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关东反董卓联军新的驻地。

原本的一片废墟,此刻全然已经是清理完毕。血色未曾全然褪去的空地上,数万联军将士白旗白甲昂首挺立。只是他们并非是要挂孝伐董,只是来参加盟主祭奠太傅的仪式。

时当正午,陈琳缓缓登台,不多时悲怆的诵读声,回荡在虎牢关内。这篇出自他亲笔的太傅袁隗的祭文,字里行间全然是对太傅一生功绩的歌颂,以及赞扬太傅因国事不畏强权而牺牲的品质。当然,末尾之地他也没有忘记隐约点出袁绍兴兵报仇雪恨之事。

洋洋洒洒千言祭文诵读完毕之际,紧接着便是讨伐国贼董卓的新一片檄文。仍旧是陈琳饱含深情的诵读,檄文中例数董卓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而再次确认反董卓联军的正义性。

当祭文与檄文依次读罢,随着连串的鼓声跟着消声灭迹,袁绍在数万白旗白甲将士们“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的反复呼喊下,趋步走上关城。

随着三坛酒朝着仍旧留着血迹的地上泼洒,袁绍开始祭奠此前虎牢关一役中,牺牲的将士。等到一切程序完成,他面对一众将士们高喊道:“我等于酸枣会盟,盟誓要铲除国贼董卓,还天下百姓以清平世界。

现如今,虎牢关业已攻破,雒阳就在眼前。值此之际,我等本应当速速进军,以求早日诛杀国贼,挽救大汉于倾覆。

然古语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等此刻若再兴久战之兵,以疲敝之师围困雒阳,则是以竭击盈,非智者之举。

若当真因一时之冲动,如此行事。非但将是事倍功半,更将有可能功亏一篑。是以,我与众刺史、太守商议决定,全军暂作歇息。等养精蓄锐,时机成熟之际,再兴大兵,兵围雒阳,以期一战而功成!”

当袁绍充满激荡的话音落下时,站在两侧的曹操、孙坚,近乎是同时将目光投向这位盟主。

原本因为需要筹备这场浩大的祭奠,是以紧急筹备数万白旗白甲,已经是浪费追击董卓的黄金时间。但是“孝”这一字,为世人所重视,因而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指摘袁绍的行为。

只是今日,袁绍公然宣布,要养精蓄锐再从长计议。这令曹操确认,袁绍确实不希望夺回天子。曹操明白,或许他的机会到来。

……

几日后,擅自出击的孙坚送回的一则消息,将一众诸侯重新聚在虎牢关的城楼当中。

“根据孙坚传回的最新消息。”眼瞅着一众诸侯均是到齐,曹操开门见山便是说道:“日前,天子、公卿均已开始西迁。与此同时,董卓已经在逮捕雒阳城中的富室,听说是准备随意加诸罪名将其处死,好没收其钱财。”

“另外,孙坚还探听到,董卓已经下令,准备纵火焚烧雒阳的所有宫殿、官府以及百姓的民宅。”曹操指着西面,怅然地说道:“据悉董卓要将雒阳二百里范围内,化作一片没有一间房屋的赤地。”

“哦?”豫州刺史孔伷疑问道:“消息确实吗?须知董卓焚烧雒阳的计划,必然只有其亲信才能知晓。孙坚又从何得知?”

“确实与否,曹某此刻实难断言。然——”曹操没有过分纠结孙坚情报的真假,他只是出言提醒一众诸侯道:“诸位莫非都忘记,我们兴义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吗?

现如今,董卓就在西边戕害生灵,而我大军集结在此,距离雒阳可谓是朝发夕至,诸位却仍旧是裹足不肯前进,这究竟是何道理?

要说董卓仍旧挟持天子,守在雒阳不出。或许我等还需要忌惮进攻天子之都的影响。但其已经强迫天子西迁,甚至就将焚烧宫室。似如此失道寡助之人,此刻还不出击剪除,更待何时?”

“孟德忠于国事,实乃我等楷模。”等曹操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说罢,袁绍才缓缓开口:“然正如孔刺史所言,似迁都内情以及焚烧宫室这般核心的机密,孙坚又是如何探听获悉?

要知道,孙坚与董贼本就瓜葛颇多,不清不楚。若此事是董卓授意其假传情报,有意引我等上钩,又当奈何?

须知,此刻诸军皆已疲敝,若是强要追出,却遭董贼伏击,只恐有全军覆没之危险。若我等葬身于此,将来还有谁能再建联军,与董贼分庭抗礼?”

“盟主的忧虑,也有些道理。”曹操并没有一意孤行,逼迫着袁绍出兵。因为曹操明白,不出兵符合一众诸侯的共同利益。事实上,他今日这番话语,目的也非是说服袁绍:“既如此,还请盟主同意曹某,率领自家部曲追出。如此就算真遭伏击而倾覆,亦无损反董大局。”

曹操此来的目的,主要还是要请缨出战。他试图藉由追击董卓,让自己的名字名播海内。毕竟此番反董卓联盟,曹操忙前忙后,却始终是寸功未立。

“孟德这是何苦。”袁绍眯起眼睛看着曹操,良久才道:“如果孟德执意要去,我当优先补足孟德部的粮食以及武备。”

事实上,曹操之所以至今是寸功未立,自然全是袁绍的精心安排。就似首倡义兵之功劳,原本应当属于带出密诏的曹操,却被袁绍强行送给桥瑁。

袁绍之所以这么做,理由当然是他已经窥见曹操心中若隐若现的野心。只是当曹操宁可以身犯险,也要尝试一搏时,袁绍还是决定给这位老友一次机会。

于袁绍而言,一个有名望的曹操,其实并不能威胁到自己。他之所以压制曹操,单纯是不希望与这位昔日亦师亦友的伙伴,渐渐走向对立的位置,最终倒在自己的脚下。

“盟主,我愿随孟德同去,还望恩准。”袁绍话音这边落下,那边济北相鲍信亦是站出。

自雒阳开始,鲍信已经愈发厌恶袁绍的优柔寡断,以及短视。在鲍信的眼里,关东诸侯中只有曹操才算英雄。他甚至曾经私底下对曹操说过,当今之世能以超群智谋拨乱反正之人,只有你。

是以,当曹操请命追击之际,鲍信只觉找到同路之人,故而欣然请命同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