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二和李元这些人,按照大宋现在的标准,就是粗鄙的武夫,虽然认得几个字,但也有限,杨正写好的陆军训练大全放在他面前,看的满头雾水,一脸无辜的看着杨正,不好意思的说道:

“大帅,卑职就是个粗人,哪懂这兵法啊…”

不得已,杨正只得延长了留在军营里的时间,他是瀛州的知州,虽然什么事都不管,但没有他的大印,许多公文都是无效的,不可能一直呆在军营里。

这一留就是半个月。

虽然在军营吃不好,睡不好,但是身体好,他每天起来和士兵们一起跑步,一起抬着木枪训练,杨家的祖传武艺就是枪法,杨正只学了一点皮毛,杨斌却是从小冬练三寒夏练三伏练出来的,这些士兵的体能上来后,任第一军副军指挥使的杨斌就兼任了枪棒教头。

一个月的时间,这五千人就脱胎换骨,再也不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农夫,而是开始有一些军队的模样。

“大帅,曹叔找您!”

这天傍晚时分,杨正正在自己的营房里算账,王铁牛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低声说道。

“嗯,你去把老曹带进来!”

杨正点点头,说道。

“公子,有一营禁军在府衙门口要见您,说是护送盐铁司的人,来给您送东西,有好几十辆马车,要亲自交到您手上,另外您要的匠人、伙计、护卫还有兄弟们的家属也跟着来了,如仪姑娘去安排了。”

老曹走进来,高兴的对杨正说道。

自从杨正把亲卫全部划进新军后,榷场的护卫就一直不够,新招的护卫又不堪用,只能等曹佾送可靠的人手过来。

“太好了!”

杨正一拍手,高兴的说道,他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人给盼到了。

当下把曹二叫来,带着第一军的人就往城里走去。

来到府衙门口一看,果然看见几十辆马车杂乱的停在府衙门口,一营全身披甲的禁军东倒西歪的站在队伍前面。

相比之下,杨正身后的五百人虽然没有盔甲,没有武器,但即使是行走之中,也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倒更像是军队。

杨正才不管这些禁军是东倒西歪还是整整齐齐,他的眼睛里只有几十辆马车。

“捧日军左厢第一军军都指挥使李封,见过杨知州”,杨正走上前,一个穿着步人铠的壮汉就上前大声说道。

“盐铁司度支郎中周生见过杨知州,下官奉上官命令为杨知州送来甲胄五千套,弓弩一千具,长枪五千……请知州验收…”

一个面色苍白的八品文官亦上前,双手捧着一本册子,躬身说道。

“曹二,你带人去清点,然后带着禁军的兄弟一起运到军营去,然后去买一百头羊,务必要好好招待禁军的兄弟!”

杨正接过册子递给曹二,吩咐道。

又对大汉和周生说道:“幸苦二位了,我等二位多时了,老曹,去驿馆把最好的两个房间收拾出来给李校尉和周郎中下榻,本官亲自为两位接风洗尘!”

“两位请!”

杨正热情的对两人说道。

“知州请!”

两人受宠若惊的跟着杨正往外走去,以杨正的地位压根不用对他们两个没有什么后台的倒霉蛋礼遇有加。

杨正招待这两个从京城送装备的官员的地方依然是醉仙楼,最好的饭菜,最好的酒,李封和周生在京城拖家带口,哪里有钱去这等奢华的酒楼,原以为来瀛州送装备压根就是一见苦差事没想到这苦差事苦是苦了点,但竟然有苦尽甘来的时候。

一顿饭吃得两人心里暖洋洋的,他们见过的高官哪个不是眼睛长在头顶上,这心里一暖,酒自然就喝的多些,不多时就纷纷倒在了饭桌上。

让酒楼的伙计把两人送去驿馆,杨正哼着小曲儿就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官邸。

“哟,公子您舍得回来了啊!”

走到后院门口,就看到如仪和剑柔俏生生的站在门前,见杨正走进来,两人的眼里满是笑意,如仪一边朝着杨正走来,一边却没好气的说道。

“哈哈,看来如仪确实是想你家公子了啊,老曹跟我说我还不信呢,剑柔你说呢……”

两人俏生生在杨正面前蹲身行礼,杨正一脸玩味的看着两人说道。

“嗯,如仪妹妹一天不知道念叨公子多少遍呢……”

剑柔看着脸色微红的如仪,微笑着说道。

“不知道谁晚上做梦还…”如仪被剑柔说的头都不敢抬,低声说道,可惜她还没有说完,就被眼疾手快的剑柔捂住了嘴巴。

杨正看着两人,对这大宋越发的喜爱了,这要是在二十一世纪,男的但凡还有点求生的欲望,绝对不敢跟一个女孩子讨论另外一个女孩子,一个处理不好绝对是大型事故现场。

房间里的大木桶早就准备好了热水,在军营呆了一个月的杨正硬生生在木桶里泡了半个时辰,军营里洗澡大家都是直接用瓢往身上淋,他自然也不例外。

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穿好里衣来到卧室,才发现如仪和剑柔依然坐在他的卧室里。

“这么晚了你们怎么还不回去休息啊,还是想跟公子我挤一挤?”

杨正走进卧室,笑着问道。

“奴家可不想,不过有人想,这些是这次开封来的掌柜带来的信,全是公子的,公子慢慢看,奴家先走了!剑柔姐姐,要不你陪公子挤一挤?”

如仪把手中的信封放在杨正一旁的桌子上,轻笑着说道。

“如仪!”剑柔羞怒的朝着如仪扑过去,两人打闹着离开了杨正的卧室。

三封信都是用牛皮信封、火漆封好的。

第一封是曹佾的,这封不急,丢在一边,有时间再看。

接下来的福康公主的,也不是很急,拿起最后一封,果然是曹敏的信。

小心翼翼的撕开信封,从信封中抽出一叠厚厚的信纸。

信的篇幅很长,端正俊秀的字体间写的也是些平常的小事,可信纸上偶尔出现的小小的水印却告诉杨正,当时曹敏一边流着泪一边给他写信的场景,这是大宋,不是二十一世纪,没有微信,没有电话,他们的信甚至不敢用官驿去寄……

虽然瀛州到开封不过几百里的距离,却隔着千山万水。

杨正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恨不得马不停蹄的赶回开封,安慰这个热情似火,却又温婉动人的美人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