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内殿里,郑娘子觉得不急于回考殿,她还想等等德寿宫里传来的消息。

这样一想,再看看半柱香的时间还没到,她便悄悄用手指顶了顶傅映风的后腰,小声道:“傅九——傅九——刚才潘内人来和你说什么了?长公主是不是威胁你,不让我进宫做女官了?”

傅九没空。他这时正与大皇子议论着这一道女官试题,王府长史试着破了题,竟然不及姬娘子。议论之后大皇子对姬娘子的那句破题“刘太后无子抚仁宗为子当为英主。”赞不绝口。

“这题一个不好,就要犯忌讳。”

刘太后临朝称制十数载差一点做了女皇帝。但她的政绩也是各家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她到底是不是英主?亏得姬娘子反应敏捷地破题立论。

大皇子似乎一心一意打算帮着郑二娘作弊,还不许她走,这时就摊手向她笑道:“这可难了。弟妹出的这题孤王也没料到。除了姬氏这样破题还能有别的路子?我看难了。”又看傅九,“要不要去和大潘说说情?方才你和她私下说好了?”

果然就是私下做了交易吧?她暗中窃喜,脸上又装出她很正直,坚决反对走关系的眼神看傅九,傅九根本看都不看她,就笑对大皇子,答道:“我何必去说情。再者,郑娘子也不至于答不出这题。”

她一听,有点心虚,她到现在是不太能答不上来。因为郑家现在全家除官再答这个题风险太大。潘玉谨八成也是如此想的。想挑她的刺岂不是太容易?更何况考殿上还有一个专门对付她的纪鸾玉。

“如果就按姬娘子这句破题来写文章,这事就妥当。”庆王半点不想被恭王妃连累。这件事里他的王妃也是主考。长史难免劝了几句,他无奈也向王府长史摇了摇头:“难不成孤王去和弟妹说?是孤王让王妃谦让,说好了让恭王妃出题。现在本王后悔了,让弟妹让一让,本王来作主?”

别说是长史了,单是郑归音听了这话,都暗暗地想,大皇子你就半点也不想做东宫。还让王妃一再退让?她听出了这样的意味,瞧瞧傅九,傅九恐怕也是更喜欢大皇子的。

观音殿作了考殿,正中摆着一架六扇黑杨木寒绢屏风,其上有蝌蚪丝一般名家手笔的佛经梵文。

纪鸾玉站在殿中,隐约可见屏后坐着的两位皇子妃,她们皆是翟裙珠冠,好一副雍容身影。仿佛与前殿上的观音神像一般的朦胧缥缈。

纪夫人扫过左侧排放的五张椅子,是雕漆乌木横几并交椅,依次坐着四位女试官。代表的是殿中省。第五张仍是空的。她知道是留给公主差来的女官。

窗外廊檐下五步一隔有内侍人影,是青衣小侍与红霞帔防着外人进来作弊,她们皆是两座王府随行的内侍、宫女。

鸾铃撞响,宣示着一位宫中有品级的女官来了。殿上几位老内人也站了起来。

“潘内人来了。娘娘们正等着。今日还没有正式开始呢——”

“不敢,还要请娘娘恕罪,下官来迟了——”

屏风后,这回居然是二皇子妃抢先开口了,笑道:

“听说今天长公主进道观里带发修行,你去送一送也应该。”

纪鸾玉听得这话,便知道二皇子妃有意结好长公主,毕竟是太上皇的爱女。陛下立哪一个儿子为东宫,太上皇当然是能左右陛下之心的。

“娘娘宽宏,下官不过受长公主之命拜见两位皇子妃。内人们主持女官试。下官不敢打扰。只是旁坐着多长些见识罢了。”

一番客气,潘玉谨坐下。她拿眼往备选里一扫,郑二娘子不在这是。这是当然的。潘玉谨亲眼看到,那郑娘子还嚣张地留在南朵殿上。大皇子和三皇子帮着在破题作弊。这事别人不明白,大潘内人却是明白的。

两位皇子都和傅九交好,以为郑二娘子是与傅九情投意和,争着来做妾。他们自然就帮着掺合掺合。也算是一桩喜事。

南殿上,大皇子留着郑二娘不让走,他还故意问内侍烟墨不问郑归音,道,“郑娘子方才第一轮答题是如何?面答还是笔答?”

“殿下,郑娘子她——”

烟墨差点没笑出来,因为庆王在问他就不看郑娘子黑漆漆的脸色,正要把郑娘子和纪娘子私下吵架被方老内人骂的事说一说,这时考殿里又有消息过来:一个小内侍飞跑过来报信,:“殿下!改题了!”

“什么?!”

一听改了题又改了全都笔答,郑归音大喜若狂,暗道终于被她等到了。她在这南殿上听了皇子们胡说八道,总算没有白等。她赶紧甩下他们就溜,傅九在后面只来得及叮嘱一句:“答不出是小事。不用理会潘内人。”

改了题她怎么可能答不出。她跑到了殿门前,一时没忍住,得意洋洋回头看了他一眼,这才溜了。傅九微怔,旁边三皇子就疑心了:“喂,你看她那阴险样子,她不会是早料到要改题吧?她刚才和我们在这里打混吃茶,她根本就是等着改题?”

奸计得逞的她溜到北朵殿,在方老内人冷森森的眼光下到了第二只书案之前:听着延平郡夫人亲自宣布:“两位娘娘的意思。这一次全改为笔答。”

“是——”

她在备选中齐声应了。暗暗欢喜着,走到了北殿,一起提笔作答,她前面是姬娘子,后面是纪鸾玉。便有小内人把试题卷纸一一分发到备选们的书案,她接过读题,卷纸的试题果然如她所料:

“刘太后抚仁宗为子当为英主。”

这就是把姬娘子的破题直接定为了试题。然后规定只能按这题来写一篇文章。

纪鸾玉正盯着郑归音的背影,揣测着她是不是早就料到这次的变故。

南殿上,傅九和两位皇子也叫了内侍过来,问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方才郑娘子出来的半柱香功夫,韩夫人四人商量后,一起起身向二皇子妃禀告:除了姬、郑二人,其他的五名备选都选了在北殿笔答。请定一位监考女官去北殿上。

韩尚功当时不过是按例请示,没料着二皇子妃在屏后又出了新主意,笑道:“既然是选我们府里的人,我也就拿个主意了。依我看这题就如这位姬娘子所破。不许改了。诸位备选都在这破句下回答——”

不仅是殿中大皇子妃、女试官、备选们意外,丁良飞快打听回来就咂舌:“公子——郑娘子八成是料到了。”|

“看,连你的人也是样想!”三皇子偷听到了,连忙提醒。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