简单说,就是去除成本之后,总收益的九成。

这基本上就等于白给朝廷打工了。

放谁身上都几乎不可能愿意。

可不愿意他们又能如何?

说白了,这土地法,就是毫不掩饰的针对这些大地主。

他们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条,卖地。

但这才是最令人恨的牙痒痒的地方。

许多人名下万亩良田,按照市价,可以卖不少银两。

但却需要缴纳海量的赋税。

说白了,就是土地规划管理局和税务局左手倒右手。

几乎算是赤裸裸的明刀子割肉,那些地主贵人们哪里受过这样委屈。

有人一把年纪了,在屋里嚎啕大哭,然后还是不得不带着一大沓子地契,主动送上门。

然而百姓们大多皆是兴高采烈。

三十亩良田,勤勤恳恳耕种下来,一年少说收成五十石上下,十税一的情况下,到手四十五石。

留下必要的口粮,就是几十两银子的收入,温饱完全是绰绰有余,比起曾经几亩地,抠抠搜搜的日子简直是天差地别,如此怎么会不高兴?

只能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一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期间死了不少人,可如今的京都却是一派欣欣向荣之象,再不复往日的沉闷。

最重要的是,这一个月,通过接连不断的宣讲,法治二字已经深入人心。

而迁都一事已经真正进入了正轨。

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之外,已经尽数做好了离开京都的准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