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自古以来分分合合,战争从来没有平息过,每个朝代都有一些流芳千古的名将,他们的练兵之法或口口相传,或抄写成书,一代代流传下来。

大宋有几十万军队,军中教头无数,枪棒,长刀,弓弩,骑射都有专门的教头,曹二的训练方法很粗暴,早上跑步,下午练棍棒。

棍棒和跑步都是曹二亲自教授,跑步很简单,一群人乱七八糟的围着校场跑,枪棒就是每个人拿着和长枪相仿的木棍不停的刺出去再收回来,这些都是军中一代代传下来的,对其可行性,杨正没有丝毫怀疑,但用这种方法练出来的兵根本不可能练出来强兵,无他,纪律性和服从性太差!

强大的军队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只要听到鼓声也能毫不犹豫的跳下去,只要有一人犹豫,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继而影响整个队伍的士气。

而基本上每个朝代在建国初期,军队的战斗力都不差,主要还是因为但凡建国前后,都会经过一系列的战争,这些军队都是一仗仗打过来的,战斗力自然不差,天下太平后,刀剑入库、马放南山,军队没有了战争的磨砺,又没有系统的训练之法,战斗力肯定会下降,这个每一个朝代都逃不开的魔咒。

盔甲武器这些东西还没有,粮食,服装杨正可以解决,但盔甲武器则没有办法,即使有办法他也不敢用,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赵祯派人送来,皇家海军作为天子亲军,一切供应和禁军上四军同等,这批物资早在杨正出发的时候赵祯就已经下旨给了三司,由三司下属的甲胄、武器作坊生产,再发往瀛州。

所以校场上的官兵们都穿着常服在训练,杨正也没有盔甲,再说了他一个文官也没有穿盔甲的必要,穿着常服站在点将台上,看了一会训练,他让王铁牛去把曹二叫了过来。

“大帅!”

曹二跑过来,恭敬的叫道,士为知己者死,杨正让他一个亲卫直接做到副都指挥使的位置,这份知遇之恩足以让他粉身相报。

“曹二,你这么练不大好,我从书上学了一套练兵之法,比你这练法强太多了,去把李元他们叫过来,我教你们如何练兵!”

杨正指指场上乱糟糟的新兵,不容置疑的说道。

“大帅,这…”

曹二看着一本正经的杨正,犹豫着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是说这是曹家先祖传下来的练兵之法,还是告诉杨正,练兵不是儿戏,岂能试试?

“你这什么眼神,赶快去把李元他们给我叫过来,我先传给你们,你们再训练士兵!”

杨正笑骂着说道。

曹二只得认命的去把军官们都叫过来。

“这练兵第一步,在于训练集结速度,如何才能更快的集结,则是从列队开始!”

看着站成三排歪歪斜斜的军官,杨正不容置疑的说道。

好歹也是经历过一个月军训的人,虽然对军队的训练方法知道的不错,但用学生军训的方法来训练这些新兵也足够了,大不了加量就是。

“曹二你站这里,昂首挺胸,双手自然下垂,腰杆挺直了,双脚并拢成八字,站好了!”

面对杨正这个新鲜出炉的教官和稀奇古怪的训练方法,亲卫们很配合,杨正给了他们别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官员身份,虽然只是低级的武职,可对于他们来说不亚于鲤鱼跃龙门,哪怕杨正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不会有半分犹豫。

新兵们都暂停了训练,围在一旁新奇的看着杨正操练这些军官。

列队、站姿是最基本的,相对也比较简单,但到了左转右转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这些军官原本就是各大家主的亲卫,武艺自然是不差,可有些年纪同样不小,对杨正喊出来的向左转往往心里所想和行动不一致,一个转向练了两个时辰依然转的乱七八糟。

练了一天才总算有些好转。

杨正开始吃住在军营,反正如仪、剑柔和李小曼三人为伴,又要学习数学,也不虞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剑柔看向他的目光有些幽怨,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近,甚至比如仪和杨正的关系还要亲近些,毕竟剑柔和杨正已经算是持证待岗了。

军营的生活枯燥和乏味,没有了如仪和剑柔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杨正颇不习惯,更让他难受的是军营里的饭菜实在是太难吃了。

身为将帅,在军营里与官兵同吃同住是最基本的素养,虽然杨正是文官,但不想当一个好大帅的文官在大宋就不是一个好文官,军中的厨子唯一合格的地方就是把食物煮熟了,饭还好,有些沙子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菜的味道就让杨正无法接受,天知道这些厨子从哪里找来的乌漆麻黑的酱料放菜里。

不过新兵们吃的津津有味,杨正也只得往嘴里塞。

列队、齐步、跑步,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些新兵什么都不用干,就练这三样!

看着新兵们一排排齐整的在校场里跑,嘴里喊着号子,杨正一度以为自己回到了大学,这些新兵小的十六七,大的二十出头,大学本应是青春洋溢、热血方刚的时候,而这些新兵却仅仅是为了一个月两贯的军饷和两石粮食。

充足的伙食让这些新兵的身体以可见的速度强壮起来,训练的强度也渐渐加大,他在闲暇的时候把前世网上看到的关于军队训练的资料整理出来,一点点的在这些新兵身上试验,他甚至还把关于特种兵训练的资料也整理了一份,只是可惜这些新兵远远达不到训练的要求,他没有训练的对象。

军队的训练是枯燥的,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军营的气氛都变得麻木,为了避免这些士兵也变得麻木,在晚上的时候,杨正把大家召集在校场上,站在点将台上,拿着喇叭,对台上的新兵吼道:

“跟我唱!狼烟起,江山北望…”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杨正唱一句,士兵们跟着唱一句,开始还有些参差不齐,新兵们也有气无力,但渐渐的,声音开始整齐,洪亮,当唱到“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这句的时候,台下的新兵已经近乎嘶吼。

自唐末到大宋一统中原这中间的几十年,五代十国纷乱不止,燕云十六州这道中原的屏障更是被契丹所占去。

即使现在两国都尽量维护着和平,但瀛州等地依然经常受到契丹游骑的袭扰,这些士兵大都是瀛州本地人,瀛州等燕云十六州的往事依然有长辈跟他们说起,对契丹人有着天然的仇恨。

精忠报国旋律不负责,歌词也通俗易懂,杨正只教了三遍,士兵们就会唱了……

五千人在校场上整齐划一的唱着精忠报国,足以让任何一个人热血沸腾,一首歌直接让军营的气氛从麻木变得热血。

虽然对这些士兵来说,一个月多给一石粮食也许更能加深他们的忠诚,但杨正依然希望在他们的思想上打上精忠报国的烙印,一支有军魂的军队才是无敌的军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