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有个真正体贴他的人,比我们家能帮着他做大事业更重要是不是?”说了这些后,在丫头婆子们的安慰眼光中,她放下针线慢慢笑着,“我就知道,我是争不过汪云奴的。我和他——”

没缘分。

郑二娘子认为自己不傻,指着自己的鼻子悄悄和冯妈妈诉苦,“我是被他当面甩了。他选了汪云奴。后来为了和咱们家联手才又回头找我的。”

“什么话!?二娘子比汪云奴强多了!”冯妈妈为自己的娘子抱不平!

婴戏巷赵府。

赵若愚何尝不明白。他从于夫人正房里离开,他亲爹变了脸,殷勤跟在他身后絮絮说着可谓是一路夸奖:“姓赵真是耽误了我儿!”

“……”他知道劝也无用,好在院子里没人。他继续向前走。

秋月在院门外远远看到大公子与老爷一前一后走来,心喜连忙想迎上去,伏安站在了院门前笑着看她,她就只能止步。

赵老爷的话就传不到她耳朵里去。

他追着儿子:“若是随便一个别的姓,我儿将来进入政事堂做宰执也是理所当然。你放心——为父的自为你打算,你娘说你喜欢郑娘子?成!娶郑家就娶郑家,宗亲那边我去和他们求一求。不过是商家有什么不好办的,我那边还有些积蓄上下使些铜钱。这事也不难!”

“……多谢父亲费心。但若是叫大宗正问起我们家和商人家结亲,对父亲的复职并不好。”他在廊口站了站委婉说着,并不提郑锦文昨晚得了太府寺主薄官位复起的事。更不会说东宫催他和郑家成亲的事。

一来郑二娘子还没见识过他亲爹的德性。还提什么亲事?二来,他知道赵老爷说这些不过是个面子话,正题还在后面。

“你想娶谁就娶吧。为父也是一辈子的老脸了,跪着去求大宗正,难道还能把我们怎么样?还能真叫你休妻?你放心,有为父在呢——”

赵老爷拍着大儿子的手臂说了一番父子情深后,做儿子的终于耐心等到亲爹说到了正题。

“那罗秋月你真的不喜欢?”

“让她陪着姨娘吧。”

“这样——那就算了。”赵老爷陪笑,“有一件事还要和我儿商量。任家昨天来了人和你母亲说——”

“是罗姨娘?”

“……对。任家昨天来和你罗姨娘说,说想让四郎和任娘子早点成亲。”

赵老爷从善如流,觉得家里只要他自己最大就好,于氏和罗氏谁是正房根本不重要,“为父看,要不就挑个日子让四郎和任家小娘子成亲?任家平安了我们家就好了,为父也能找亲家出面去茶场谋个官,我们父子在朝里互相帮衬着家里才能更富贵,家和才能万事兴嘛——”

“四郎太小。才六岁。”他说完后叹气,“我的亲事也不急。父亲再在家里教教四郎写字读书——”在他变脸之前,他早就截断,“听说庆王要去宣州,如果一路查下去,未必查不到父亲的九江茶场。”

“什么?真的?”赵老爷吓得不轻,想威胁不让他做嫡子不让于夫人做嫡妻的话就不敢说了。

他也不等父亲再说,大步离了于夫人的院子。

果然亲爹马上就想出了卖儿子求富贵的新主意,在后面嚷着:“我儿,还是和范宰相府里那位贺娘子结亲找个好岳父吧。宗亲可不许和商人结亲!我也不让四郎和任家说婚事了,太上不了台面!皇商又怎么样,我们家可是宗亲!”

因为亲爹太丢脸叫人心情十分不好,本来要回房里去看小厮们收拾行李他也懒得去了,他苦笑一想:“去郑府!”

伏安在廊上追着提醒道:“公子,郑大公子今天八成去太府寺衙门上任的。”

“……我不用去找他。”他走着走着,改了主意叹了口气,“去郑府里送个信。问郑娘子在不在。”又随手叫了一个母亲身边的亲信婆子,“去和母亲说,七月十五解夏节那几天去佛寺进香的时候下个贴子。请新安郡张夫人说话,若是张夫人觉得好。再下个贴子一并请郑娘子。”

说话间,赵若愚顺路过了花园子,向伏安指了两处极阴凉舒爽的亭台:“趁这几天叫人来移种些花木、新漆换帘。让母亲就在这里摆宴吧。郑娘子喜欢花儿。和母亲说挑个父亲在的日子,我想法子让郑娘子见一见——”

其实郑娘子心里早有数不是?伏安小声嘀咕着,不提九江的事,这宅子里多少仆人是郑家管事引荐来的?还没能听到些风声?再说他也有小盘算:

“公子,眼下公子有了东宫。有没有郑家都一样……他们家……现在刚复了职又是个闲差。远不如公子你……”何必再这样小心谨慎?

他只是淡淡看了伏安一眼,他就闭嘴了。他出门向外走:“备礼,我去城外西湖。去张夫人的临水别庄里。”

“是,公子。”伏安赶紧亲自去找大管事赵若诚准备礼盒,他这是要去找郑老爷商量了。脚步声响,四公子院里的豆保母侯在了廊道边,廊外夏花盛开,牵牛花攀柱而上,绿叶被风一吹露出了后面的葡萄藤。

她这一回倒是没有非求着要见郑二娘子,也没问赵大公子,她写给郑二娘子的信是不是送过去了有没有回音?她深深施礼后只问:“……四公子的亲事?”

“我去和任府提。十二岁考学后再提成亲的事。”他主意早定,答得极干脆。

“多谢大公子。”

豆保母欣慰地离开。他这些时日也瞧出这豆保母对四郎忠心,看性情也过得去。他又唤住:“过几日府里宴请郑娘子。我为你引见。”从袖袋里把那封信重新取出,还给了她:“我没给郑娘子。你自己给她吧。”

“是。”豆保母没料到还能还回来,连忙双手接回了信,他斟酌道:“郑娘子不喜欢你。你心里得有个数。”

“……妾身让大公子为难了。”她有些局促不安。

赵大公子看了看旁边的伏安,伏安暗暗点头,他奉命注意了这些日子早就查明白,这妇人打从在九江进赵府就没有半点勾引家里老太爷的举动,又读书识礼所以罗姨娘才留她下来,让她照顾四公子不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