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着离淑兰与孙秀才,定亲还有不到两日,就有盛家的友人,写了一封书信送来,直言瞧这孙秀才这两日在翠云楼眠花宿柳,还听说他在青楼里大放厥词,四处说娶了盛家女儿,他家就多的是银子,包几个女人算不得什么。

那老太太看完信气的直接晕了过去,盛维与李氏未来的大女婿是如此德行,也是火冒三丈,李氏是当着几位老夫人的面哭诉道,"这可是老太太说的,这孙秀才十二三岁就中了秀才,日后必然能够有一个好功名,我家淑兰嫁过去,日后就是官太太,如今快要定亲了,他还在青楼里面眠花宿柳,这是什么天定的好姻缘?"

淑兰听到下人回报的消息,也在房间里哭了出来,品男虽小,但也懂事了,知道自己的姐姐将要嫁给这样一个酒色之徒,心中十分愤怒,却没有办法,只能陪着淑兰痛哭。

淑兰见家里居然要将她嫁给如此品性的男子,不由得满是失望,竟想要悬梁自尽,可把盛家人都吓坏了。

一屋子人哭哭闹闹的,却没有人提出解决的办法,盛老太太也只能干叹气,毕竟她不是这个家的人,也不好发话。

盛明兰比这些大人们都要清醒,走上前说道,"既然还未定亲,那这婚事就不能作数,只要把婚事解除了,淑兰姐姐也就不会在与这样的酒色之徒扯上干系了。"

大老太太叹气,"可是请柬都发出去了,众人都知道淑兰要与孙秀才定亲了。"

明兰一脸愤恨的说道,"这本就不是淑兰姐姐的过错,是那孙秀才品行不端,我们怎可为了旁人的几句闲言碎语,就耽误了淑兰姐姐的终身,这孙秀才家贫不说,品性还如此不堪,日后淑兰姐姐带着丰厚的嫁妆嫁过去,怕是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今的皇后娘娘不就是遇人不淑,差点被骗光家产吗?既入穷巷就应该及时掉头才是,皇后娘娘正是懂得了这个道理,才成为了皇后。天下人也不敢说什么,有皇后娘娘这样的榜样,如今大宋对女子退亲之事,倒是没有以往那么严苛了。"

"孙秀才本来就没有什么家底,只空有一个秀才的头衔,淑兰姐姐嫁给他本就门不当户不对,日后淑兰姐姐再定亲,只要选择品性优良之人不就好了,我盛家本就不在乎门第与财富。"

李氏你上前拉住盛明兰的手说道,"明兰说的对,我盛家本就不在乎门第与家财,只是看重女婿的品行罢了,既然这孙秀才如此不堪,我们又为何要让淑兰嫁过去受苦了?我们一行人在乎脸面,倒是不在乎自家孩子的终身大事了,我们今日必然要与那孙家退婚。"

大老太太叹气,"只能如此,还好还未到正式订婚之日,也没有正式交换庚帖,既然是他孙家如此糜烂,就不要怨我盛家退婚了,你们让人散播一下孙秀才流连青楼之事,好歹能够维系一下淑兰的脸面。"

盛维与李氏也就去请了两家人的族老,并告知了此事,又在族老面前痛哭流涕,指责孙秀才品行不端,是个好色之徒,直接与孙家解除了婚约。

盛家又花了大价钱在宥阳四处散布孙秀才是个酒色之徒都消息,势必要坏了这孙秀才的名声,也好挽回盛淑兰的名声和盛家的脸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