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元槐再次来到了雀语春茶坊,老板招待热情周到,让她有种如至宾归的感觉。

不过这次,赵崇光没有包场。

老板和赵崇光攀谈了几句,当下让人收拾出一家雅间。

赵崇光和元槐一前一后进入,相比元槐的左看右看,赵崇光倒显得轻车熟路。

安排的雅间似乎是不对外开放的。入门设有一道墨竹画屏,内室被它隔为两部分,前面有桌席书卷,后面则放置了长榻,垂有竹帘,供歇息所用。

室内飘散着兰花的香气,暂时放下人间纷扰,栖息在幽雅居室之中,才是浮生极乐。

赵崇光走到哪里,就要享受到哪里。

所到之处,用料与用具均是上品,元槐都看花了眼,高雅,实在是太高雅了。和她的陋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种田种的怎么样了?春季多雨,夏季多旱,你的粮食就一定没问题吗?”赵崇光抬眸,瑞凤眼微微上挑,带着说不上来的耐人寻味。

元槐料到自己做什么事都瞒不过他。

“是啊。”

“你打算种什么?”

“没想好,不过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赵崇光目光递过来,“那片荒地若是种不出来粮食呢。”

是询问,亦是肯定。

“要是种出来了,陛下待如何?”元槐反过来问他。

赵崇光抬眸,一瞬不瞬地看她。

“不如何。倘若你只想体验种田倒也罢了,可你的目的分明是有所预测,有意将朕往这方面引导。南陵边防线漫长,匈奴的兵力攻不到上京,官仓的粮食储蓄本就不多,还要掏空支援前线将士。你是想趁机发国难财还是……”

元槐嘴角半勾,目光从对方手腕上戴着的佛珠手串掠过,却是喃喃道:“挨过饿方知粮珍贵。”

不错,没有粮食人会饿死,并且粮食生长需要周期,人可以几个月不洗漱,但是不可能几个月不吃东西。

民以食为天。元槐上辈子饿过,才深切体会粮食有多宝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赵崇光身为一国之君,自然通晓粮食对政权的重要性。

只是元槐明明就在跟前,却始终保持一个距离,总有密云层层,久久不能散去。

“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朕只想提醒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他习惯性转动着大拇指上的碧玉扳指,抬头的瞬间,眼神淡漠,自然而然流露出与上位者那般无二的威压。

元槐的确是这么做了。

做事未雨绸缪,快人一步,防患于未然。

元槐没什么话说,却见赵崇光把那枚扳指摘下,又随手抛了过来,她知其贵重,连忙站起来,接在了怀里。

碧玉扳指象征着权,皇权,至高无上的皇权。

“这是……陛下在想什么?”她惊诧抬头,心里一咯噔,不明他这是何意。

许是被元槐手忙脚乱的模样取悦到,赵崇光低笑了起来。

“罢了,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朕反正已经当真了。”

“这枚扳指,是你的了。”

平日里这双修长的手,抚琴弄月赏花,实则在暗潮汹涌的朝堂上,搅弄风云。

翠竹茶叶般满色浓郁,流动着莹润光泽的玉扳指,总让元槐想起竹枝上缠绕着吞吐蛇信的竹叶青。

竹叶青虽有毒,但毒性并不大,致人死亡的概率只有1%、

暖阁温泉里水汽氤氲的旖旎画面,偶尔会莫名一股脑儿地灌进她的脑海里。

面对眯紧双眸的赵崇光,元槐脑子里一片空白,指腹按压着扳指上的纹路,想着将来或许能够救她一命。

“既然陛下这么爽快,那我就在此谢过了。我也给陛下提个醒,水井灌溉利于民生。”

这枚碧玉扳指由来已久,是南陵历任天子的传承,能与玉玺的地位相提并论,赵崇光从不离身。

可还没从来没听说过,哪一任皇帝会把象征着身份的扳指送给别人。这送出去的不只是扳指,这意味着……

这不就连这象征着皇权的扳指都给了元四娘子?

那么重要的物件,不是应该自己好好保管么?

待元槐的身影渐渐远去,青夜不觉便想到这层含义,脑中闪现不明觉厉,他们的交情可真是不一般。

赵崇光抚掌轻笑,继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说失望谈不上,不为情爱所动,不为权势所退,权衡利弊趋利避害,这才是她。

那个让他心甘沉沦洛水的她。

与元槐的预想不同,这一世的陆韶洲打了胜仗,仅是得了赏赐,并没有封为异性王。

萧远山重振萧家军,那叛国投敌的萧仁功,据说当上了匈奴单于的女婿,风光一时无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那她呢?还会是不得善终吗?

此后几日,元槐时不时来看,秀丽村的壮劳力垦荒整地,那五十亩地不出两日就被开垦出来,并在她的要求下耕成了梯田。

有懂行的村民:“小娘子,为啥还要弄成梯田啊?这块田太贫瘠了,也不知道能种什么作物。”

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五十亩地。

元槐微微一笑,却是什么也没解释。

梯田能有效利用雨水保持水土,还能够改变地形、拦蓄雨水、减少径流、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水分,保水、保肥效果显著。

这些都是元槐请教过专人得来的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播种的时候,别人都在种水稻和粟米,她却选择土豆、番薯与棉花套种,看得秀丽村的村民啧啧称奇。

且不说套种,就是土豆番薯这两种东西,大伙都是从未听闻过的,不由为元槐提前叫衰起来。

“种活是个问题,收获也是个问题。”

“为啥不种麦子啊,到底是不会过日子啊。”

“小娘子你这种子是从哪里买到的?真的能种活吗?”M..

诸如此类的话,元槐听了无数遍,耳朵都有些起茧。

她耐着性子道:“这些种子是我托西域货商买来的,你们若想要尝试着种,我可以低价卖给你们。”

春季多雨,夏季干旱,按照历来天灾推测,今年有洪灾的几率不大,有旱灾却是实打实的。

元槐很清楚,说出来不会有人相信。

西域商人常到中原贸易,只是因为路途遥远,很多人没机会见到而已。这下村民们对元槐的说法就没什么异议了。

对于元槐的种法,大伙都不赞同,也就没人愿意买元槐的种子。

村民挣了钱,元槐种了地,一举两得的好事,在一些人的眼里就是人傻钱多,纯纯没事找事。

近来,南陵发生了一件大事。

各处兴师动众,只为大深水井,形成多个应急水源。

有了鼠疫的前兆,再看地方官府的大动作,南陵百姓都在猜测即将发生什么大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