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芙蓉有八百个心眼,能看出的那八百心眼,没有一个是实心的,而且全写在脸上了。

一斤藕半斤洞,赵芙蓉是真没随到老赵家的根,反而是脑子不好使,愚蠢得令人发指。

“谁教你这么说的?”

赵晋明怀疑的第一个人就是元槐。

那小娘子何止八百个心眼子,简直是从头算计到尾,胸有城府又六亲不认的。赵芙蓉和她玩到一起,看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被卖了都给帮人家数钱。

赵晋明脑子里已经开始脑补各种威胁戏码。被人牙子绑了的事情太过于巧合,虽然女儿平安无事,但仍有几分的怀疑。.BIQUGE.biz

赵芙蓉捶背捶得更殷勤了,甜甜地道:“没有谁,是我自己想通了。爹爹,你就别把我送进宫了,思来想去,你把我嫁给堂兄,我那九泉之下的亲娘,还不一定答应呢。”

没娘的孩子像根草。有娘生没娘养,就会被人笑话。但无人笑话摄政王之女。

即便摄政王是个鳏夫,即便华容郡主是个早产儿。

赵晋明整个人都怔住了,突然觉得心口的位置,没由来一阵闷疼。

父辈的那些人,那些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甚至不知该怎么讲起。

恰在此刻,有门客来报,当着赵芙蓉的面,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赵晋明望向赵芙蓉,目光柔软了些许,率先说了一句:“多亏你堂兄出面救下,日后你可要当面感谢他。芙蓉,你也受惊了,快回去歇着吧。”

摄政王就是摄政王,说的话都是经过大脑的,丝毫没提人牙子的事,却显露出满满的关心。

旁人能听出来言外之意,赵芙蓉却是一点也没多想,临走之前不忘回头跟赵晋明说了声:“爹爹说话算数,可千万要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赵晋明微微点头,小孩子就是好哄啊。

终于打发走了赵芙蓉。

那门客附耳过来,对赵晋明细说了几句,神色肃然。

赵晋明双唇紧抿,面上带了些愠怒:“岳父行事越来越不知道收敛了。”

他这带着情绪的一句话,令门客不禁有些唏嘘不已。

那位岳老爷的胃口,还不是被您给喂大的吗?

岳老爷不姓岳,只是因摄政王的岳父,他人才称一声老爷,真实的姓氏已不可考。谁不知道那人骨子里就是变态,以虐杀美人为乐,最重要的是,暗地从事拐卖妇女的勾当。

“日前,相关部门正加紧调查。山高皇帝远,底下的人手脚干净,却也难保不会出问题。”门客分析道。

实际上栖吾山的私人别庄,已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并且这些没有处理的隐患,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暴露无遗。

敢在上京城搞小动作,仅仅依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肯定是行不通的,其背后的庞大利益链才是主体。

只是苦于缺少关键性的证据,也看在摄政王的面子上,岳老爷目前也只是重点关注对象,金陵卫迟迟没有捉拿归案。

此事必将牵连甚广,因而,迫切处理要更重要一些,也更频繁一些。

话虽如此,赵晋明却无暇顾及岳父的破事,此时此刻,他要好好想想怎么收拾那个烂摊子。

想到此,赵晋明气性翻涌而上,‘腾’地一下站起来,随后大步流星扬长而去。

赵芙蓉前脚刚走,后脚就擦肩而过怒气冲冲的赵晋明。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真没料到父亲生气的时候这么可怕。

“父亲这是要做什么去?这么大的火气。”

“去给你外祖父擦屁股!”

午后,栖吾山,私人别庄。

“哎哟哟,我的好女婿,你可算来了,你老丈人差点就翘辫子了。”

岳老爷走路晃晃悠悠的,身边还有几个美人跟随,一看就知道刚从酒池肉林中出来。

看得赵晋明一阵烦躁,说明来龙去脉,涉及太多利益,要老丈人即刻遣散后院。

大概也是好些年,让女婿给自个儿擦屁股习惯了。一旦摄政王出面善后,岳老爷的恐慌自然就会消解于无形。

但在这件事上,做不到听从女婿的安排。

“不,不行,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头子年纪大了,我就好这一口。”岳老爷说的理直气壮,“宛瑶在世时,也没说过我什么。”

听到‘宛瑶’这个名字,赵晋明神色变了几变,厉声道:“岳父,你主动送死,本王不拦着,但你又何必扯上宛瑶和芙蓉。”

“你说什么?芙蓉?我怎么会让宝贝外孙掺和进来?老头子疼她还来不及呢,她跟她亲娘长得一模一样。什么时候开苞啊?”岳老爷从美人手里接过纸包,将上面的五石散晃荡均匀,迫不及待地吸了一口,然后呼出满足惬意的长叹。

‘开苞’这个字眼,是能从外祖父嘴里说出来的话吗?

赵晋明视线冰凉,“岳父,你看你又开始说胡话了,吸食五石散可是真会翘辫子。”

“拐卖良家的事,本王只帮你最后一次,倘若再犯,休怪本王不讲情面。”

岳老爷吸食五石散成瘾,那一口下去早就吸嗨了,听不清赵晋明说了些什么,但知道女婿不会坐视不理,整个人便欲仙欲死了陷在藤椅上。

赵晋明这才衣袖一挥扬长而去。

上早朝的时候,文武百官还未跪下,赵崇光接到来自边关的八百里加急,军情使得整个朝堂猝然紧绷了起来。

玉门关失守!

渊帝在病危之前,下令修建玉门关,为的就是抵御匈奴的进犯袭扰,维护南陵的长治久安。

现如今匈奴突袭西北边陲,直逼燕云十六州,一旦匈奴骑兵卷土重来,那么整个中原地区将会处于不利地位。

玉门关失守,意味着将打开中原大门的钥匙拱手让人,乃至整个南陵岌岌可危。

故,京兆府八百里加急求援京都,请奏朝廷即刻发兵稳定西北局势。

“当真是我南陵无人可用了吗?”

朝中群臣议论纷纷。

赵崇光端坐于上首,头戴十二旒冕冠,那双微翘的瑞凤眼,仿佛蒙上了一层透明的迷雾。

半晌,他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独坐在珠帘后的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