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随便拿两件回去穿的棉袄就行了。”

“家里不也还有些旧衣嘛,过了正月我就回来了。”

陆铮连忙提醒姐姐。

见他已经接受了过完正月就回庄子的结果,陆微雨心疼地看着他。

让他早些回庄子,是因为母亲那时月份渐大,自顾不暇。

她要出京南下,这一去不会少于三个月,他在府中无人照顾。

应该说无人保护,她出门也不能安心。

知晓前世命运的她,对幼弟尤其看顾得紧。

“那就不带了,奶娘早就给你做了许多新衣裳,里里外外、一年四时都能穿三年了。”

陆微雨干脆说道。

刚才过来,也是下意识就收拾起来了。

其实铮儿在庄子上穿的衣料,可没有在府里时好。

铮儿打小穿的衣物鞋袜甚至还有帽子,都是吴奶娘一针一线,有时林嬷嬷也会给他做。

她也给他做过,还有府中裁衣师傅负责的四时衣物。

因而好多新衣都穿不完,不可能会缺。

来到庄子上后,新添置衣物就都是庄子上的妇人来做,不会再让府中送过来。

吴奶娘搬去了海棠院,主要是守院子,每天闲着就做针线。

早就攒下许多四时衣裳了,前儿还与她说,铮儿随便穿到八岁都不缺新衣更换。

当下只带了几本正在看着的书和正在临摹的字帖,还有两双练武时好穿的鞋,就打了一个小小的包袱。

姐弟就拎着这只小包袱去饭厅。

老祖宗已经处理完事情,李常青在场。

应该是等下奉命送他们出去也将手令交与外祖父的。

陆微雨没有多嘴,只是笑着向李常青行了礼,提起石榴酒就都笑了起来。

石榴酒都运到了这边庄子上囤着了,并不在陆微雨新买的那座庄子。

那座庄子是由两座小庄组成,庄院隔着田贩相对而立。

一边给了大表哥建青梨酒作坊。

一边自家做果脯、肉脯等干货小吃,临时顺便试手而囤出一批石榴酒。

当然不是老祖宗急着要收回那一万两银子,而是怕孩子有了钱就乱投入本钱。

剩下的几千两囤出五千斤酒,只是存着试一试运气的想法。

就算没有成功也就是几千两银子。

没想到,李常青回馈说这酒瞧着路数对了,原理上与其他泡制酒大差不差。

因而,陆微雨追加两万斤酒时,才没有被阻止,补货时,老祖宗也囤了一万斤。

他当然不靠这个换钱,真的是要留着送礼的。

年礼,一千斤石榴酒、一千斤梅花酒,等下个月就往常山送。

正好,将小丫头的事情,也与老舅兄先打声招呼。

家中曾孙女出息,他其实也骄傲。

只是这些,并不与孩子说罢了。

剩下的酒,手底下那么多追随自己的老兄弟、侄辈、侄孙辈,也要分一分。

这些人并非陆氏族人,而是随着他一并退离京城权力漩涡的那些将领们。

还有在京城蛰伏着等着那一天的旧部。

石榴酒在京城并非稀奇之物,只不过他们不会酿制之法。

没想到端午节时他提醒了一句,孩子自己真的琢磨出来了。

庄子上也是酿酒的基本原理在庄子上不算秘密,孩子熟悉这些东西也不奇怪。

只是没想到,孩子会善用花与果还有冰糖,通过不同的工序而改变酒的品种。

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

这酒,就代表着老祖宗的骄傲了。

而陆微雨也在为明年酿酒打算盘了,直接和老祖宗提要求。

“老祖宗,明年我要早作准备多囤几万斤酒。”

“明年庄子上的收成,优先我囤酒,剩下有多的再还债哦。”

今年这么仓促都能回收一万多两,明年自然也可以。

也就是说,不管是明年还是后年,她还债是稳稳当当的,不需要担心她还不了。

“嗯,明年你花钱的地方多,就先停一年。”见她惦着这件事儿,老祖宗笑了。

“后年开始,就按每年扣两千两的比例,五年还清,如何?”

“多谢老祖宗!”陆微雨一听,兴奋得立刻行礼道谢。

明年不用还钱,在不增加田庄的前提下,加上冬、春两季闲散利润。

收回的钱全部用来囤石榴酒。

仍按今年的成本来算,四万斤酒是稳稳的。

若早作准备,联系好石榴货源和价钱,其他材料和装备、运输、人工再合理调整一下。

有些工具也是可以多年使用的。

因而,在积累了今年的经验之后,成本还能再降一点,单斤三百五十文应是没有压力。

作坊一向是保障了一百文基础利润的。

因石榴和其他材料、装备的采买,以及处理石榴等人工又算了钱。

这中间又有小几十文的出入,是李爷爷优先保障了作坊利益。

而作坊利益又承担着纯酒与石榴的本钱。

这才拔高了她出石榴酒的货时,降不下来的价钱。

明年也可以就按三百五十文的成本来算。

毕竟囤酒翻倍了,也需要新的装备,还不能将本钱压缩太多。

三座庄子产出预计能回收一万四千两,刚好是四万斤酒。

到时再找大表哥收些定金,五到六万斤酒毫无压力。

大表哥肯定会要走至少四万斤酒,哪怕讨价还价给到七百文也是赚钱的。

那也是一万多两的纯利啊,刚好将田庄产出挪至作坊的借款还清。

在知道老祖宗给出的暂不让她还债好处后,这一瞬间她就想到了明年酒价的问题。

到时自家所有酒楼,也降价到九百文,让酒楼也多些盈利。

母亲那边酒楼到不必再变,订单就这么大,母亲也不会让她白忙活。

到时剩下的两万斤酒,也还有万余两的纯利。

明年回收到这笔钱后,立刻投入在北线和东线购买田庄,增加石榴和梨、桃的种植。

后年……囤酒依然是六万斤不变,如果大表哥要增加订单那就增加产出。

但她自家田庄产出也会随之增加,并节省酿酒作坊的成本。

还能沿线供给大表哥的北线还有舅舅的东线的酒楼、酒庄的酒,在运输成本上又能节省不少。

而她在一年之内,仅通过田庄产出与石榴酒销量,就可以做许多事情。

可以将自己的生意线推进到北线与东线。

南线从不是她担心的地方。

除了南线有常山和东灵山,有香云寺归云大师。

还有自家生意盘子早就在这条路上扎下了很深的根基。

她根本就不需要在南线再消耗自己的精力。

看孩子一脸美滋滋的模样,眼中闪烁着盘算的得意神采。

老祖宗无奈地轻咳了一声,便带着铮儿先去吃饭。

陆微雨被弟弟拽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就见到李常青戏谑的目光。

“微雨怕是已经在想着明年大囤石榴酒,大赚一笔红利了。”

陆微雨顿时小脸一红,尴尬地笑了笑。

但她也没瞒着,毕竟石榴酒本来就靠着李爷爷帮她张罗,她只是出了酒方罢了。

纯酒是自家在大表哥庄子上的酿酒作坊就近出的货,实则也归李爷爷在管这作坊了。

她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啧啧,这计划确实有条有理、有章有序。”李常青一听,不由咋舌。

他看了老祖宗一眼,感慨道:“老爷子,微雨丫头连明年庄上产业都算到了。”

“真真是不用找任何人掏本钱,就能将这买卖轻松给做了呢。”

“连这笔利益用去哪里,都很理智啊,不出三年,真是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财源广进呐。”

这小丫头是不得了。

这才一年时间,除了还欠着两万两外债,可是坐拥多家酒楼、作坊和田庄的。

就是精于调度、敢于投入、目光长远而有智慧。

靠着自己的一千多两积蓄和母亲给的一家生意不好的酒楼、父亲给的一家生意不错的茶楼。

就在这么短时间内打下这么大一个生意盘子。

再给她三年,这生意盘子绝对不是只番三倍。

大胆些猜测,番十倍都有可能!

“鉴于你这丫头产业稳定,明年我打算再借给你十座庄子钱,帮你先铺北线。”

这时,老祖宗却一脸和蔼地笑道。

陆微雨吓得筷子一哆嗦,差点将筷子上的一块肉给掉桌上。

她连忙将肉送入口中。

忐忑不安地偷瞄了一眼老祖宗。

处变不惊,是她早就学过的道理。

“具体花到多少钱,以十座庄子为准。”

“以后出粮的钱我一年回收一成,剩下的你自己攒本钱。”

“还是让许成锋和田方扬去一趟,各自负责五座庄子。”

“北地种粮与南方不同,是稻、麦轮种,等收了麦子,在插稻秧之前正好买卖。”

“到也不必在一城买一庄,若有地方好的,两座、三座庄子买在附近也方便打理。”

“不过种石榴的事情,若遇着本来就种了石榴的庄子到好。”

“不然等自己种树、稳挂果,可不是一两年这么快的。”

“作为长远打算是不错的选择,切不可心急。”

“你都能想到以庄子的方式将供给线往北、东两线推过去,自然就明白这个道理。”

对于老祖宗的提点和教诲,陆微雨连忙点头。

而她此时满心感动,已有些说不出来话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