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撤了,而且还是连夜走的。

而那些蒙古难民,则是被他们扔在了广宁城外。

第二日,当那些蒙古难民醒来之后,看着女真人空荡荡的营地,陷入了呆滞之中。

利用完了就跑,这女真人,做事还真不是一般的绝。

城头上的贺世贤看到这一情况,也当即拔出腰间的长剑,声吼道:“弟兄们,为遇难的百姓们报仇,跟我去杀光这帮蒙古人!”

“杀~!”

城内的守军与锦州援军也怒吼一声。

随后贺世贤下令,打开城门,率领两万名士兵,向着那些蒙古难民杀了过去。

虽然他们打不过女真骑兵,但是对付这些蒙古难民还是没有问题的。

得到消息的王化贞,此时正沉浸在自我怀疑当中,也没有心思去理会那些。

面对含怒出城的明军士兵,那些蒙古难民,也是难以招架。

只不过片刻四万多名蒙古难民,便被杀的四散奔逃。

对于逃跑的那些蒙古人,明军士兵也是紧追不舍。

期间也有投降之人,但是愤怒至极的明军士兵却不予理会,直接砍下了他们的头颅。

在明军士兵的心中,这些之前祸害了无数辽东父老的畜生,必须全都得死。

广宁城外的追杀,足足持续了两日,那些蒙古难民,除极少数得以逃脱之外,余下的全都被斩杀一空。

尸体也布满了广宁城外的四周旷野。

回到广宁城内的贺世贤,喊来了自己的副将,吩咐道:“派人向熊都督传信,就说我军已经将那些投靠建奴的蒙古难民全部斩杀。

并让人组织城内百姓,于城外挖些大坑,将那些畜生的尸体全都埋了,以免引发瘟疫!

还有广宁周边的村庄,也派人去看看,把那些遇难百姓的尸体也埋了。”

“是,总兵!”

副将答应了一声,旋即快步离去。

另一边,经努尔哈赤率领的两万五千人马,也再一次回到了沈阳城外的营地。

“父汗,此次都怪儿臣谋虑不周,请父汗责罚!”

负责留守的皇太极,也是一脸羞愧的向着努尔哈赤跪地请罪,并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努尔哈赤无力的摆了摆手,“此事不怪你,怪只怪咱们都小看了明国的那个小皇帝。

没想到,那些小皇帝小小年纪,竟如此知人善用,还真是难缠呐!”

一旁的代善问道:“父汗,那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努尔哈赤摇了摇头:“没办法了,沈阳急不可下,我军又粮草不足,还是先撤回去,将北方的那些野人部落拿下之后,再做计较!”

帐内众将闻言,尽皆沉默的点了点头。

“都督,建奴撤了!!”

看到女真人的动静,曹文诏也一脸兴奋来到府衙,的找到了正在俯首书写的熊廷弼。

“撤就撤了,有什么可高兴的?”

熊廷弼抬头淡淡的看了曹文诏一眼,随后低下头继续书写。

曹文诏愣愣的问道:“呃~,都督,咱们不追吗?”

“不追!”

熊廷弼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

“都督,建奴远道而来,又一无所获,定然士气低落,我军若是此时追击,就算不能杀了努尔哈赤那个贼酋,也定能重创建奴大军,甚至还有可能趁机收复抚顺、铁岭。”

“这可是摆在眼前,天大的功劳啊都督!”

曹文诏也是不死心的劝道,希望能够改变熊廷弼的主意。

熊廷弼也放下趣÷阁,抬头看向曹文诏,沉声说道:

“努尔哈赤这个家伙,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他就算撤退,也会在半路留下一只伏兵,一旦我军出城追击,定然会中了他的埋伏。

到时候,沈阳丢了,这个责任咱们谁也担不起。”

曹文诏眉头一拧:“那个贼酋,竟如此狡猾?”

熊廷弼轻笑一声,“这不过是常识罢了,他若没点儿本事,又怎么能够只靠十三副铠甲,便打下如此一片基业?

为将者,可以蔑视敌人,但绝不能轻视敌人。

再有,眼下陛下登基不久,咱们又被寄予厚望,说什么也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如果咱们因为贪功而丢了沈阳,对陛下声望的打击,可就太大了!

与陛下的声望相比,任何功劳,都是可以放弃的,明白吗?”

“都督说的是,卑职记下了!”

听到这一番话,曹文诏也是一脸受教的恭声应是,看向熊廷弼的目光也满是崇敬。

方才熊廷弼不仅教给了他如何为将,也同时教会了他如果做官,能够跟在这样一个人身边,其中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那就好,另外派出斥候,随时汇报建奴的动静!”

熊廷弼笑了笑,随即拿起毛趣÷阁,继续书写起来。

“是都督,您这是在写什么呢?”

曹文诏恭敬的答应了一声,随即一脸好奇的看向了熊廷弼的桌案。

“哦,没什么,在写捷报罢了,此次沈阳大捷,本督自然要向陛下和朝廷报捷,给弟兄们讨些赏赐才是!”

熊廷弼一脸平淡的说着,手中的动作却是不停。

“大胜?报捷??”

听到熊廷弼的话,曹文诏也是有些懵住了。

他不知道,是自己耳朵坏了,还是自家都督的脑子坏了。

曹文诏随即一脸担忧的看向熊廷弼,“都督,这次建奴入寇,咱们只是杀了一些蒙古人,一个建奴都没杀死,这种战绩,您如果拿来报捷的话,会不会引来朝臣得弹劾?”

小胜说成大胜,报捷往大了报,这在以往的边军将领之中,基本上是常规操作了。

可是这次不一样,这一次直接被人堵在了家门口,连城都没敢出。

这样的大捷报上去,真的合适?

“你啊,还是太年轻了,等着吧,看本督如何为你们讨赏!”

熊廷弼没好气的看了曹文诏一眼,随即继续低头书写。

熊廷弼也知道,这次所谓的大捷,不过就是沈阳没丢而已,但是他却必须得这么报。

一来,是借此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威信,二来,也是为了消除辽东士兵怯战的心理。

只要自己的捷报送上去,并得到了天子的认可,那么所有人都会知道,天子对自己是何等的宠信。

有了天子的宠信,下面那些人,自然也就老实了,自己到时候也能更好的整肃军纪。

当然最重要的是,也是为了让士兵们看到天子对辽东的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都能讨来封赏,那将来要是在战场上击败了建奴,那封赏岂不是难以想象?

当然,熊廷弼写这封捷报,也是想看看天子对自己到底信任到了何种程度。

毕竟,君主的信任,永远都是领军大将的心结。

如果自己这次因为谎报大捷受到惩处,那么自己也好趁机隐退,以免将来落得一个更加凄惨的下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