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人。”陈内人是佟春花的头号老心腹明明得罪了长公主,居然因为佟春花一力扛着,也只是被罚了俸。顺利被保下来。

他心里有数,是官家有意为之,恐怕是对长公主的提醒。

吴太后毕竟还是太后。

陈内人向前两步施礼道:“佟夫人命我来拜见大人。这回大人出力为佟掌司复位,她心中感激不尽。若是日后大人有事还请吩咐。”

“佟妈妈还是这样爽直。”他坐着虚扶,“内人坐。奉茶。”

陈内人并不敢坐,掌仪司在灵山寺里的疏忽,让外人潜入,其实真正的责任不在留守宫中的佟春花,而在她陈顺娣。

但陛下问起此事时,少不了要问一问随驾出宫的禁军、天武军。傅九替掌仪司说了好话,陈内人是大大承情的。

“内人坐。”

傅九笑着,陈内人谦让一番终于坐下,主客用了茶。

“佟掌司,有意为大人效力。”

“这样……?”傅九点点头,灯光照着傅映风沉思的脸,他斟酌后不由得笑了,放茶在几案上,才道:“那我也就直说了。我求佟妈妈一个事。请她看在往日的旧情份上,关照郑家二娘子。这几年郑娘子若是在德寿宫当差,佟妈妈不用理会她。这个人情就当是我儿时被佟妈妈照顾的情份。但若是郑娘子去了太和宫——”

陈内人还是第一回知道这位郑娘子的目标是太和宫,但她并不意外:“太上皇身子不好,大人也听说了。”

“正是。”他乐得不明说。郑归音盯着要捞肥差做内库官,他不需要说出来。美人谁不愿意去陛下的太和宫?内人们都是。

陈内人凝神听着,傅九道:“郑二娘她若是去了太和宫。别的事也罢了。她若是得罪东宫太子妃论罪当死——佟妈妈帮她一回吧。”

陈内人转个念这才想起了刚刚新立了东宫。东宫太子妃就是原来的恭王妃。也是未来的皇后。

她便也明白了傅大人的担心。东宫太子妃是连太上皇的人都敢打耳光,把侧妃宜春郡夫人亲手打了十巴掌的人。这位未来太子妃有娘家为靠山,偏偏又不知忌讳行事没有分寸。果然傅映风叹道:

“如果没有新太子妃,选女们仅仅是与各位女官、和各位娘娘们打交道。郑娘子就算犯了大罪也能自救。”

陈内人想想这位娘子传闻很狡猾,在宫里又有主持宫务的宠妃张昭仪做靠山,不用说自救,横着走路也是足够的。

陈内人便也点头,苦笑道:“大人的担心,下官明白了。东宫太子妃不是个说理的。还是个喜欢恃强凌弱的人。大人不知。便是我们下面当差的人听得立了新东宫也忧心仲仲。”

“妈妈们是老办差了。自有脸面。她却是新进的宫人。我若是在京城,在宫中,倒还好办,不敢来劳烦佟妈妈。但如果我不在京城,恐怕救不及——”傅九自知郑归音确实能干,但总有她顾及不到的地方得有他帮着安排,“听说太子妃在王府里动怒,前几天暗地里鞭杀了两个宫女?”

“听说是如此,恭王一句话都没责怪王妃……”陈内人果然消息灵通。

“恭王做了新东宫,欢喜还来不及。哪里会责怪她?”傅映风淡淡而笑,“恭王妃她若是搬进东宫。宫里可就不太平了。”他心里还有一句没说,好在恭

王妃也眼下只是做太子妃,不至于早早就做了皇后,他笑着,“好在如今还是张娘娘主持宫务。”

就算如此,太子妃专横谁又拦得住?陈内人的心被一番话说得沉了下来。但

还是确认请教道:

“大人的意思是。这一回德寿宫选女试是佟夫人主持。大人不为郑娘子说个情?”

早知道有此一问,他笑了起来:“正是。这事我不管。佟妈妈见她过得去就给她个好评,让她进宫当差。若是觉得她不成,想让她回家,那也是保她平平安安。”

陈内人会意告退离开时,退到厅外又问了一句:“太后判卷的结果,大人可知道?”

“不敢,还请指教。”他不动声色。这消息他早就叫丁良报去郑府了。但没必要说出来,陈内人在厅外阶上笑道:“不算什么。太后定了郑娘子为第一名了。还划了郑娘子的答卷中一句为极好。”

丁良把这消息连夜送到郑府,郑大公子比妹妹还兴奋,跳起来嚷:“哪一句,哪一句?”

“则天皇后以有嗣得天下。”【唐朝的武则天因为有子嗣才做了女皇帝】

“……这句?”郑大公子哑然无语,他和同样哑然的郑归音面面相觑,半晌才道:“太后这见识比恭王妃——不,这见识比太子妃还离谱。”

“我写了这一句?我怎么可能写了这一句?我犯着得写这一句?”她茫然无措,“这句明摆着就是在胡扯凑字数吧?我明明是在写刘太后临朝称制有益于国事,铺佐了仁宗陛下的帝业。我只是拿武则天做了个比喻——”

她的文章主眼绝不是武则天哇!更不是武则天有子嗣刘太后没有哇!

武则天怎么可能是因为有四个子女当了女皇帝?说她是狐媚女子,说她迷惑唐太宗和高宗两代君王而窃居帝位,以周代唐,这都比武则天会生育所以当皇帝这个理由有道理。

郑大公子也催问着:“你怎么答的,把这一句的前后文背给我听!”

她惊慌失措,赶紧磕磕绊绊地背了一段。郑锦文一听,便也稍稍放了心。道:

“生生谓之德,有德者居天下。你写的这一句话自然是极有道理。”【白话翻译:生生不息就是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做皇帝。】

郑大公子思索后还安慰着,“没子嗣的男皇帝,谁能在开国后坐得稳天下?武则天是要代唐立周,做开国之君。如果你把武则天仅仅看成是女子,没看成皇帝,没看重皇帝有子嗣,这才是见识小了。果然——太后就是有眼光。”郑大公子马上就说服了自己。觉得二妹真聪明。

“所以本朝刘太后就是没子嗣,没亲生儿女,只有仁宗皇帝这个养子。她就没办法篡位开国?”郑归音眨巴眨巴眼。

“……也许……”郑大公子底气不足了,“这说不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