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半点不知道看帘后的脸色,一个劲地劝傅九:“玉谨做了你的妾,这样我大哥就放心了。”

“……殿下你娶岂不是更好?”郑归音忍无可忍,丢下宣州城图册在后舱帘子里开口,“我觉得大潘娘子和三殿下你才是天生一对!”

“我订亲了!有老婆的——!”三皇子连忙推托,“我要和吴家娘子天长地久的!我绝不会让她伤心的!”

“呵呵呵。”平常要听这话,她会觉得三皇子是个好少年。现在看着他继续游说傅九,中舱帘外连丁诚和丁良都同情地看着郑二娘子。更不要说她自已的丫头嫣浓和逢紫。偏偏三皇子方才一来就先和她说了一件事:“你们家大公子和秦娘子也要去半春园。你们约好了?”

她要不是急着打听这事,真想直接踹他下船,最好活活淹死堂堂嫡皇子。三皇子缠着不放非要傅九答应,傅九烦不胜烦道:“潘家和我有什么关系!?这是她自己的事!”

他拒绝得还不干脆?!好不容易到了半春园码头下船了,他正找借口把三皇子赶走。但是三皇子非拉着他的手,显是因为立东宫的事极是伤感,道:“母后在的时候,东宫也在——”他说的东宫不是庆王,而是郭皇后所生同母四兄弟里的嫡长子,已经病逝夭折的庄文太子,傅九一听也沉默了,三皇子道:“母后说了让大潘做二哥的正妃。孤王当时是亲耳听到的—!若是母后还在,东宫还在——”

若是郭皇后在世,潘玉谨早就是二皇子庆王妃了。

这就是命。

郑归音听着,一肚子气发作不出来。傅九方才在船上就和她说过:郭皇后所生这四兄弟里老大一死,老二做了长兄就不可能娶大潘一个外戚做正妃。

郑二娘子听着三皇子和傅九斗嘴,隐约说出了这回立东宫的内幕。

她听得都不忙着瞪三皇子了。

原来官家早就为大皇子庆王安排重臣之女为妻,方便继位。这就是如今的庆王妃。王妃的父亲是参政之一。没料到王妃的父亲钱参政又病死了。于是,这两年官家本打算让庆王再娶一位将门之女做侧妃。让庆王有个岳父家做依靠。

但大皇子没答应官家订的这门亲事。

郑归音一听,都惊呆了。庆王要当东宫,就要多娶个侧妃?这样的事不难呀,为什么不娶哇?

京城外的灵隐寺在山顶,与京城内的凤凰山遥遥相对。

凤凰山上的宫城里,也悬着无数宫灯。

深夜的紫宸殿,官家并没有离开。他闭目坐在龙椅上,今日群臣皆在此殿议论立东宫之事,在陛下的脑海中反复回现。而如今的长子庆王,他上一年也在这里,跪在他面前,往事历历在目。这个儿子拒绝再娶侧妃的回答,陛下也从未忘记:

“儿臣和王妃结发多年。又生有爱子。休妻再娶儿臣实在做不到。”

“既不愿意休妻,便立一个侧妃,以后再说。”

“父皇,就算是按父皇的意思先立一个侧妃也——”庆王还是拒绝了。

陛下忍无可忍,庆王跪了下来道:

“儿臣知道父皇的厚爱。儿臣奉旨再立侧妃不难,但侧妃母家若是重臣将门之女,侧妃必求产子,侧妃若是有子让儿臣的王妃和嫡子如何立足?岂不是要杀他们母子一般?儿臣不敢奉命!”

“你这孩子太宽厚了些。为君者岂能如此儿女情长,妇人之仁?朕当年一举北伐,半路中败就败在了一个宽厚!”

前线将帅失和,不奉圣命就敢擅自撤军,全是因为身为皇帝的自己没有当机立断,处置前线的纷乱。以后再不能如此了。官家的失望从心中升起。看着大皇子,赵慎心想,他不能为天下再选一个宽厚而心软的东宫。

否则北伐无望。

那怕庆王才是真正最像他这个父亲的人。

今日,在紫宸殿中,赵慎召集百官,群臣的身影肃然,赵慎从龙座站起,众臣安静,听陛下说道:“二皇子恭王英武过人,最肖于朕。”

“陛下圣明——”

今日立二皇子恭王为东宫已定,大朝会的传旨女官上前叱喝:“退朝——”

群臣退下后,皇帝却一直独坐在殿上沉思。

后宫中,夜已深浓。

张昭仪守在了程美人的产房外,等着她终于艰难生下了一位皇子。长公主和傅淑妃都听到了消息。

“是皇子?”

淑妃也并不嫉妒反倒叹了声,轻轻抚着自己肚子里还没有生产的孩子,幽幽叹着,“程娘娘,可惜了。”

东宫已立,醒过来的程美人抱着六皇子哭得肝肠寸断。吓得医女们一再劝说,“娘娘产后如此烦恼哭泣,太伤损凤体和心绪了,还望珍重。”

“我……我要见我的姨娘……”

程美人产后想见生母汪姨娘。荣内人走到产房外施礼,向张昭仪禀告,张昭仪此时已经走回了小厅坐在正中,两侧九枝宫灯通明,娘娘微皱眉后道:“召平宁侯夫人成氏、平宁侯世子妇永宁郡夫人卢氏携女眷入宫。”

至于汪姨娘是不是能进来,全看侯夫人的意思了。

荣内人早知道,以张昭仪的谨慎必是如此。倒也没有多少担心。施礼之后她看程美人已经睡过去了。她便不急于禀告,匆匆去了殿中省。

殿中省人来人忙,灯火通明。今夜前朝有东宫策立,后宫有宫妃产子,各间值班房里俱是忙碌。

荣内人进了掌仪司值班房里,记了女眷进宫的档,又去知阁班房里打了招呼。但以往负责去外面传命的黄门院,今天竟然人手不够。

“德寿宫借了人手过去,他们都去半春园里准备选女试了。佟夫人亲自带人去的——”

值班内人解释着,荣内人笑着:“难怪。只不过,东宫殿阁也要开了吧?这几天也要遣人前后仔细打扫,迎接新东宫一家搬进来??”

“还没消息。”值班内人含蓄的笑着。荣内人隐约就听出了端倪。

这东宫虽然立了。但也未必一定稳当呢。

深夜里同样灯火通明的,还有半春园。

清芬堂里早由吴太国舅府的下人们打扫过七八回了,因园子有一半献给了吴太后,就是太后的私产。如今德寿宫调了大批的黄门过来打扫、查看。而内人们也坐了七八辆宫车,驶进了园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