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III-3 重返京城 (III)(下)

重返京城(III)(下)

今日如早朝,付翔一早来到南书房,几位同僚已经早早来到,低声地相互询问议论着。经过昨天平鸾阁的大动作,不少人有些寒蝉若惊。绝大多数人现在仍然不知道平鸾阁是谁在统领,这位神秘的玉台将军也许对外藩做过一些事,或是暗地里处置了一些事,但是在京城,第一次如此大的动静。

袁鸣是今天在议论得最活跃的人。除了年纪轻,老辈不跟他计较,还有他随和活跃的性格,很快引导着话题。无非是玉台将军做事神秘,为人桀骜,出任玉台将军这么久都不到内阁来露个脸拜个码头,却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这是想无视内阁的存在?还是想摆谱灭过内阁重臣的风头,今后想独占朝堂?还是想用血腥手段恐吓众人,先立威,然后进入众人视线,让人不敢轻视?但是坊间传玉台将军是宇文通,他本已是太傅了,还需要引人瞩目?

这南书房的大院子,除了这一厢是给内阁的公事房,西进的跨院儿是给皇子念书的地方。宇文通身为太傅,在这院里还是能碰见的,若如此儒雅之人真是玉台将军,且手段铁血,那可真是让人有几分寒意。

前一次沂祥事件,之后宇文通被刺杀,坊间猜测宇文通就是新任的玉台将军。但是数十年的沉浮,对朝堂的熟悉,以及一些调兵遣将的方式,付翔深信,这玉台将军另有其人,且也许是让众人十分意外的人。

付翔端着茶慢慢地喝着,低头听着袁鸣在那里引导众人猜测。自己在朝堂数十年,只怕还是看走眼了,这袁鸣不简单,而自己仿佛又被人用来做了一次梯子。好吧,他倒想看看这朝堂中是谁这么了解他,将他用来做梯子如此顺手。他刚刚放下茶杯正准备召集大家干正事,却见一个给事中匆匆忙忙冲进来院子,边走边喊着:“不好了,不好了,太傅宇文大人又再次遇刺了。”顿时在南书房的院子里炸了锅。西进的院子里更是热闹。宇文大人在年前刚刚遇刺,这刚刚康复了一些,来上书房上了才几次课,这又倒下了?顿时各种猜测议论再度沸腾。

付翔皱眉看了一眼屋中的同僚,身为重臣,也少不了妇人的长舌,也许人的天性使然。当然,也有几个特别老成的,跟他一样,只是默默地观望。

此时一个平常上茶的杂役进来,给他添上茶,默默的将一张纸条放在茶杯下面。他有些讶异,但是不动声色,直到杂役出去,方又慢慢端起茶杯顺过纸条看了一眼,若无其事地开始整理桌上的各种呈文和奏章。

午时南书房院里的人逐渐散去,内阁的各位都回家用饭,西进院儿里的皇子们因为宇文通的意外,早已散去。

付翔多年来从不回府用午膳,一则公务如山,二则他也没有家人想一起午膳。从先帝时起,太后娘娘,那时还是皇后娘娘就吩咐御膳房为凡是朝臣忙于公务不能回家用膳的准备两菜一汤,份例自太后的膳食份例里拨出来。数十年从未变过。付翔看了一眼今天御膳房送来的一荤一素一汤,轻轻叹了一口气。先帝号称要变革重民生,皇上嘴上说重民利重贤臣,都只是停在口吐莲花的灿烂言语之中。大周繁盛数十年,有多少地方是需要沉下心来做事的。外界总觉得太后党把持朝政,齐大人因太后信任操控政务,可就拿这饭食之事来说,两人皇上又哪一个关心过?

午膳过后,付翔又忙碌了一阵,将今日他手上所有呈文和奏折中紧要的,录出节略,让内阁行走送入后宫给皇上,他便出宫去了。

京城放晴园是皇宫附近一个文人会友喝茶小食的去处,有不少文官下朝之后偶尔也在这里会会文友之类的。付翔有时也会跟同僚来喝茶,老板是曾经户部的一个行走,对朝中各位大人非常熟悉,见到付翔进来,也不多话,老板直接将他带到后院僻静的苍柏居,便自动离去。

推门而入,赫然见到唐家三少唐新杰坐在里面。

“三少的月华轩在京城是首屈一指的酒楼,青木茶社更为文士们推崇,没想到这放晴园也是三少的产业。三少这是要为京城文人的吃喝操心到底?”付翔打趣地说。

“付相说笑了。这里原先并非新杰的,只是有个朋友,年事高了,不愿意再管杂事,托付给晚辈帮着照看一二的。”

付翔欣赏地点点头,年轻知礼不难,难的是年轻能干且自谦。

“付某一向觉得太子很会选人,选中三公子做幕僚真是有眼光。”

新杰淡淡一笑:“今日的送信的内侍,和今日请付相前来商议之事,并不在太子职责范围之内,至少目前还不是,太子目前也只是替皇上做一些事,但是朝廷有些事尚未落入其职责范围。”

付翔定定地看着新杰。

新杰再次微笑:“付相不必惊讶。请您过来也没有见不得光的目的。且以晚辈猜测,您只怕已经猜到了。”

“和宇文太傅被刺相关?”

“呵呵,”新杰笑容更深:“大人说得不错,确实跟宇文师兄有些关系。”

“宇文师兄?太傅似乎并非出自唐门。”

“晚辈小时候顽皮,不知天高地厚,曾经跟无关师傅赌过一局棋,结果您可想而知。应赌约在下必须入门修习一些无关师傅指定的东西。”

“付某不懂武学,但是想来唐门武功已经登峰造极,无关道长”后面他有点不知如何表达。

“武学一道博大精深,唐门武功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各门各派皆有长处,若有所涉猎,对整体修习必有益。且无关道长师从所学远非武功一道而已。歧山老祖一派所长也不止武学。”

“辅助帝王治世之学?”

“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很多事物是互通的。师傅们不过是想让新杰长点见识,在市井中做一个成功商人,能够将岐山学说的一部分商道中实践而已。原先并未有多远大的打算。”

付翔一时没有作声,只是不断地点头。这个年轻人的城府稳重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年纪,也难怪无关道长能取中他。

“师长们想法很好,只是新杰自小顽劣,且能在一处安然度日的机会不多,大部分精华都没学到,只是宇文师兄颇为负责,经常会替师傅解惑授道。且他不忘师尊遗志,才会出山来,希望能帮着朝廷治理好大周。”

“年轻人果然能干,老朽是否可以理解为当初设计让我推荐宇文太傅是公子的手笔?”

“哈哈,付大人这次可猜错了。大人难道觉得这种小事,还需要有人替宇文师兄筹划?不过据我所知师兄之所以选大人,是因为欣赏大人。大周若是能多几位像大人这种官员,百姓会少受很多苦。朝廷上下不乏有才之士,只是往往不够智慧,自己无法自保,无法走到高位一展抱负,空有想法,却无用武之地,也有人有才华,能够吃苦隐忍走到高位,但是一到高位就忘了初心,谋算的都是个人,忘了百姓。像大人这种有才且执着的,确实不多。所以宇文师兄当初选付相保荐,也是为了将来能有同舟共济的可能。”

“付某一介书生,于平鸾阁的事,只怕帮不了宇文大人。”

新杰淡淡一笑:“大人不必试探,其实您不是早就猜到了,宇文师兄只是为在下顶缸而已。说实话,平鸾阁这些杂事,不值得大人和师兄这种有雄才大略的人来办差,晚辈动手就好了。能为大人和朝廷中关爱百姓的各位保驾护航,让各位能安生地展示才华治理好这江山,让百姓有稳定富足的生活做点事,晚辈就如愿了。否则晚辈宁可浪迹江湖,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小商贩。”

“有你这样的玉台将军真是朝廷之幸。”

“大人还是在猜疑。晚辈直说吧,晚辈最终接手这个职位,不是为了唐门或是陈氏的利益,那些是唐门嫡长子的责任。晚辈只是一个浪迹江湖的普通人,看多了世间的惨事,只是想做一些事能让那些升斗小民日子过得容易一些。晚辈把话放在这里,不怕大人去告密,无论皇上和太子面前,晚辈都可以直言,不想遮掩,晚辈所忠于的是这天下的百姓之事,并非任何人的党争小利。”

付翔非常吃惊,不自禁站了起来,这是向他表明,他只忠于天下百姓福利,无论大位上坐的是谁,他所在意的必须是百姓。这虽然也是付翔多年的追求,但是他从来只是默默藏在心里,哪里敢萱诸于口。

“唐公子慎言。虽然这是一种大善,但是毕竟”毕竟这是跟帝王之道有冲突的,皇上可以理解为对他个人的不忠。

新杰笑笑:“宇文师兄选大人为荐,也是相信大人能够理解我们这种想法和观点。师兄说大人从不在意私利。”

付翔一愣,随即无奈得一笑:“宇文大人倒是把在下看得很通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