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许恒都在筹备京报的发行,第一版京报必须一炮打响,这毕竟含有许多人的期待。

翰林院里面的翰林们最近也都挺忙,日常除了全职工作以外,这兼职写作也搞的风生水起。

毕竟动动趣÷阁就可以换钱,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谁会放弃,尤其这还是朝廷允许的,加上最近手头拮据之人还不少。

这也造成主管京报主编的许恒忙了很多,必须一一查看翰林们的投稿,选出合适的稿件,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个时代写作都比较严谨,很少有错别字的出现。

许恒看了这么多稿件,发现现在投稿还是以诗词歌赋为主,许多人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在信息传递的时候,相对来说通俗易懂的文章更有优势。

只是现在人对于诗词的喜爱,报纸还是保留了一定的版面留给诗词,许恒尽力让每个人都能在报纸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第一版先印制了五百份试行,毕竟这个新鲜事物销量如何谁也说不准,后面再根据销量来制定。

为了能顺利销售出报纸,这销售渠道也是很重要的,这报纸销售设成分成固定和流动渠道,固定的话就是书斋这类,至于流动的则是招了一些报童。

关于书店的话,翰林院通政司已经把京城各大书店的掌柜叫过来开过通气会,一开始每个掌柜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这朝廷突然传讯,许多人还以为犯了什么事呢,内心都惴惴不安。M..

到了后才发现,只是朝廷要发售一种面向百姓的邸报,来问他们要不要代理发售。

这当然要了,先不说盈利这方面,朝廷说让你干的事,哪怕赔钱你也得干啊,更何况还是挣钱的事。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每个掌柜认领售卖的报纸数量都不多,每个店只要二三十份,都怕卖不出去砸手里。

报童则需要走街串巷的叫卖报纸,尤其茶馆,饭店这类人比较聚集的地方是最好的,报童也是提前招聘培训过的,领取报纸时还会有人提点今日报纸的重点,教他们如何吆喝宣传。

工钱则是按照卖出报纸的数量来核发主打一个多到多得,这钱虽不多,至少可以够一个人吃饱补贴家用,尤其卖报这个事一个十岁以上的幼童可以胜任。

不过报童也是精心挑选过的,要求机灵懂事,最重要的是身家清白,主要是报纸是报童先卖再算工钱,万一报童拿着卖报钱跑了怎么办。

所以报童卖报都是五份五份的来卖,先拿五份报纸来卖,卖完后再领取报纸。

京报发售第一天,许多报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按照提前培训的开始吆喝

“大消息,大消息,为了丰富百姓娱乐生活,规范赌场生态,朝廷决定设立官方博彩,预知内情,请看今天京报头条......”

有人听到这报童的吆喝还纳闷这孩子在喊什么,这朝廷决定设立啥,什么叫博彩,什么是京报头条。

有人当即把正叫卖的孩子叫过来询问,一问才知他们卖的是一种面对百姓的邸报,叫做京报,里面会定期发布朝廷最近的政策,今天就是关于博彩相关的。

一问报纸还不贵,条件宽裕的人都会掏出钱试着买一份,因为是五天一发行,所以当天卖不完明天也可以继续,不过因为报童的吆喝宣传,这京报第一天就引起了许多人的谈论。

这书斋也没闲着,报纸都是放在店里明显的位置,人多的时候,还有人进行读报活动。

就是有人来念报纸的内容,不过每个文章只念一部分,尤其卡到重点内容,想知道后续报纸买起来吧。

经过一天的努力,头一天到傍晚五百份报纸就销售一空,

在白天中午大概报纸的销量已经卖出大半后,隔天印制的报纸就多增加了一倍,不过后面几天就不再多印,毕竟信息会复制传播,别人可以看其他人的旧报纸,再买新报纸就不一定了,

许多人对于看报得消息这个方式还很新奇,唯一吐槽的就是这报纸质量实在太差,这纸张看着也就比草纸好一丢丢,印的墨迹都有扩印的现象,墨水也是气味难闻。

做生意要压缩成本,既然只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这纸张就不需要用太好的,这还是许恒考量了很多纸张才选取出来的,不至于太贵,质量也不太差,是性价比最合适的纸张。

这报纸除了时政,文章,科普之类的内容,许恒还设立了一个有奖竞猜的问题,提高读者的参与度。

这个问题是询问距离京城最近的望京山,这山有多高,只要写一篇关于如何得出这望京山高度的文章就行。

参与者除了写文章外,还需要把京报最后一页右下角的戳印剪下来一块寄到通政司即可,一经采纳,发放五两银子的奖励。

望京山是距离京城最近的山,登上山顶可以眺望整个京城,而且从城门出去一直往北走百里远就可以到达山脚,京城的百姓时不时都会去望京山转一转。

许恒设立这个问题,一是让读者参与谈论,这样更能激发大家读报的热情,二也有让人多能从科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别说这个问题还真是这期报纸的重点谈论,有人对于这个问题嗤之以鼻,这出的什么天方夜谭的问题,问山有多高,这山怎么算,难倒拿着尺子量去,还不如问太阳有多大呢。

当然也有人真的思考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有实心眼的真特意跑了一趟望京山,来实地调研这山具体有多高。

等开始刊登第二期前,这寄过来的信件有数十封,这现在归为京报编辑的一些翰林,最近都是加班读信。

这最近翰林院虽然工作量变大了,因为有额外的补贴,没有人有抱怨,尤其第一期刊登了文章的翰林都收到了稿费,不算太多,不过贴补家用足够了,这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

关于望京山的问题许恒没有定死答案,

虽然通过一些数学尝试,许恒能推断出望京山的高度,可是这次刊登的文章也许答案不一定对,只要写的言之有物就可以了。

当然那种一看就是瞎写,类似浪漫主义的猜测高约百丈的文章,肯定是不接受的。

第二期关于这个问题,许恒选择了一个很有实践意义的文章,这个作者特地去爬了一趟望京山,根据自己攀爬的速度来计算望京山的高度,因为爬山很耗费体力,后面爬的过程速度会下降。

此人还特别严谨的避免这个问题的影响,特意爬固定的一段时间就休息,体力恢复后继续爬固定的时间,最后计算得出自己爬了多高。

这样计算肯定是没有考虑坡度这个问题,数据肯定不算准确,许恒还是决定刊登,因为这人严谨的实践态度,而且这个问题是让别人谈论,有错误肯定会有人提出,更能引发探讨。

下一期就可以刊登反驳这个观点的文章,这不报纸的销量就起来了,当然这文章的末尾都要强调,文章内容是趣÷阁者自己的想法,不代表京报观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