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九何尝不是这样怀疑,毕竟郑归音方才和他在一起闲聊时还说过,这位二皇子妃又懒散又狂妄出的题极不妥当。但她应该也是个精细人。

“姬娘子破题破得好——”她当时在窗下和他难免嘀咕了两句,“本来这题出了太不妥当,刘太后除了临朝称制好多年不是还差点做了女皇帝?这题要议论她是不是英主。不就是问【太后干政】是不是英主?”

“……小声点。”他当时都瞪了她两眼,又低笑,“二皇子妃的脑子没想这么多。她还和官家顶过嘴你没听过说?”

“什么?和陛下顶嘴?”她确实是吓了一大跳。

“没错。累得她父亲、叔伯都写表上书请罪。太后都懒得教导她——”

“是,是。”她也觉得这位皇子妃太乱来了,不由得压低了声音,小声小气地继续说皇子妃的坏话,她啧啧和傅九说着:“姬娘子一破题就拍了太上皇和官家的马屁。把刘太后抚养仁宗皇帝的事扯了出来。仁宗皇帝又不是她生的。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姬娘子这样作答就不容易出错。我们可就麻烦。以后要是传出来,我其实有点害怕。”

她终于也实话实说了。

万一,以后这题叫官家知道了,或者是让外朝各位相公、言官、太学学生们知道,出题的王妃会倒霉。她们这些答题的也逃不了。

傅九倒是不意外二皇子妃出的这岔子,只笑道:“二皇子妃你以为如何?她敢如此不是没有依仗。”

——二皇子妃也是想试探皇帝陛下,想立谁为东宫。

“人其实聪明。容貌很美。性子也厉害得很。只不过——”她叹着气,“只不过谁让她爹如今去了江北大营掌兵权。”

料到了会改题,这还算是真本事。郑二娘子得意地想,她站在了书案前,提笔沾墨,看着空空的宣纸,她又开始犯愁。

她方才的得意劲已经消失。

要怎么写文章,才能得第一呢。顺便还能把背后的纪鸾玉挤走呢?

而且,大潘一定会来找她的麻烦不是?就算是傅九能对付潘内人,她还等着德寿宫里的唐菲菲帮她一把呢。

南朵殿内,傅九踱了几步,想了想才摇头,对三皇子道:“现在试题改了。看起来不会犯忌讳了。但这题要答出彩就更难多了。那殿里的备选,恐怕人人都能答出来,人人得一个中上。她怎么脱颖而出得第一?”

“她为什么要得第一?不是有你?”三皇子瞪大眼睛,“你去和大潘说一声不就成了?”

三皇子把走人情说得如此理所当然。傅九都只能笑。

他叹了口气,心里也觉得,最后指不定,真的只有这一条路。

“……我没让她参选公主府女官。落选就落选。”

他冷淡答了一句,不说大皇子大笑不已,三皇子露出一脸的同情,觉得郑娘子遇上了傅九这样的薄情郎。

傅九笑着暗骂了一声。她非要考,他没有拦着也没有发怒就是让步了。要他为了这事去找长公主的女官求情,绝不可能!丁良在一边,瞧出公子其实有些不安。因为郑娘子考砸了一定会发脾气!

“叫人去打听打听。看她是不是写完了先交卷?”果然,傅九低声吩咐了丁良。丁良连忙去了。

北朵殿上,七位备选都在写卷纸,方老内人是监考官,站在上首道:“奉娘娘之意免面答。七人全为笔答。关殿门——”

北朵殿紧闭,方老内人巡场监考。

因为郑娘子老实站着,规矩地提笔作答,看着应该是不会惹事。方老内人觉得处处顺心。然而在考场里巡了十圈后她又头痛了。差点没冲着郑二娘子臭骂一顿。

这娘子还是一张白卷!

正殿上,大皇子、三皇子已经过来了,方老内人离开正殿时,也看到了傅九在与郭掌司说话。她只能忍。还得冒着被备选们暗地里诋毁的风险,她止步站在郑归音的书案边,低声道:“还不作答?

她陪笑看了方老内人一眼,歉然不已。她的卷面上还一个字没写。

答题时间是两柱香的功夫,她盯着一柱香烧光,等到第二柱点上。还是没动笔。

方老内人已经放弃不管她了。因为她瞧出来了。这郑娘子在和茶酒司的纪氏在杠着。方老内人不是没听说过纪鸾玉和郑家娘子以前在抢订亲夫君的恩怨。老女官只能勉强劝说自己忍耐着。

这纪鸾玉面前,同是一张白卷。她和郑归音一样没有动笔,在耗着。

等到第二柱香还有三分之一的时候,纪鸾玉仍在忍着。但神色已经微有变动额头渗出了细汁。

郑归音则是一幅双眼无神,游神天外喃喃自语的疯子模样,方老内人叹了口气,再次提醒两人:“不能交白卷。”

郑二娘子清醒过来继续陪笑,坚决不写。

纪鸾玉也是如此。

殿门微启脚步轻响,有了怒意的方老内人转头一看,皱起眉又讶然展开眉。来的竟然是大潘内人。

她走进殿来,与老内人交换眼色,方老内人便明白她是听到了风声,诧异这郑娘子没有作答才过来。

潘玉谨的裙摆在光石砖地上无声滑过,先看到纪鸾玉的几案。微噫了一声。

方老内人也看到了,暗暗有了一丝放心。

纪鸾玉已经动笔了,不一会儿就写完文章,只是题头和署名没写。

“咦?”大潘内人还是诧异看了纪氏一眼。方老内人明白她意外什么。纪鸾玉的文章写的只是刘太后在位时的种种国策,根本和抚养仁宗为子扯不上关系。

这不就是一定会被刷下去?

纪鸾玉眼睛盯着香柱火头,又听到了潘内人从她身边走过,终于走到了郑娘子的身边。纪鸾玉微微一笑,觉得应该是她赢了。、

潘内人当然是来找郑归音的麻烦。

郑娘子站在第二张几案前,她的答卷上是空白仅写了题头:“刘太后抚育仁宗为子当为英主”这一句,然后再写了结尾属名“备选郑氏作答,百拜顿首”。

“你报的是长公主府女官?”潘内人终于开口了,一旁边的方老内人不插嘴,因为潘玉谨本就是长公主差来的。她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向郑娘子发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