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死原九江太守的事情,震慑到了很多人。

在这个时候,让青州的官员们有了更多的思考。

从古至今,圣心难测。

而刘氏又最为凉薄!!

......

乱世之中,谁的安全又能保证。

回想起去岁死于动乱的董卓、王允、黄琬......哪个不是一等一的大人物。

眨眼之间,就身死族灭。

“要人道么,要不要,要不要?”

袁谭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眼中转过。

“说句自大的话,天地之间,如我者仅此一人耳。

若我百年之后,谁来护住各位的千秋万代,各位的万世之侯?

谁能保证下次执牛耳者,不是心怀鬼胎之辈?”

“人之道!”

一个稚嫩的声音清脆的响起。

说话的,是一个少年。

看着对方晶莹闪光的瞳孔,袁谭大笑了起来:“诸公在此,难道还不如一孩童么?”

郭图起身,道:“公子大圣也,难道要立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那不过是誓言罢了,算什么道!”

袁谭嗤笑一声,转过身去,遥遥的看向远方,眼神萧索,神色充满向往。

“我们要为天下立的,是和天道相悖的人道!

人之道,为大同,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

儒也好,道也罢,大家追求终极便在此处。

只不过怎么实现大同,各个流派意见相左。

在我看来,如何实现,就是一群想法相同的人,共同为了这个目标,选定一条路,世世代代的去奋斗。

而这条路,就是强法。

以强力守护的法,便是强法。

强法的核心,便是人道。

而即便是我,即便是天子,也无法违背人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披荆斩棘,不忘初心的实现大同。

这个人道看似虽然高端,但实际上只是行事的基本准则。

就像是孝道一样。

甚至可以说,法是道德、礼教的下限罢了。

道德和礼教,应该是更高端的修养和文化。

法其实不是流派,而是实现大同之家的手段!”

听着袁谭激昂的演说。

周围一片静寂,有听懂的在思考,有没听懂的在发呆,有似懂非懂的在装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均且安,便是人道的表现么?”

又是那个少年开口。

袁谭再次赞赏的看了对方一眼。

就是么,以他的才华和智力。

研究社会和人类的本质,也就是哲学,才是最合适的道路。

虽然说的不一定全,但有个搭子就是好。

“小诸葛!”

袁谭笑道,“你说的很对。”

他以前看过一些穿越小说,总是担心提前把少年掳走,会影响对方的发育,并最终成为残次品。

所以坐看少年成长,不做影响。

但袁谭坚信,他能给诸葛亮的教育,要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

所谓的伤仲永,不过是一场不自信的呓语。

诸葛亮学着大人的样子拱手道:“公子谬赞,小子所学,多是家兄在旁提点。”

诸葛瑾之前是治中右大夫,负责青州立法事宜,其中接触自然较多。

诸葛亮受到对方的影响,对这方面也多有涉猎。

“敢问公子,天道是怎么来的呢,是谁创造的呢?”

诸葛亮得到了袁谭的夸赞,发言愈发积极起来。

袁谭:“......”

又来了,当初见到小诸葛的时候,对方就这这那那的,反问他。

有心想把唯物主义那一套拿出来,当年袁谭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合适。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诸葛亮似乎并不是想等他的回答,而是清脆的说道:“《淮南子》中《天文训》说:道始于虚霩、道始于一。

《原道训》说: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

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如一。

可知道是虚霩之道,是一之道,是物之道。

既万物有道。

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宇宙之气清扬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阳为日,阴为月,阴阳分化为四体。”

袁谭:“......”

我文言文学的不太好,你能不能说慢点......

似乎是看出一些人的窘状,诸葛亮继续道:“那天之道,便是万物之道,原始之道。

这个道,是本来如此呢,还是冥冥之中有至神在推演和设立这些道呢?”

众人:“......”

还问?十万个为什么啊!

但能不能不要这么高端。

这时,缓过气来的孔融开口了:“天地万物,宇宙洪荒,其中自有运转之规则。

便如这四时季节,便如这日月星辰。

即使无神,这规则,也可谓之神也。”

诸葛亮先是拱手行礼:“依文举公所言,那便是有神了?”

孔融抚了抚胡须,点头:“正是。”

诸葛亮清脆的说道:“天之道是神立,那我等今日立人道,又与神何异?”

此言一出,满座噤声。

只有嘭嘭嘭的心跳声,在大殿中来回交应。

不知过了多久,一些人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申屠蟠第一个站了起来,年岁已不知几多的他,颤巍巍的说道:“人之道,当刻石祭祀,立于泰山之巅!

老夫不才,原署名其上,为人间立人道!”

众人:“......”.BIQUGE.biz

外围的祢衡终于忍不住斥道:“老家伙,人道乃是逆天,你还要署名立于泰山之巅,就不怕天打五雷轰么?”

申屠蟠根本没有理会祢衡,他的声音已经变得激昂起来:“公子曾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夫自听之后,夜不能寐,常思如何才能做到。

不想今日公子又给出了答案!

立人之道!

此道若能立,人间万世如圣明啊。

如果因此被天打五雷轰,又有何惧哉!

我申屠蟠在此立誓,为立人之道署名尽力,苍天若要降雷,请先劈我申屠蟠!!”

袁谭:“......”

此老真是人精,活干不干不说,先来抢一个名头。

果不其然,旁边的阮瑀已经开始记载了:初平四年,公子议立人之道,众座皆惊。

时有少年诸葛亮剖之为行神明之举,申屠蟠公奋然而起,一应公子。

且誓言,若苍天降灾,请先至其身。

其为生民之心,何其壮哉!

......

这个时候,孔融也反应了过来,不知道哪里来了一股子力气,一下子站了起来,口中道:“第二个劈我,第二个劈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